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為確保企業履行相應社會責任,實現良性發展的相關制度安排與組織建設,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一項涉及到企業的遠景與使命、企業文化和企業發展戰略,事關企業長遠發展的重大任務。
國家電網創新設計了“鼎·心”模型并制定了“十二項”推進行動策略指導公司的社會責任實踐,這充分體現了國家電網科學、穩健、務實的態度:
第一,系統思考:國家電網確立了“研究先行”的社會責任管理推進策略。“責任發展,認識為先”。國家電網通過實踐社會責任體系推動企業管理變革、運營方式變革、溝通方式變革、工作方式變革四大變革。正確的理論認識是前提,體系的作用和內容是實質,推進落地工程是行動和保障。國家電網通過系統性的設計和實踐不僅構建了全面的社會責任管理創新體系,也反過來不斷提升對社會責任管理的理論認識,更好地指導實踐操作,實現了良性循環。
第二,創新設計:國家電網創新性地提出了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的全面社會責任模式,創立了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鼎·心”模型,利用中國的傳統文化詮釋了國家電網心系社稷,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的企業社會責任觀。
第三,全面參與:國家電網通過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合構建全面社會責任體系,并將管理理念融入其管理體系、公司企業文化、戰略規劃、績效管理以及各個階層員工。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對企業的重新認識,是對世界觀、價值觀的再次提升,對于一個企業的內在影響深遠,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通過持續不斷的溝通、培訓實現企業變革。
第四,穩步推進:為了確保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順利實施,國家電網制定了“十二項”推進行動策略以及從四級試點到全面試點的推行,本著務實、穩健的精神實現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有序平穩推進,在變革的同時也保障了可靠、可信賴的能源供應,實現了社會、企業穩定發展。
理論指導實踐,國家電網通過理論上的創新,最終構建了一個創新的、科學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成為一個新型的管理工具。國家電網不再單單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而是最大限度地創造經濟、社會、環境的綜合價值,實現綜合價值最大化,已經成為央企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標桿和楷模。
國家電網在社會責任體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必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企業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在實踐的時候國家電網必須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重大問題做充分的思考和準備:
第一,如何與集團戰略有效融合,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將企業目標從原來的股東利益、財務指標變成現在的綜合價值,綜合價值如何進行有效的、合理的量化并讓多數人接受?公司戰略從公司自身出發,不可能站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立場上進行集團戰略構建。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強調企業是利益相關方合作創造社會價值的平臺,包括股東在內的利益相關各方都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多元價值,希望通過企業這一平臺實現各自的多元價值追求。所以戰略出發點的本質區別背負了企業社會責任體系與集團戰略難以融合的“原罪”。
第二,集團管理對象從原來的單純的企業內部的人、財、物拓展到內外部結合的資源、信息、無形資產等等。管理對象瞬間從原本就異常復雜的集團系統上升到更為復雜的涉及整個社會層面的超大復雜系統。面對超大復雜系統,如何通過構建系統化的管控體系對集團內外部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而實現整個社會綜合價值最大化是國家電網必須深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第三,變革管理,從股東利益至上到利益相關者的綜合價值的價值觀的變化必然牽扯到龐大復雜的利益群體博弈,更重要的是,電力行業事關國家戰略、社會穩定,很難承擔失敗的后果。因此,國家電網必須充分思考并想方設法克服文化沖擊、組織變革、管理方式變化給企業的變革管理帶來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