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藏這個古老神奇的高原地區隨著現代化步伐的不斷邁步電信業的發展也給這個古老城市帶來網絡時代,網絡文化邁過了高山險阻翻過了唐古拉山打破了傳統與現代的隔閡、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界限,使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當今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了網絡時代的主力軍,學校課堂不在是粉筆加板擦的時代,以理論框架的圖式被多媒體教學網絡文化教育沖蝕,網絡悄然成為革新教育的方式,網絡文化的形成是一種趨勢,這種先進的文化影響著我們當代大學生,在意識形態和空間上,在便捷與大量信息的攝取上,在個性需求與共性的平等上網絡科技的不斷提高,對傳統教育既是一種挑戰又是彌補的過程。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網絡的影響;網絡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90-01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走進千家萬戶,互聯網的發展也給西藏這個古老而神奇的高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文化邁過了高山險阻翻過了唐古拉山打破了傳統與現代的隔閡、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界限,使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網絡正廣泛的滲入西藏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據第十五次西藏自治區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表明:西藏自治區上網用戶人數為7萬,其中18—24歲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3.6%,顯然大學生是網民的主體。網絡以其自身擁有的開放性、共享性、實時性無形地融入到校園文化、日常行為、思想道德中,它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西藏大學生的學習環境、思考方式、行為習慣,影響著西藏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是非判斷力、人生觀、世界觀。但是,在開放、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成長中的大學生們的需要。西藏大學生上網行為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管理工作者了解網絡對西藏大學生的影響,分析利弊,以期能更好的為學生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世界,明辨是非。
一、西藏大學生上網行為對學生工作的影響
(一)正面影響
1.增長知識,拓寬學生學習領域
計算機網絡的逐步普及,使得西藏大學生能夠從網絡上獲得各種想要的信息,打開了知識寶庫的大門,各種專業技術論壇、搜索引擎、電子書庫等等,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到專業前沿知識,解決目前遇到的專業技術問題。同時通過網絡可以了解社會熱點問題、時事政治、娛樂八卦等信息,真正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學生得到各方知識的陶冶和鍛煉,成為象牙塔中的社會人。
2.緩解壓力,彌補現實生活的不足
西藏大學生他們渴望得到認可、關注,希望能證明自己。但大學管理機制與中學不同,學習較之中學更為松散,加之未來擇業的壓力和迷茫,使得大多數大學生在走進校園時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和挑戰,許多心理和情感苦惱常會困擾他們。通過即時網絡通訊平臺,學生可以自由的與朋友、家人進行對話交流,也可以通過QQ空間、微博等方式抒發情感、展示自己的個性,甚至可以通過在網絡游戲的虛擬環境中稱王稱帝來滿足學生在現實中的不得意,達到緩解學習和精神壓力的雙重功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心理健康。
(二)負面影響
網絡作為順應科技發展的產物,它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豐富、快捷的信息資源是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網絡信息的不規范性、無序性、混雜性容易影響青少年學生誤入歧途,隨之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1.沉迷網絡,學業耽誤
雖然網絡為大學生學習提供了便捷的環境,但是據調查分析表明,西藏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還是以游戲娛樂為主,甚至通宵泡網吧玩各種網絡游戲、看電影等,這樣就會導致白天上課無精打采,必然會影響學業。
2.網絡不良信息,毒害學生身心健康
網絡技術是源于西方發達國家,某些西方國家利用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打著民主、人權的幌子,肆意對我們國家進行惡意誹謗,極力宣揚西方文化、政治制度,成為和平演變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網上泛濫的色情、暴力、淫穢等信息垃圾,也嚴重影響著那些自制力不強的大學生。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青年大學生思想活躍,但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沒有足夠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其行為很容易受到影響。
二、正確引導大學生上網的對策
(一)構建“綠色網絡”,為學生上網創建健康環境
構建“綠色網絡”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雖然國家也制定了互聯網相關法律政策,但是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使得網絡環境復雜多變。校園網作為學生上網的一塊陣地,除了做好網絡上傳下載的把關工作外,還要增設對網上各種不良信息攔截、過濾的功能模塊,預防不良網絡信息或網絡地址進入校園網,給校園網絡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證。
(二)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貫穿始終
網絡的發展對傳統教學的沖擊非常之大,特別是高職教育下的大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缺乏自律,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除了要教會他們專業技能,更應該在課堂中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認識網絡,在千變萬化的網絡信息中明辨是非曲直,自覺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三)豐富課余文化生活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習,也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生活來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使學生的精力、好奇心轉變到正確合理使用網絡上來,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校園環境。
*此文章系西藏自治區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資助,課題編號:201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