一、設計思路
我一直堅持“生活化語文”教學。所謂“生活化語文”,簡言之,就是把讀寫、聽說、積累等語文學習行為生活化,當日子來過,進而牢固地養成語文學習的好習慣,真正實現語文生活化、生活化語文,真正使學生成為功底厚、素質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自主人格和創新能力的“語文人”。我的“生活化語文”包括三大系統:課堂教讀生活化、說寫歷練生活化、積累指導生活化。其中,課堂教讀生活化這個大系統下轄四個子系統:(1)教讀策略生活化,(2)提煉整理生活化,(3)思辨訓練生活化,(4)學文悟寫生活化。
教讀策略生活化,強調教師在課堂教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深讀課文,走進課文生活,與作者和作品主人公進行深度的心靈對話,充分體驗、感受,思考作者何以這樣而不那樣遣詞造句、謀篇布局、運招用技,進而真正理解作者語言文字運用和文童結構布局的妙處,既到位地學好“文”,也用心地學做人。
提煉整理生活化,強調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自己用生命和心靈體驗、感悟到的最初那個毛坯式結論,用簡明、準確的語言提煉、加工、整理出來。長期堅持,逐漸自覺地養成好習慣,并慢慢慢發育和提升學生自主獨立的精神和人格。
思辨訓練生活化,強調教師要善于抓住一個個契機,點燃學生的思辨火花,對學生進行思辨訓練,以促進學生自主養成思辨習慣,進而由課內到課外,由書本到生活,由學校到社會,長期堅持思辨訓練,不斷提升語文能力和素養,形成獨立思維能力和自主人格。
學文悟寫生活化,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學懂悟透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運招用技的緣由,實現以教師“教讀”促學生“學寫”,達到學文悟寫生活化的理想境界。
課堂教讀只有回歸生活,才會充滿情趣和活力,才會真正喚醒學生對語言的熱愛,才會充分調動起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才會最有效地完成語文教學的本務。同時,也只有課堂教讀生活化了,學生的語文和人文素養的發育和提升才有可能是有根基的和扎實高效的。《老王》的教讀方案,正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設計的。教讀過程中,圍繞“那是
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個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深入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楊絳和主人公老王的內心世界,深入思辨、探究作者楊絳的“幸運”和“愧怍”,進而探究老王的“不幸”。在思辨、探究的同時,還注意融入“學讀悟寫”和“提煉整理”的訓I練,充分體現了我的課堂教讀生活化理念。
二、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展示目標
同學們都讀過課文了。這堂課,我們就解決兩個、口]題:第一,我們一起來認識—下老王,了解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第二,理解課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話——“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有何深意。
(二)師生研讀課文,深入對話、交流、探究
1 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反彈琵琶,在文末提出問題,進行溯源思辨和探究。
2 提出第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認為自己是幸運的?
引導學生思辨和探究。請學生在課文里找出老王關心、幫助作者及家人的言行片段。尤其是老王送作者丈夫去醫院看病以及去世前送雞蛋和香油給作者一家的情節,啟發學生用心讀關鍵語句,深入揣摩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深刻領悟這些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妙用:
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
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一定要給他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
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不完。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身進屋去。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適時聯系“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引導學生走進老王的內心世界,理解和把握淳樸、厚道、善良的品格。在啟發、引導學生思辨、探究的過程中自然地適時融入以下內容:
老王冒著思想落后、沒有政治覺悟、不主動與“反動權威”“黑幫分子”“牛鬼蛇神”劃清階級界線的政治壓力,真心誠意與楊絳一家交往,掏心掏肺地關心、幫助他們。這是一種淳樸、善良的品格。在他眼里,沒有什么“反動權威”“黑幫分子”和“牛鬼蛇神”,沒有什么無情的階級斗爭,有的只是真誠、淳樸、厚道地待人,有的是對落難的好人無私無畏的同情、關愛和幫助。老王有一顆金子般的心,有一個很多所謂的高貴者所沒有的高尚、獨立、淳樸、善良的靈魂!
3 結束第一個問題的思辨、探究,整理結論。
作者認為自己幸運的理由:
(1)自己的生活狀況比老王優越(精神領域并不見得優越)。
(2)自己得到了老王真心誠意的關愛。
(3)自己得到了老王的真誠、淳樸的尊重。
(4)自己終于認識到了老王獨立、偉大、崇高的人格,終于看到了老王身上閃耀著的人性的光輝。
(教師同步擇要板書,最后給學生時間來認真整理筆記。)
4 提出第二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認為老王是不幸的?
請學生再讀關鍵語段,找到作者關心老王的言行。在啟發、引導學生思辨、探究的過程中自然地適時融入以下內容:
知識分子天生清高,容易居高臨下地對待下層勞動者,不肯與下層勞動者平等相融,不能夠尊重下層勞動者的人格。所以,對老王的生存狀況不去主動多關心。
同學們可以聯系當今社會農民工的現實狀況,思考—下城里人和農民工的情感隔閡,或許有助于我們真正走進作者的心靈。
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及家人有自閉心理—總怕接觸人多會招惹麻煩,待人冷漠甚至有些麻木。所以跟老王總是保持一定距離,用錢打發老王快走了事,不能在人格上給予平等的尊重,甚至根本就沒有感受到老王身上的人性光輝,也沒有感受到來自老王的真心和溫暖。
老王是不幸的。這不幸遠不止于他的身體條件、家庭條件、生活條件、文化條件等不如作者,更多的應該是作者給他造成的不幸——真愛的不對等、人格的不尊重。
寫這篇散文是為了懺悔和自贖,是為了真誠地向老王道謝和致歉,是為了贊美來自社會底層的崇高的人性美,也表達了作者希望人性美的綠洲永存于世間的美好理想。
5 結束第一個問題的思辨、探究,整理結論。
作者認為老王不幸的理由:
(1)老王的身體、家世、生存狀況很不幸。
(2)自己比較冷漠,對老王的關愛嚴重不足,相比之下嚴重失衡。
(3)自己沒有平等地對待老王,沒有同樣真純、平等善待他那顆金子般的心。
(4)自己總想著用錢來答對老王,沒有給予老王人格上足夠的尊重,沒有真正認識到他獨立、偉大、崇高的人格,沒有看到老王身上閃耀著的人性的光輝。
(教師同步擇要板書,最后給學生時間來認真整理筆記。)
(三)課堂練習
1 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參考:老王是一個真純善良、人格高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
2 “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這句描寫有怎樣的作用?
參考要點:(1)老王病得十分嚴重;(2)老王對作者一家人的關愛之情;(3)作者對老王感激和贊美。(提示語:很多時候,情感都是通過描寫和敘述表達出來的,這句話是作者含著眼淚的揶揄回味,我們含著眼淚品讀吧。)
(四)教師小結
人貴在真誠,貴在要活成個善良、淳樸、獨立、高尚的真人。老王雖然賤為一個三輪車夫,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他活成了這樣的一個人,一個靈魂高貴的大寫的人。他該得到尊重,該得到崇高的禮贊。今生遇到老王,作者感到幸運,盡管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她和家人吃盡了苦頭,但從老王身上,作者終于懂得了什么叫高貴的人生和崇高的人格,真正感受到了瘋狂、麻木、冷漠中人性的光輝和溫暖。所以,作者感到自己是心存愧怍的,愧怍于自己對老王的關愛嚴重不足,愧怍于沒有同樣真純、平等地善待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愧怍于自己當時沒有給予老王人格上足夠的尊重,沒有真正認識到他那獨立、偉大、崇高的人格,沒有充分感受到老王身上所閃耀著的人性的光輝。好在作者終于坦誠地把這一切講給了讀者,向讀者袒露了她那顆光明、坦然、超脫、純真的心。同學們,你們今后的人生之路還很長,希望大家都能從楊絳的幸運和愧怍中悟得人生的真諦,努力做一個純真、善良、獨立、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