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實驗能力的培養,應側重于自主設計實驗、運用化學實驗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改變舊觀念,采取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圍繞新課程的理念及目標,思考化學教學中的本質。
[關鍵詞]新課程;實驗教學;化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化學教學本身并不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基本操作,了解實驗的原理。高中實驗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他們自主設計實驗和運用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為學生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提供實驗事實,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現實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實驗等多種形式的實驗活動的相互結合,不但有助于化學知識的掌握,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實驗課的意義,要改變舊觀念,采取新的教學方式與方法。
一、堅持“三個開放”,讓學生動起來
高中學生作為人的獨立個體,認識事物具有其獨特的能動性和實踐性。在化學試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并保證學生親身經歷不同知識與技能獲取的過程的時間和空間。在實踐中做到“三個開放”:一是要開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地去想;二是要開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放手去做;三是要開放學生的嘴,讓學生自由地去問,自由地去說,從而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實驗探究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走一條“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主動探索之路,切實體驗科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學習和訓練科學探究的方法與技能,豐富對科學探究的情意。為此,教師要設置各種充滿挑戰與智慧的化學實驗探究任務,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學習任務的驅動去經歷解決任務的過程,通過實驗探究過程來實現其實驗的潛在價值;創造條件加強學生動手操作。
二、巧用對比法,提升學生的創新力
新課程改革理念是“在實驗中探究,在體驗中學習,在探究中形成學科思想和方法”。在實驗教學中巧用對比法,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實驗現象背后隱藏的本質特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化學成為學生成長的一片樂土,還能形成特有的學科思想和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新舊版教材實驗設計對比,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或者通過初高中實驗對比,突破學生思維定勢。
三、聯系生活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活動
“以實驗引領學科教學”是新課程理念下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的教學創新。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一是應當聯系社會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關心、思考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正確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培養學生的“社會公民”意識、環境保護意識、綠色化學意識。二是注意在教學中安排一些形式多樣的學生課外實驗,如課外興趣實驗、家庭小實驗、實驗習題等,使學生在課上、課下、校內、校外都有練習和實踐的機會,都能享受到實驗成功的喜悅。三是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的課外資料,并要求學生完成家庭小實驗:用熟蘋果催熟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學生們興趣很高,有些學生把這個家庭小實驗帶到學校里做。以上方法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生產和社會,豐富知識,拓展思路,在加深了知識學習的同時感受了化學的奇妙。
此外,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克服實驗條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性,增加演示實驗的時效性,保障演示實驗的安全性,加強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為學生創造進行實驗設計的條件,豐富學生實驗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