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知識管理在企事業單位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為此,本文對如何提升知識管理的應用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文主要從從概念到體系框架、知識庫建立的先決條件、挖掘員工潛力、公司制度與領導推行四個方面對知識管理應用提升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知識管理;體系框架;挖掘
中圖分類號:G25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83-01
一、概念到體系框架
知識(Knowledge)是通過學習、實踐或探索所獲得的認識、判斷或技能,是轉化為行動的能力,可以重復使用和創造價值,具有顯性和隱性雙重屬性。知識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一種新興的管理思潮與方法,通過對知識的“獲取”、“儲存”、“共享”和“創新”四個管理環節,實現個人之間、個人與組織之間知識的傳遞,使各方知識得以永不間斷地累積。企業進行知識管理,則是在此基礎上充分結合公司運營進行創新,從而實現組織知識的螺旋式上升。對知識和知識管理概念的定義我們都不陌生,而且很多人還經常把這些詞語掛在嘴邊,以示自己緊跟IT發展脈搏和展現個人廣博知識面的能力。但更多情況下,人們只認清了對知識的理解,卻沒有真正了解知識管理的內涵,包括我個人在內,在接受培訓之前,也只是把對“知識管理”停留在單純的收集、整理、劃分、存儲、搜索等控制流程上,而沒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管理體系框架。在對知識管理體系的劃分上,我更傾向于知識在業務流程上識別、獲取、組織、重用和創新的五個過程,它比之前自我認知的“收集、整理、劃分、存儲、搜索”要更精練、更準確,也更貼切目前企業知識管理工作的重心。
如何識別。首先,對知識不能一概而論、全部的拿來主義,要有選擇、有辨別。以往,我們對知識的識別大多停留在單純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上,比如從word文檔、excel文檔、powerpoint文檔、項目類文檔、總結類文檔和引用類文檔等。而忽略文檔自身的內容和價值。引入知識管理體系框架后,我們將從信息和用戶兩部分來區分知識,將技術積累和客戶資源“分而治之”,并采取分門別類的方式細化每一類資源,從而更清晰地區別企業業務所蘊含的知識。
獲取方式。在當前知識管理過程中,我們以項目為基本單位,通過提取項目從啟動到驗收的過程類文檔內容,來達到收集知識、匯總資源的目的。但最后發現整理出來的文檔和公司項目配置庫提交的項目文檔一般無二,只是查閱權限稍作不同而已,事倍功半。通過學習和思考,我認為知識的獲取不應僅僅包含項目過程文檔中的文字,更應該是文字后面相關編寫人員的思想和理念,個人總結和心得體會更容易將知識分享與傳遞。
組織分類。獲取的知識如同倉庫中的貨物,如何更好的組織、分類,將直接影響知識庫的查詢效率和使用頻度。在知識資源識別分類小游戲中,面對不同屬性的數據實體,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常識和習慣方法去定制分類標準,從而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每一種結果都是合理的,因為它來自客觀存在,但基于什么標準,才能集合大家的意見,選出一個都能接受的組織分類呢?“用企業的具體知識內容檢驗分類維度是否合適”這一命題給我們提供了借鑒,知識庫首要服務的對象是企業,只有滿足了企業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員工。
知識重用。知識庫建立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有價值的知識分享給大家,達到知識重用的目的。這既為企業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但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重用的效果,需要從創建知識地圖和建設知識管理制度兩大方面入手,逐步完善知識形成過程、挖掘知識潛在價值。
開拓創新。獲取并利用知識,主要是為了滿足我們日常工作和學習需要,知識衍生出新的知識,也許只有創新才能辦得到吧,這也更需要員工能積極參與、舉一反三并充分融入到知識庫建設中來,不斷為知識管理建言獻策,提出嶄新的業務知識理論和實現方法。
二、知識庫建立的先決條件
企業規模。知識管理雖是眼下最時尚的熱門焦點,但并不是每一家企業都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庫,就好比ERP。每家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生產規模、組織形式、人員結構、發展規劃等來適時地建立知識庫,通常當企業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比如5-10年),并亟需整合資源時,知識庫的創建才會發揮最大功效。
借鑒模式。如同培訓教材中所描述,IBM作為一家成熟且成功的IT企業,他的知識管理模式自然受到其他公司的關注和效仿,但我們不能完全照搬,需要在其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創造出適合本企業的最佳實踐模式。仁者見仁,在不同企業文化和發展過程中,只要方向明確、落實到位,總會收獲知識管理帶來的成果。
目的導向。在學習中,員工學習成長導向和IT平臺建設導向以實例的形式展開知識管理實踐策略討論,我認為它也可以作為知識庫搭建的引導條件之一。因為知識庫平臺的建立既需要以先進的IT技術為支撐、又要以員工主動參與為保障,沒有這兩者的有機結合,知識庫必定會以失敗告終。
三、挖掘員工潛力
態度決定一切。知識庫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滿足廣大員工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知識復用率。每一位員工要積極看待知識管理,并努力配合完成知識管理工作。從一開始就要給廣大員工注入激情與活力,以其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知識庫使用中來。
熱情不減當年。很多人在剛剛看到知識庫建立時,表現出無比興奮和關切,但當使用一段時間后,又慢慢回歸到以往的工作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知識更新緩慢,不能及時查閱到自己關注的信息;二是沒有好的激勵政策,讓員工逐步喪失熱情;第三就是知識庫的使用和操作比較繁瑣,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樂于奉獻知識。知識的獲取和分享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只有當兩者達到一定平衡,才能更好的激發員工使用知識庫、豐富知識庫。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白來的知識,我們的所需所予都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珍惜他人的勞動,才能珍惜自己的所得。
四、公司制度與領導推行
建立制度。知識庫作為企業級應用,它的地位足可以與OA、考勤等系統平起平坐,但為了更好的運作和維護知識庫,不僅需要一個專業的管理團隊去跟進、支持,更需要有明確的公司制度來為其“保駕護航”。首先,公司需要以一個實體部門為牽頭部門,來驅動整個事件;其次,起草必要的《公司知識管理規定》、《公司知識管理實施細則》和《公司知識管理年度工作方案》等綱領性文件,并得到大家一致認可;最后要面向全公司對整個知識管理推廣進行必要的動員、宣貫和培訓。要從明確任務、領導關注、執行效果、團隊協作、持續關注等方面入手對公司的制度進行各方面的推行。知識管理工作是大家智慧的結晶,是公司價值的展現,并最終受益于公司、受益于每一個人,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完成,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