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信息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及當前地主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探討了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人才;實踐教學;社會需求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46-01
隨著社會迅速的發展,使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等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和挑戰。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然而當前用人單位很難招到具有一定知識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改革現有的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培養具有行業知識,滿足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是現代教育的要求,也是計算機學科發展的需求。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是各高校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實際
隨著社會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電子商務和企事業信息管理等需求的擴大,要求從事信息技術的人員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更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鉆研能力。計算機專業一是需要從事計算機理論及其軟件核心技術與產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研究型專門人才;二是需要主要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產品開發的工程型專門人才;三是需要從事企事業單位信息管理的技術型專門人才。
二、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高等院校都設置了本科計算機專業,但計算機專業的專業特征不明顯,滿足社會需要的針對性不夠明確。“會計算機”已經不再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獨有的優勢,專業特長受到淡化。學校設計的課程體系未能與行業發展需求同步,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上存在問題,難以滿足計算機行業應用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的強調知識的傳授,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夠,致使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企業需要的是厚基礎、會實踐、能創新的專門人才。而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創新能力。部分教師一本教材講幾年,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多數教師不具備研發能力,不能準確把握行業前沿動態。
三、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幾點措施
優化教學環節。首先,要重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使學生掌握程序設計和軟件開發的基本方法,并進一步了解軟件和硬件的知識;二是要更新傳統課程體系,增設課程設計。在特定的學期的全部課程結束后可以安排課程設計,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三是調整教學計劃,適應行業需求。比如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針對低年級設置行業基礎課,并加大高年級相關選修課程的學分。四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專業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引導式等多種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五是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前沿知識及時的引入到課堂中來,對學生的創造起到引領作用;六是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擴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也是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當前首要問題。對于計算機教育而言,應該有足夠專業教師畢業于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一是要具備將新知識系統地融合到舊知識的能力,站在計算機學科的最前沿來選擇教材并合理利用教材,將最新的和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二是要有一定的項目實踐和項目開發經驗,以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實踐;三是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研討活動,在研究中創新。四是鼓勵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和創新;五是聘請行業中具有教學能力的科研人員來校任教。
注重實踐教學。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是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多問為什么,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將科學研究與應用開發全面滲入本科實驗教學。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難度,學生可以獨立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科研計劃,教師加以進行指導。如科技創新小作品、網頁設計作品讓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自己去實踐完成任務。建立科技創新基地,為學生進行課外科技活動提供一個平臺,從而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為學生練習提供環境。加強實習基地建設,重視實習實踐環節,充分發揮實習基地作用。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在對社會需求、專業師資隊伍等方面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的。人才培養出來后,是要進入社會為國家服務的,社會需求的變化決定著人才培養目標的變化。比如,企業事單位,畢業主要從事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在IT公司,畢業主要從事軟、硬件開發。考研的同學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深層次的科研工作。根據這些需求,進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總而言之,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應重視基礎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并滿足社會實際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常晉義.計算機專業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J].常熟高專學報,2011,6:89-90.
[2]劉富祥,趙國棟.地方高校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的困難與對策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1:10-15.
[3]張勇.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8:26-28.
[4]楊轉,趙慧巖.關于計算機學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9,15:131-134.
[5]季玉茹,王德榮.基于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1,5:10-15.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專項課題——地方高師院校計算機專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31號)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顧士學,男,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教學與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