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指導實踐,國家電網公司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創新道路上,率先實現了全面的理論創新,“鼎·心”模型和“十二項”推進行動策略指導其社會責任實踐工作走在了央企的最前沿。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是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受到了世界范圍內企業的追捧。同時,每個企業在實施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理論創新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實踐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國家電網公司自2005年開始積極探索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創新之路,創新性地提出了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創立了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鼎·心”模型,并提出了“宣貫理念”等“十二項”推進行動策略指導實踐工作,強調和外部利益方的溝通合作,實現共贏,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在這些創新理論的指導下,國家電網公司創造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一系列里程碑范例,擁有近20個“第一”的頭銜,捧回各類獎項70余個,不僅在中央企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還創造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在國際上的最好排名。
“研究先行”的社會責任觀
2006年,國家電網公司確立了“研究先行”的社會責任管理推進策略,在國內企業中率先對企業社會責任做出了系統研究,并且創立了自成體系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國家電網公司在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中仍然明確提出這樣的觀點——“責任發展、認識為先。我們一直在探索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
國家電網公司對企業社會責任有著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國家電網公司認為,是指企業通過透明和道德的行為,有效管理自身決策和活動對利益相關方、社會和環境的影響,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的意愿、行為和績效。其中,透明是指企業保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產生影響的決策和活動的公開性,并有意愿以清晰、準確、及時、誠實和完整的方式進行溝通;道德是指企業推進可持續發展,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最大化的意愿、行為和績效。
國家電網公司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管理實踐,是對現有企業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從管理入手,走管理創新的道路。
一是通過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企業管理變革。通過實現社會責任管理的“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合”,將企業管理目標從追求利潤最大化轉向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管理對象從企業內部的人財物拓展到外部利益相關方的資源、能力和優勢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管理機制從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發展到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管理內容從以利潤目標為中心的商業管理內容,拓展到綜合價值管理、社會和環境風險管理、利益相關方管理、透明度管理等社會責任管理內容。
二是通過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企業采用新的運營方式。社會責任內生于企業運營過程,要求企業以對社會負責任的方式開展業務運營,自覺在運營過程中考慮社會、環境因素和利益相關方的利益與期望,最大限度地減少自身決策和活動對利益相關方、社會和環境的不利影響,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全面提升企業推進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求企業加強利益相關方管理和透明度管理,爭取利益相關方對企業決策和活動的利益認同、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品牌形象。
三是通過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企業采用新的社會溝通方式。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推動企業切實樹立起外部視野,學會換位思考,努力實現社會溝通方式的根本轉變,從傳播業務和工作,轉變為傳播業務和工作的社會貢獻與綜合價值;從單純重視與股東和主管部門溝通,轉變為重視與各利益相關方的全面溝通;從注重發揮溝通的信息傳播功能,轉變為注重實現“溝通建立信任、信任增進合作、合作創造價值”。
四是通過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員工采用新的工作方式。通過將社會責任管理要求落實到每個崗位,推動廣大員工自覺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利益相關方理念、和諧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透明發展理念、品牌發展理念,在工作過程中落實綜合價值管理、社會和環境風險管理、利益相關方管理、透明度管理、責任品牌管理等社會責任管理要求,自覺將內部工作轉化為社會價值,將利益相關方訴求和社會期望轉化為工作要求,實現“內部工作外部化,外部期望內部化”。
“鼎·心”模型
國家電網公司定義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是確保企業發展充分考慮社會和環境因素及可持續發展要求,自覺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的全新管理模式,并且獨創了“鼎·心”模型來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觀。
鼎是國之重器,代表社稷和承諾。模型以“一鼎雙心”的造型,直觀地反映了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心中懷鼎”,表明國家電網公司心系社稷,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保證企業行為的道德;“心中立鼎”,表明國家電網公司一言九鼎,堅持透明運營,明確承諾追求可持續發展,保證企業行為的透明;“雙心成鼎”,表明國家電網公司思想和行動相一致,保證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意愿、行為和績效的統一。
鼎中部連接雙心的是圓形的持續改進平臺,表明國家電網公司有著強大的、內生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引擎,開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鼎的兩側是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兩大外部驅動力,表明國家電網公司自覺凝聚各方合力,共同造福國家社稷。
“鼎·心”模型包含了國家電網公司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四大核心內容。模型以4大模塊、21個要素,分別反映了國家電網公司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四方面核心內容:
一是管理目標模塊,5個要素,包括:堅持以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為指導、優化公司使命、豐富企業價值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社會責任管理的“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合”。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首要問題是重新審視和優化管理目標。國家電網公司堅持以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為指導,重新定位公司管理目標,確立了全面履行社會責任、追求綜合價值最大化的企業使命、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堅持通過社會責任管理的“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合”,確保公司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是管理機制模塊,7個要素,包括:責任領導力、公司治理結構、社會責任推進管理、優化決策管理、優化流程管理、完善制度建設、完善績效管理。責任領導力、公司治理結構和社會責任推進管理,既是公司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根本保障;確保決策管理、流程管理融合社會責任管理理念,是從源頭上推動社會責任管理融入公司運營過程的保障;完善制度建設、績效管理,是建立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長效機制的根本保證。
三是管理內容模塊,7個要素,包括:優化業務運營、優化職能管理、優化運行機制、公益管理、利益相關方管理、溝通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它具體體現了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核心特征,通過“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融合”,實現企業管理內容的重新審視和優化,以充分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和未來創新業務的綜合價值創造潛力。
四是管理動力模塊,2個要素,包括:充分發揮利益相關方驅動作用和充分發揮社會環境驅動作用。社會履責的整體環境,內生于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利益相關方環境,是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進步的不懈動力。
國家電網公司認真關注社會履責環境的不斷發展,持續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合作,充分發揮利益相關方和社會環境對公司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驅動作用。履行溝通合作責任,最大限度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一方面要加強公司信息披露,另一方面要健全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其中健全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要做五項工作,即制定支持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公司戰略、完善保障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管理制度、提供加強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公司資源、落實推動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工作計劃和管理實現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工作績效。
以落實推動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工作計劃一項為例,大致有四方面內容:一是與公司經營區域內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黨委、省政府全部進行了政企合作會談,推動電網與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高公司發展戰略的透明度。二是積極參加全球可持續電力合作組織、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等機構的活動,召開智能電網國際論壇,全面披露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投資規劃,以及對相關產業的影響分析,提高電網發展規劃的透明度。三是推廣95598供電服務省級集中建設,研究總部95598供電服務中心建設思路,確保與用戶溝通過程的集中管理、實時監控,提高公司客戶服務的透明度。四是建立供應商服務中心和物資合同服務大廳,“一站式”解決供應商服務的一般性問題,提高招投標工作的透明度。
“十二項”推進行動策略
在推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過程中,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十二項”行動策略,這使得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這“十二項”行動策略是:
一是宣貫理念。堅持理念先導、領導表率、全員宣貫,推動公司上下樹立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深入探索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方式。
二是組建機構。立足現有組織管理體系,為推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三是匹配資源。從配備社會責任推進專職人員、年度社會責任工作專項預算等方面為實施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提供人力保障和資源保障。
四是深化研究。在國內企業中率先系統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理論、最佳實踐和國際標準研究,為開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支撐。
五是制定規劃。堅持規劃引領,系統部署了“三個五年”的社會責任管理推進工作,做到方向清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安排有序。
六是健全制度。系統制定了“履行社會責任指南”、“關于加強公司社會責任工作的指導意見”、“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推進工作方案”等文件,保障社會責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
七是提升能力。通過推進全員社會責任培訓、開展重大社會責任活動、研發和應用社會責任管理工具、加強社會責任國內外交流,以及建立社會責任知識管理體系等舉措,持續推進公司社會責任能力建設。
八是強化溝通。將強化溝通作為推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重要突破口,積極創新社會溝通方式、途徑、載體和體系,以溝通交流促進利益相關方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先后發布了我國首個企業綠色發展白皮書和“企業價值”白皮書。
九是開展試點。按照“試點先行、提煉模式、逐步推廣”的方式,分別在公司總部、省公司、地市公司、縣級供電企業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各層級供電企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經驗和模式。
十是推動融合。推動全面社會責任管理融入公司使命、核心價值觀、發展戰略、業務運營、日常管理和企業文化。
十一是促進參與。建立健全戰略型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和業務型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創新利益相關方參與方式,保證利益相關方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十二是管理績效。以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健全社會責任指標體系,構建社會責任績效管理體系,推動實施社會責任績效考核,為公司社會責任管理提供激勵與約束機制。
全面試點工作的推進
在“研究先行”的社會責任管理推進策略的指引下,國家電網公司在社會責任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理論創新,比如“鼎·心”模型和“十二項”推進行動策略。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國家電網公司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工作有序推進,已經從四級試點向全面試點過渡。
2008年,國家電網公司黨組確定了“試點先行、務求實效、根植基層、創造經驗”的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推進路徑,在公司總部、省公司、地市公司、縣級供電企業分別開展四級試點。2008年,國家電網公司選擇核心專業和天津市電力公司,開展總部和省級供電企業試點;2009年,又分別選擇江蘇無錫供電公司和浙江嘉興嘉善縣供電局,開展地市級和縣級供電企業試點。深入探索供電企業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目標模式和推進模式,為公司深入推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積累了重要經驗。
2011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下發了《關于加強公司社會責任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省公司在2011年底之前選擇至少一家地市公司開展試點,并要求所有省公司于2012年5月底前向社會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實踐報告,國家電網公司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進入全面試點階段。
2011年,在“保障可靠可信賴能源供應”、“負責任地對待每一個利益相關方”、“做綠色發展的表率”、“負責任地開展國際化運營”、“保證運營透明度和接受社會監督”等方面,國家電網公司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走在了央企社會責任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