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調整,各個高校在教育思想、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計劃方案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都做出了很多的修訂,以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需求。這些改革和調整要求授課教師不斷嘗試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將更多的信息用更豐富的手段傳遞給學生。在教學方法方面,課堂互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正逐漸受到高校教師的青睞。
高校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在高校課堂上的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步啟發和引導學生,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強調活動的全體參與性,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和主人。師生和生生之間的這種平等合作的互動關系能夠使課堂充滿活力和樂趣,也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積極掌握知識。互動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對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的養成也有積極作用,為日后進入社會能夠較好地適應環境打下良好基礎[1]。本文將從高校互動教學方法的內涵、意義和開展方法等方面進行闡述,旨在為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提供理論參考。
一互動式教學的內涵
課堂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構成教學活動的個體之間,通過各種信息傳輸而形成的具有穩定的依賴性的教學交往活動,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問題導學互動、聯系實際互動、創新觀點互動等[2]。互動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在教學活動中使師生雙方都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造和諧的互動氛圍,使學生在互動活動中挖掘潛力、發現自我,同時教師也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我、提高認知,從而達到師生互相溝通、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結果。
高校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式教學,指的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一種過程,這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并不是間斷的或者一次性的,而是一個連續的、循環的過程[3]。這種教學的本質就是“參與性”,通過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被認為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人際互動,高校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和內容都應該以師生互動的形式來體現,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任務,也是大多需要通過師生互動來完成[4]。但是在當下高校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呈現出很多問題,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沒有被充分認識,互動教學的方法也沒有被熟練掌握運用,從而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互動的課堂。高校課堂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還能提高學生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此外,對教師個人素質提高和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形成也有積極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互動式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注重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不能做到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知識,從而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思考創新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而互動式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和周圍的同學及老師共同探討共同分享。這種方法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探尋到更多個性化的東西,而不只是被“填鴨式”地灌輸知識。這種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他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新的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進取精神。
2互動式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和完善
教學的目的是實現教學相長。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不但學生應該學習到一些知識和方法,并培養出某種能力,教師也應該受益于這個教學過程,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養,只有這樣才是完整的有意義的教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的重要方法,在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引導和啟發學生,而學生則需要努力思考,并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探討和提問。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教授的每堂課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經常要面對學生提出來的各種問題,不斷經受新的挑戰。這就激勵著高校教師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以及各方面知識,來應對學生的提問和疑惑。教師只有努力拓寬知識面,及時更新知識儲備,運用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適應不斷進步的學生以及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因此,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能促使師生雙方積極主動地發揮自身的潛力和主觀能動性,并同時激發出對方能動性,從而達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目標。因此,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促進高校教師的自身發展和自我完善,這也是促進高校課堂教學創新的重要手段。
3互動式教學有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傳統的高校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和掌控者,有著絕對的權威,學生只能被動服從,這是一種嚴厲和充滿等級氛圍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對教師充滿敬畏甚至敵意,絲毫不敢有任何的質疑和反駁,教室成了教師的“一言堂”。這種缺乏民主和平等的教學環境遏制了學生身心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鍛煉學生的膽量。
而在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課堂中的權威或者命令者,不再處于支配學生的主角地位。與此相反,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平等的合作關系。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啟發者,而學生則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和學生兩者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有足夠的自由去質疑,同時會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表揚,而學生則表現出尊師重教、善于合作交流的狀態。由此,整個課堂就形成了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能更好地享受學習過程,開發思維和溝通能力,教師也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三搞好高校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措施
雖然互動式教學模式對于高校課堂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由于諸多的原因,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廣泛地合理運用。比如說,許多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本質缺乏準確認識,不能有效地使用這個方法,許多學生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過深,不能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這些都使得互動教學模式沒有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針對這些現狀,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努力,正確運用課堂互動式教學方法。
1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高校教師群體是一批專業的教育人員,他們應該具備崇高的教育信念、充足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專業能力,還應該具備自我發展的意識。高校教師應該用屬于自己的高尚的教育信念,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完善自我。因此,高校教師對于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應該做到努力學習、積極運用,對于課堂互動式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也應從理論上和實際操作上做到了然于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同時體現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達到自我發展。
2合理設計課堂互動的教學活動
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構建出生活化、信息化的教學情景,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互動素材。在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增強情感體驗,找到更多可供交流的信息,提升思考和溝通能力。高校教師除了準備豐富的學習資料、設計生動的學習情境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收集一些資料,并把這些資料帶到課堂上來共享,這樣就能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教學材料的提供者和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教學過程,進行互動,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此外,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把教學資料以生動鮮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有更直接的感官感受,從而增強他們感知能力,使教學過程充滿樂趣。
3形成科學的互動教學評價體系
互動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其考核和評價體系并不完善,學校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建立一套能客觀公正地評估這種教學模式的考核標準。一方面,學校應建立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激勵機制。對于那些敢于創新、勇于實踐,通過努力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師,應該在教學業績考核等方面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學校應該進一步優化學生的學習評價制度,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學校應該逐步重視形成性評價方式,也就是說學生在平時課堂內外的表現都應該是最終分數的一部分,學生在平時的課堂討論、課外實踐、作業等方面的參與,應該被納入成績評定的參考范圍,應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對于學生的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此外,學校對于目前的考試內容需要做一些調整,考查內容應該包括書本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其他能力,比如說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形式則可采用筆試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多元化的方法。
總而言之,高校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和改革教學方式,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重視對學生的獨立能力和思維模式的培養。教師本身也應該堅持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積極發現和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吸引力。高校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對解決當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存在的問題有著積極意義,對于促進高校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良性互動有著良好作用,能夠幫助提高高校教師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永前,聶彩仁,起建凌,金璟.關于高校課堂互動教學方式的思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7(11): 49-52.
[2]胡蓉,王虎挺,魏敏,葛云,王衛兵.對高校課堂中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 (12): 100-101.
[3][4]袁維新.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22): 2-3.吳康寧.課堂教學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