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職高專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專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本科辦二級技術學院各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要求最低通過高等學校應用能力———B級考試(PPETCO-B),其作為檢驗英語教學和學習的一個標準,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使用英語處理有關一般業務和涉外交際的基本能力,提高B級英語考試通過率,幾年來,我院開設B級英語輔導訓練選修課。依據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考試大綱要求,本門課程的目標是通過B級真題的訓練和輔導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并運用英語進行涉外工作,提高B級應試能力,最終提高考試通過率。本門課程目標明確,實踐性強,適合學院提出的“教學做合一”課程教學改革。
一“教學做合一”的內涵
“教學做合一”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論的重要內容。其涵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其內涵如下:
第一,“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教學做”是一件事(或一項活動)的三個方面,一件事(或一項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者之間聯系密切。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這是“教學做合一”的基本觀點,是教學理論的基本方法和原則。
第二,“做”亦是“行”;“行”乃“知之始”。陶行知指出:教學做要合一。既然以做為中心,那么顛倒過去的教學理念,強調“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可見,陶行知的“知”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二“教學做合一”在B級英語輔導訓練選修課中的運用
1“教學做合一”在教學內容設計上的運用
“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中所指教學方法的運用需要一個教學的載體,即教學內容,亦陶行知先生所指的“事”。作為高職英語B級輔導訓練選修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和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按照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的要求,采用“以能力為本、考試為導”的課程設計原則,緊密結合高職高專實際教學的需要,針對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的題型,將本課程設計成聽力、詞匯語法、閱讀、翻譯與作文五大模塊。每一模塊教學內容,根據“行———知”知識構建,將教學內容分為:考試大綱要求學習———真題訓練———試題分析———做題技巧總結———真題訓練等環節。這些環節的安排,讓學生在做題中掌握各個模塊大綱考試的要求、試題的考點、試題的解題技巧、并在做題中深化和應用解題技巧,提高考試應試技巧,提高應試能力和通過率。
2“教學做合一”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就是教。比如種田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須在水里學,在水里教。再進一步,關于種稻的講解,不是為講解而講解,乃是為種稻而講解;關于種稻的看書,不是為看書而看書,乃是為種稻而看書;想把種稻教得好,要講什么話就講什么話,要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我們不能說種稻是做,看書是學,講解是教。為種稻而講解,講解也是做;為種稻而看書,看書也是做。這是種稻的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這段闡述,說明了圍繞做事,先生講解活動、學生學習等一切活動,是以“做”為中心的“教學做合一”教學方法。在B級英語輔導訓練選修課中,我們圍繞高職英語B級應試要求,采用真題強化訓練、試題考點分析、解題技巧總結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做中獲得做題實戰經驗,分析中把握考試內容動態,在討論中獲取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和應試技能。
第一,真題強化訓練,獲取實戰經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在水中學游泳、在田里學種田。我們需要在模擬真題強化訓練中練習如何考試。目前我們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由于英語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佳,對英語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造成很難通過英語B級考試。然而,從心理和生理角度來說,考前的強化訓練,是可以達到四兩拔半斤的效果的。為此,在選修課程中,將真題強化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課堂上安排2-3次真題模擬訓練和單個項目真題訓練(聽力、語法詞匯、閱讀、翻譯、寫作)。課后要求學生自測,教師進行檢查。這種點、面結合的實戰訓練,有效地幫助學生剖析自己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復習資料,突擊提高個人英語語言知識、技能和語言在日常工作情景中的應用。同時,通過點、面的實戰訓練,幫助學生感知考試試題的題型構成、各項目所占比例、時間分配等,并根據個人情況,合理、有效地進行答題,提高考試成績和做好考試的心理、生理準備,最終獲取考試實戰經驗。
第二,分析考點,掌握考試規律。“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人做事,學人做事首先要知道所做事情的主要規律(步驟),如學騎自行車,騎車的規律(步驟)就包括上車、下車、騎車過程中直走、轉彎等,掌握它的主要規律,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技巧的訓練和總結,提高做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B級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也是一樣,有其固定的考試項目、考試內容等,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需要互相討論,分析考點,總結規律。為了做好考題整體和項目的考點分析,我們采取以下措施:(1)考試整體考點分析。授課的前3學時,安排學生做一套真題,并結合所做真題與學生討論學習考試大綱,掌握考試大綱的考試目的、考試形式、考試范圍、詞匯要求、時間和分數構成等。這樣,學生對考試題型、詞匯要求、時間安排等有一個整體認識。(2)項目考點分析。項目集中訓練模塊中,我們要求學生先抽做兩套相關項目的真題,然后從考試大綱要求、考點統計等方面師生共同討論分析考點。比如詞匯、語法結構模塊,學生抽出兩套題,做詞匯語法結構模塊練習,然后結合教學大綱對這一模塊的要求,提問、討論詞匯語法結構考試的題型、測試內容、分數和時間比,對該模塊進行整體性的分析。接下來,針對該項目的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填空題進行深層次的討論、分析、歸納,得出單項選擇題的考點為:詞匯選擇題63%,語法選擇題37%。詞匯選擇題主要包括動詞和動詞短語、介詞和介詞短語、名詞、形容詞、副詞;語法選擇題包括時態語態、從句中連接詞辨析等。用詞的正確形式填空題的主要考點:詞形轉換占40%,形容詞(原級、比較級、最高級)占10%,動詞的時態語態占20%,非謂語動詞占30%。我們通過實戰訓練、感知討論、數據統計等分析活動,從整體、項目分析歸納考點,為做事技能的獲取奠定了基礎。
3點撥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要想通過考試,英語語言水平是關鍵。然而,作為高職高專的學生,英語語言水平普遍偏差,這種狀況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這時進行解題技巧的點撥就變得尤為重要。答題技巧的點撥,一般在某一類型題目實戰訓練和考點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或邊做邊討論的方式進行解題技巧的點撥,技巧點撥后,要求學生運用解題技巧進行解題。通過這種邊做、邊思、邊論的方法獲取解題技巧,同時運用技巧提高解題的準確率,拔高英語水平,提升應試技能。例如,我們在對聽力部分Section B簡短對話考點進行分析后,將考點鎖定為細節題和推理題。然后通過師生討論分析最后總結出以下的應試技巧。
細節題的解題技巧:(1)瀏覽選項,預測考查細節。(2)仔細聽錄音,注重第一人開啟的話題和第二人的回答,抓住關鍵詞。(3)根據所聽到的信息,快速做出判斷,選出選項。(近年來,細節題的考試一般都能在選項中直接找到答案,像這樣的題,可以聽到什么選什么。)
推理題的應試技巧:(1)瀏覽選項,預測是否是時間或地點或人物關系推測題。(2)抓住關鍵詞,進行話題、語境推理。(3)如果是人物關系判斷題,注重稱呼和語體(正式或非正式)判斷。(4)注重相同詞義,不同詞匯的應用。(5)根據推理,做出判斷,選擇正確答案。
高職B級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越來越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作為考前強化訓練和輔導的課程,我們一定要落實好“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思”,通過考前強化訓練、考點分析和技巧總結等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應試技巧,指導學生順利通過B級英語考試,達到“做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劉瀟瀟.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強化訓練的方法和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6).
[3]金勇.試論“教學做合一”在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