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它能綜合反映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把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作為重要教學任務。小學階段,正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階段,很容易受直觀形象思維的影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運用循序漸進法、新穎吸引法、趣味性批改法、差異對待法的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寫作興趣。
[關鍵字]小學語文;作文;趣味性
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偏重于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敘述和描寫,而沒有抓住學生的切身體驗和真實情感的表達訓練。小學生普遍存在對作文課的厭煩畏懼,一提到寫作文就頭疼,往往想著如何東拼西湊,敷衍了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從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一些趣味性的作文題目,勾起學生的寫作欲望,把枯燥的作文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愛上作文課、愿意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那么,如何改變語文作文的死板性,設計富有趣味性的作文教學呢?
一、作文起步教學要循序漸進,培養寫作興趣
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起步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事物的看法,設計作文題目時,應有意識減小難度,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事,從中獲得成就感。愛玩愛模仿是學生的天性,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符合小學生心理的作文題目,給學生提供明確的方向,讓學生有話可寫。如在學習《蘋果中的五角星》一文中,介紹蘋果橫著切可以看到五角星的過程,教師借此契機,鼓勵學生以文章為例寫一篇《我自己的創造力》的文章,形式內容不限,可以寫在游戲中發明的新玩法,對一句成語的新認識,新發現的有趣事物等等,是自己發現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寫作題材。學生個個興趣盎然,產生了寫作的激情。模仿,可以引導學生走出寫作迷茫的困境,并暴露學生在寫作中的各項薄弱環節,如有的學生作文中語句顛倒,表達能力欠佳;有的學生錯別字多;有的學生文章中心偏離主題等,針對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要一一列舉出來,制訂出相應的對策和標準,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努力達到某一項標準,全面促進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要創設新穎別致的作文題目,激發寫作情趣
題目是文章的“文眼”,好的作文題目,能迅速吸引人們繼續閱讀的興趣,同樣,在語文教學中,設置新穎有趣的作文題目,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寫作欲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以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興趣為首要任務,設計出新穎的寫作題目,不要老是布置些如《我的媽媽》《做飯》《跳繩比賽》等千篇一律缺乏創新的作文題目,學生一看就會感到枯燥,他們寫作的內容也是換湯不換藥,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出富有情趣的作文題目,如在寫描寫人物的作文時,可以以《最可愛的人》為題;描述景物的作文時,可以用《那一抹風景》;敘事文章可以是《看,我的一天》等有新意的學生能理解的作文題目,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也樂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另外,還可以布置生活化的作文題目,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寫,沒有思想束縛,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倍加留心,寫出的文章內容也生動、活潑充滿童真童趣。
三、作文批改要形式靈活,體驗樂趣
作文批改是教師了解學生作文水平的必要方式,也是學生從作文獲得成就感的一種途徑,正確對待作文批改,能有效增強并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批改作文的方式無外乎面批、眉批,學生也往往只關注分數和評語,致使學生間的作文交流也愈來愈少。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應適當改變批改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作文批改中的趣味性。如可以采用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的方式,學生人手一本作文,教師提出批改作文的要求和格式,標出中心點和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讓學生去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和給予恰當的建議,使學生在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時,取長補短,從中獲得新的知識。還可以采用教師與學生一起批改的方式,教師在學生作文中選出3篇寫得好的文章,影印出來發給每位學生,然后由教師帶領學生逐步討論,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哪句話寫的好;哪個字是錯別字等等,學生積極思考,各抒己見。這些趣味性的批改方式不但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使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增進情誼,讓學生在批改作文的同時增加對作文批改過程中的樂趣,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楊九俊主編.新課程備課新思維[D].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吳永軍.新課程學習方式[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