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因為其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極大的共享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在教學中起到了極為顯著的作用。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存在著一定的負面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做到節制、恰當、有效地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呈現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因為其豐富的表現力、良好的交互性、極大的共享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聲、畫、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化不可見為可見,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起到了極為顯著的作用。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存在著一定的負面作用,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媒體課件制作在內容上要有節制
隨著電腦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豐富的網絡資源和高超的課件制作技術,足以讓教師把每一篇課文形象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再配上濃烈的色彩和恰當的背景,可以說是“美輪美奐”。但這種做法也有明顯的弊端,因為在增強學生視覺效果的同時,勢必會抑制學生抽象思維的活躍程度。過多的接觸色彩鮮艷的畫面,勢必會降低學生對黑白文字的閱讀能力。因此筆者以為,能使用文本的就不要使用課件,不要把文章中的語段投影到銀幕上讓學生朗讀。比如,語文教學中進行句子的比較,也沒必要把兩個不同的句子顯示出來,應該讓學生用筆在書上把你想比較的那部分標出來,再分別保留那部分和去掉那部分讀一讀,體會不同,最后在那句話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時總喜歡跟學生講“不動筆墨不讀書”,動筆墨干什么,不就是用著重號標出優美詞句,在重要的地方寫閱讀感受嗎?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如果我們老師把學生要做的都包辦了,又何談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多媒體課件的呈現要把握好時機
前幾天聽了一課——《歡樂的潑水節》,一開始展示了一段傣家人潑水節的視屏,教者讓學生觀察畫面,看畫面中有些什么,人們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樣。學生在教者的引導下,對畫面進行了一個很細致的描述,然后揭示課題《歡樂的潑水節》。當教者教到后面的潑水過程,讓學生想象潑水節的情景時,學生所描述的怎么也不能突破開始畫面中所描述的內容。顯然,多媒體展示潑水節的情景過早,先前的畫面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想象過程中不能有所突破。如果教者先帶領學生閱讀文本,在學生對潑水節的場面有一個豐富的想象后,再放出這段視頻,就會把學生的形象思維具體化,豐富了課文內容,同時,學生這個時候注意到的不再會只是潑水的畫面,還會體驗到畫面中所蘊涵的美以及人們之間的溫情和祝福。同樣一段視頻,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可見,把握好多媒體課件呈現的時機是多么重要!
三、不能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代替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課程資源如此豐富多彩,但學生的見識實在太貧乏,多媒體更可以大顯身手,但多媒體展示的畫面是絕對代替不了學生的社會實踐的。一個勞動場面,我們可以用動畫或視屏展示出來,但不管多么高清的視屏都抵不上把學生帶到現場去,讓學生動手做一做,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火熱與艱辛。把學生帶出校園,讓他們去體驗大自然的平靜與火烈、險峻與舒緩,去感受勞動的場面,去經歷社會的變化,變學生兩點式的生活為全面立體的生活,這對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要和其他的教學情境創設有機結合
情境教育專家李吉林告訴我們,情境就是向兒童展示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的畫面、音樂的旋律、角色的扮演或是實物的演示……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時,除去用多媒體課件來設計情境,也不能忘記其他方法的情境設計。
這是一所鄉村小學,校園里長滿了果樹,學校規模不大,也就300多學生,學校把校園內的果樹都分到各班管理。這天和鎮上20多位教師一起去聽一節六年級作文課,在進行了簡單的上課儀式后任課老師正準備上課,該校一位老師匆匆走來,和任課教師竊竊私語了幾句就等在教室門口。任課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班管理的四棵銀杏樹昨天突然生蟲了,葉子枯黃,好像要枯萎了,接著請班長跟著門口的老師去看看。這么重要的場合,老師竟然讓班長離開了教室,學生們一下子擔心起來。這時老師開始上課了,從銀杏樹的外形,講到同學們對銀杏樹的精心照顧,講到同學們把銀杏樹的果實摘下來送到敬老院去探望老人,講到這四棵銀杏樹也許會默默地死去,大家會失去一個忠實的伙伴。整堂課充滿了濃濃的情感,是我認為聽過的為數不多的一節好課。究其原因,除了課上所演示的大量的學生親身經歷的課件外,就是教者課堂開始巧妙設計的一個情境,一下子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了。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其量只是一種手段,我們在教學時要多動腦思考,不依賴于多媒體課件,才會盡可能減少一堂課的遺憾。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