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識字能力不強,要在短短的兩年之內學會這么多字,沒有高效的識字課堂,很難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喜聞樂見中識字,通過打造低語識字高效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高效課堂;趣味
一、圖物結合,直觀識字
初入學的孩子識字興趣不濃,識字能力也不強,但他們對直觀具體的圖物很感興趣。根據兒童的這個特點,教師在識字課堂中要充分利用圖形和實物的直觀形象功能,讓孩子從認識圖形內容和具體的實物開始,再將它們跟生字相對照,讓孩子去尋找圖形實物與生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幫助孩子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從而學會生字。例如,在學“日”、“山”“田”這些象形字時,教師首先出示圖片,問“圖上畫的是什么?你能說出它的名字嗎?”再將生字卡片貼在圖形的下面,讓孩子仔細觀察字跟圖的形狀有什么聯系。孩子們很快就能發現。然后就告訴孩子們,人類祖先就是根據實物的樣子來造這些字的,可以將生動的圖畫具體的實物和無聲的漢字聯系起來,就能形象而有牢固地學會生字。
二、教給方法,輕松識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低年級教材中,可以安排一些類型的歸類識字。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歸納總結識字的經驗方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去析記字形,讓學生自己設法記住字音字形,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孩子分析形聲字的特點,讓孩子思考形聲字中“部首”的意義,區別基本字與加了不同部首的形聲字的讀音的異同,指導孩子用“對比”的方法學習一組形聲字,采用“先扶后放”,“爭當小老師”的教學手段讓孩子輕松而又扎實的學會生字詞。
當遇到其他類型的生字時,教師也可以先問孩子:“你有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看誰的辦法好?”把學習生字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再加上教師挑戰性的問題,孩子的學習生字的斗志就能激發出來,方法層出不窮,印象也尤為深刻。如:加一加(減一減),變新字;換偏旁,成新字;做動作,演生字;小故事,學生字,等等。總之,識字方法不固定,只要是便于孩子接受,易于理解,能輕松學會生字的都行。
三、課外識字,減輕負擔
一年級剛剛學完拼音后,為了鞏固漢語拼音的學習,可以布置孩子回家讀讀課外注音讀物,第二天進行拼音過關。誰知,在和孩子們的閑聊中卻得到意外的收獲:幾個閱讀能力較強的孩子拿著語文書二類字生字表說:“老師,這些二類字我都會讀。你把拼音遮起來,我讀給你聽聽。”教師就問:“你們怎么會讀的?”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說是課外學的,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識字不能僅靠課堂上僅有的40分鐘,也不能僅學課本上的字。教師還可以讓孩子通過其他途徑學習漢字。比如:看電視,看兒童讀物,墻壁上的字,廣告牌上的字,等等。如果孩子能在課外多識字,那不就減輕了課堂識字(尤其是二類字)的任務了嗎?課堂識字的效率不就能提高嗎?教師就可以在班上大力表揚那些同學,并開展了“看誰讀得對”“爭當識字標兵”“識字比賽(看字寫拼音)”等競賽活動。一個月下來,孩子們的識字量明顯增加,識字課上的任務也相應減輕,就連做作業也不用老師讀題目了。
四、趣味復習,鞏固識字
低年級孩子識記漢字快,但忘記得也快。如果不及時鞏固,將會把所學生字忘得所剩無幾,因此,適時適量地練習有助于孩子牢固掌握生字。但僅枯燥無味,單純的抄寫,死記硬背只能讓孩子怕學厭學生字,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從“趣”字入手:在每學完一新課生字后一兩天內,安排一點趣味練習幫助孩子復習已學生字。
比如:(1)找朋友(復習帶有某個偏旁的字);“青”的朋友有……
(2)送字寶寶回家。(形近字辨析)
培 部 陪 賠
1.媽媽每天( )我做作業。
2.狐貍( )著笑臉對烏鴉說話。
3.我們班大( )分同學書法已經考到了3級。
4.最近,老師正在努力( )養我們良好的書寫習慣。
當然,還有“同姓名來排隊”(同音字組詞)、“非凡聽寫”(默寫連續兩次得滿分的每天找10個難寫易錯的詞報給大家聽寫。)、詞語接龍、開火車擴詞,等等。盡量每天變換著不同的形式,調動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在趣中練習,在樂中鞏固。
總之,“教無定法,但有良法。”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兒童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能力,讓孩子在喜聞樂見中識字,從而提高課堂40分鐘的識字效益。
參考文獻
[1]苗玉玲.聚焦低語課堂,凸顯學生主體[J].中小學教育.2011(12).
[2]徐小娟.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識字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0(8).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