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涉外護理專業是國內諸多衛生學校都在興辦的新專業,英語口語是學生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生源原有英語口語水平普遍較差與將她們培養成為“國際護士”的教學目標之間有很大差距這一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本文結合當前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到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時可采取的任務設計原則,任務設計流程和任務類型。
一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任務設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學校還沒有配備專門從事口語教學的教師。教師對學生口語能力進行訓練的方式也較為單一,往往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簡短的對話,以期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這種方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啞巴英語”,課堂教學以簡單對話及日常生活用語為主,脫離專業特點,學生一旦進入實際工作崗位中無法盡快適應語言情境。二是口語教學重心未能平衡“音”和“義”,容易陷入以“音”定論的誤區,學生實際交際能力薄弱;三是教師口語行為不規范。
二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任務設計流程及設計原則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語言教學途徑。它以交際任務為核心,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通過學生參與完成語言教學任務,使學生自然的習得語言,促進外語學習。這種教學途徑體現了語言教學目標由語言結構向語言功能的轉變,強調由“教”向“學”的轉移以及由“學什么”到“怎樣學”的轉移??梢钥闯?,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在真實的人際交往中運用語言的能力,這與中職涉外護理專業培養學生具備從事涉外交際的英語實用能力的教學目標是不謀而合的。因此,任務型語言教學是一種適用于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的模式。英語口語任務型教學任務流程一般有下面幾個方面:第一,任務前階段和計劃任務階段(Pre-task):時間安排在課前。內容是教師介紹任務與任務目的,學生進行前期準備,包括:學生自由組合,成立小組;小組搜集資料,選擇、確定話題;小組決定發言的形式和組員的順序;小組制訂實施計劃,分派任務。第二,任務進行階段(Task-cycle):時間安排在課堂中,是任務的實施及測評階段。調查組進行調查、整理,反饋組進行結果反饋,其余的同學記錄并進行測評,老師在整個任務實施過程中起到組織和引導作用。第三,任務后階段(Post-task):同學現場點評,評選出口語表達優秀小組。例如: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到“英語基礎模塊1”Unit 6“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中的Unit Task“Make a survey to compare three restaurants near your school”中。階段1:在課前給學生分組,可隨機抽簽將全班分成六組:3個調查組與3個反饋組,安排任務,進行小組競賽,調查組、反饋組相互打分;階段2:調查組分頭調查并完成調查表的有關項目:(1)Choose three restaurants near your school.(2) Choose three kinds of food or drinks that are served in all the three restaurants.調查組完成調查后,公布結果及理由。階段3:教師,同學點評,隆重推出冠軍組。布置作業:為我們學校餐廳設計一份菜單。
結合中職涉外護理專業和任務型教學的特點,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任務設計可采取的原則有以下幾點:
一是情境再造原則。情境再造原則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所教語言的材料要盡可能真實;另一方面是任務的設計要提供給學習者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語言情境和語言形式等要符合實際的功能和規律,使學習者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任務的設計要與學生的專業特點結合。以《英語基礎模塊1》中的Unit 3“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為例進行情境教學,即把招聘現場搬到教室,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以掌握的對話為基礎,自編對話并進行表演。然后根據招聘廣告(學生自制的海報)的要求和要點,展開人員招聘/求職應聘對話。之后,在模擬情景交流中進一步為學生講解并訓練正確的應聘穿著及言談舉止方面的禮儀。
二是做中學原則(learning by doing)。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涉外護理專業的職業教育最大特點就是目標明確,樹立學生們的服務意識,轉學生角色為護士,將學習轉變為工作,用新的角色吸引學生在做中不自覺地學。Long和Crookes認為:任務型語言教學把學習語言看著是做中學的過程即學習者通過有意義地使用語言來發展自己的語言系統[1]。以《英語基礎模塊1》中的Unit 6“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為例,我選擇學生興趣的幾家餐館詢問信息,然后出示圖片,用“浸潤”的方式對學生輸入餐館的名稱和特色食物名稱,并讓學生分組操練,之后讓學生自己制作菜單,進行點餐用餐的對話,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Unit 3“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這一課中,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分組設計幾張不同職位(護士,內科醫生,助產士)的英文招聘海報,鼓勵學生設計相應的圖片,字體,色彩等,為增強學生興趣,教師可給出一些比較有趣的有借鑒意義的范例。老師加強引導讓學生多練,這將成為本堂課教學設計的重要理念,突出本課時“做中教,做中學”的特色教學。
三是循序漸進原則。學習語言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口語教學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和鼓勵,在任務設計時注意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層層深入。比如,開展有關“job”的口語課,應首先讓學生學習并鞏固職業名稱、描述個人性格和才能等的短語及詞匯;然后讓學生知道怎樣進行應聘面試,掌握并鞏固詢問和提供個人經歷、才能及應聘原因等信息時所使用的句型,根據招聘廣告的要求和要點,展開人員招聘/求職應聘對話;最后再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開展英語口語口語教學就體現了循序漸進原則,學生不會感覺無所適從,而且能夠學以致用,增強自信心。
四是體導互補原則。在口語教學活動的任務設計中,應以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顒拥倪x材應與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生活經驗相適應,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的任務活動,激發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教師要充當好組織者、協調者的角色,及時解決學生出現的難題并給予指導,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作用,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三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任務類型設計
一個成功的語言交際行為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交際動機、交際內容、交際對象以及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交際信息差距[2]。而在以交際為目的的口語教學中,其組織與實施具有情境性、交互性、真實性、功能性和綜合性等特點[3]。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任務類型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play)的口語評估方式要求學生扮演特定環境中的特定角色,談話的內容、方式必須與角色的身份相吻合[4]。它著重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快速反應能力,也能夠反映學生的交際策略、語用策略以及文化意識等。評估開始之前,教師應向學生明確交待任務和所給時間。由于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熟悉不同的“語域”(Register),且可以適應不同能力的學生[5],因此在角色扮演活動中選擇的場景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特別的。一般的場景可以是學生熟悉的生活畫面,學生運用日常用語便可完成任務。對于中職涉外護理專業而言,在課堂上可以結合專業特點。以《英語基礎模塊1》中的Unit 8“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為例,可結合涉外護理這一專業特色,把問路的場景設計在醫院,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一組扮演導診護士,一組扮演病人,導診護士給病人指路。教學方向直指未來的職業,教學內容即沿襲教材內容,又與專業緊密結合。通過真實、有趣、有意義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發揮他們的語言知識能力。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有更多的使用語言“真實交際”的機會,自然地習得英語,而且學得活,從而培養學生真正的語言交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2復述故事
即讓學生看一篇或幾篇短文,然后由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文章的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口語加工、提煉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簡短評論的能力,因而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以及敏捷的思維。教師在判斷學生復述的結果時,除了要考慮學生口語表達的“音”,還要注意“義”的表達是否接近原文章??紤]到學生水平的不同,為了降低復述的難度,教師可將文章的生詞、難句加注在文章后面,也可以附上文章的大綱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文章內容。這樣學生復述起來就會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叫學生復述故事時,首先要選好題材。比如:我選的一個故事“由于愛人生病,Michael要去請醫生,本來是能夠提早到達診所,但由于一次好心的行為卻遲到了”,在準備活動中,要幫助學生找出關鍵詞和梳理故事梗概,或者教師也可提出一些與故事情節發展相關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圍繞Who、When、Where、What happened、Result進行捕捉信息,最后組合信息點連句成篇完整復述故事,然后小組內學生互相口述,評價與修改,最后再在班上進行口述。
3即興演講
即興演講就是根據教師結合社會時事、專業熱點等給出的相關話題做課堂演講,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教師甚至同學就該學生做出的演講進行進一步的提問、溝通。該方法綜合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需注意的是,教師在選題時應該盡可能聯系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知識面,切忌話題太偏或太專,要力求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對話題有感觸,有話可說。
4模仿
給學生布置一定任務,比如某名人演講,電影對白,讓學生反復讀、反復聽、反復模仿。所謂的shadowing(映像)教學法要求學習外語的學生對一小段錄音一遍遍地聽、念、用,一直到完全掌握其中的語塊,像是工藝美術中表現一個圖案或字塊立體感的陰影區一樣,與原來的圖案或字塊在形狀上一模一樣。首先通過模仿學到的是完整的語塊,使用時不必臨時組裝,因而有利于提高口語流利度。其次,模仿來的語塊是地道的英語,有助于學習者克服“中式英語”的影響。再次,由于注重模仿,學習者對英語口語的韻律和節奏有較好的悟性,有助于他們學會在口語和寫作中使用地道的英語。最后,長期的模仿和語塊學習培養了學生對語塊的興趣和敏感性,養成“從聽中學”和“從讀中學”的好習慣,可以自覺地學習,不需要依賴老師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最后老師進行檢測、評估、打分,最終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表演呈現出來。
總體而言,中職涉外護理專業口語教學任務的設計應關注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注重體現語言交際的真實性,進而使得學生有興趣學,同時又能結合專業特點,更好更快的適應將來的實際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Long,M.&QCrookes.ThreeApproachesto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TESOL Quarterly,1992, 26(1):52-56.
[2]Bachman, L.F.Some Reflections on Task-based Language PerformanceAssessment[J].LanguageTesting,2002,19(4):453-476.
[3]Alderson, J.C.,et al 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Richards’ J.C.Conversat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Role Play Activities[J].RELC Journal,1985,16(1):82-91.
[5]何家寧.談交際外語教學中的角色扮演[J].山東外語教學,1999(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