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在計算機專業建設過程中圍繞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分析了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教學狀況,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在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在課后鞏固復習中引入基于反饋機制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中引入基于反饋機制的教學模式,構成課堂教學質量控制的閉環,強調了實踐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達到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案例教學;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22-01
目前我國軟件人才不僅數量不足,而且結構失衡[1],具體表現:畢業生缺乏軟件開發崗位的實踐能力,到軟件開發工作崗位上要經歷適應期,導致軟件企業從高校招聘的人才必須經過幾個月的職業崗位培訓,才能真正勝任工作,說明高校培養的軟件人才與軟件企業的崗位要求存在明顯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軟件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適應軟件市場發展所致。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且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皵祿煜到y原理”作為計算機專業的重要課程,涉及到理論、技術和應用三個方面[2]。以數據庫為核心的信息系統發展迅速,數據庫學科中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技術層出不窮,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本科專業建設初期,追隨的是研究型大學的培養模式,很快這種教學模式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學生知識結構之間的不匹配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學生僅為考試過關而學,并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為了改變這種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的狀況,筆者與課題組同事在數據庫系統原理教學中做了初步探索,使得教學效果有了極大改觀。
一、構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
(一)培養目標的改革
培養目標的準確把握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本次教改以培養市場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為基本目標,不僅培養學生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思路、視野,激發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本課程的學習還應該對學生取得計算機數據庫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有較大幫助,使學生在完成本課程學習之后,能通過相關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為其今后從事計算機軟件行業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理論性過強、與實際應用脫節是目前大多數院?!皵祿煜到y原理”課程的主要問題。過強的理論、抽象的概念都使學生原本較強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這對人才培養是極為不利的。然而為了保證學生的考研和專升本,又不能輕易改變教學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對國內外高?!皵祿煜到y原理”的課程建設、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確定了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項目案例的教學模式,在課后鞏固復習中引入基于反饋機制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引入基于工作過程的方法,構成課堂教學質量控制的閉環,使學生切實感受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中各開發人員角色及應承擔的任務。
課題組成員在學生比較熟悉的應用領域精選了有代表性的大小案例十幾個,在設計每個案例時既考慮與前后課程的銜接,又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采用大小案例相互結合的方法進行示范教學,實現邊講邊練,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大大縮短教學情景與實際軟件開發的差距。通過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體化,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軟件開發中的用處,激發了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結合案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課題組成員指導學生如何上網查閱資料,如何充分借助軟件幫助系統,從而實現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建立帶有課后反饋機制的教學模式,構成課堂教學質量控制的閉環。每堂課之后,每個學生都要對照學習要求,向任課教師反饋自己的學習掌握情況,任課教師對掌握情況不好的學生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輔導,對于學生普遍存在或反映的問題,任課教師及時集中輔導,必要時可以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學生在一堂課中遇到的問題,往往比較單純,解決起來也要容易得多。本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從根本上避免對前期知識點欠賬太多無法彌補的情況發生。
改變以前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本著理論與實踐能力兼顧、為各類學生負責的教學思想,在課程設計中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方法,4至6人結對進行課程設計,邊討論邊開發。完成作品后,進行公開答辯,使學生切實感受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中各開發人員的角色及應承擔的任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訓練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原有考核體系中期末成績占至少70%的比重,出勤率、課堂表現最多占30%,實驗成績和平時成績未受到足夠重視,導致學生平時散漫,臨近考試緊急突擊的現象。因此改革了考核方式,降低了期末所占比例,增加了課程設計考核。課程設計考核中表現考核占20%,項目案例完成情況占40%,設計報告考核占40%。其中表現考核根據學生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的態度、出勤及紀律等給出分數;項目案例完成情況根據選題和完成情況以及在系統演示時針對設計隨機問題的回答情況給出分數;設計報告的考核根據報告中E-R模型設計規范、合理性,關系模式的設計是否符合規范化的要求,數據庫的設計是否考慮安全性和完整性,具體實現情況給出適當的分數,并針對設計報告進行學生交流??己朔绞皆诘谝惶谜n就介紹給了學生,使學生充分重視綜合素質的訓練,徹底打消僥幸和依賴心理[3]。實踐證明,這種考核辦法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客觀、公正地評價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案例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