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一手好字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至關重要,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學應從細節做起,從細節入手,采取教師示范、點面結合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的寫字水平逐步提高。
[關鍵詞]寫字教學;積累;細節
在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加入了這樣一個要求:“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惫P者通過實踐,發現每堂課花10分鐘練字,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堅持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讓孩子能寫好字,先要做好準備工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先把書寫的坐姿和握筆的姿勢練好,認識田字格,知道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孩子寫好字的好幫手。
1.正確的寫字姿勢
衛子夫在《筆陣圖》中說:“凡學寫字,必學執筆?!边@就是說,正確的執筆姿勢是寫好字的前提。現在大部分孩子六七歲就上一年級了,其實只有五六周歲,寫字對于他們來說是挺困難的一件事。如果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長期下去不僅寫不好字,影響寫字速度,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脊椎骨彎曲、近視等,對孩子的危害不小。
所以,一年級新生一入學,教師就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坐姿和執筆方法。還可以教會孩子兩個兒歌《握筆兒歌》和《坐姿兒歌》,幫助孩子記住寫字姿勢。以后每次寫字前背一背,孩子馬上把姿勢擺好。每次練字時地教師要來回巡視,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孩子要耐心的幫助他改過來,直到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止。
2.認識田字格
剛剛學寫字的孩子一般都不注意字的間架結構的美觀,不知道每個筆畫寫到什么位置比較合適,田字格是孩子練習寫字的必要的輔助工具。認識了“田字格”之后,學生要欣賞田字格中的漢字,讓學生感受到每個漢字都有它的位置,不能胡亂地擺放,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漸將漢字寫規范,才能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示范,點面結合
在多媒體盛行的年代,很多老師都喜歡用多媒體播放所要學的字來代替范寫。筆者覺得這樣不好。其實,低年級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而且他們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要提高孩子們寫字的品質,教師在寫字教學時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1.集體輔導時要在田字格中示范。
教師在集體輔導時要在田字格中示范,幫助孩子把握漢字在田字格中的書寫布局。學寫每一個漢字,教師都要為孩子做好示范書寫。還要講清楚每一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從哪里起筆,到哪里落筆?!叭f丈高樓平地起”,每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練好了基本筆畫才能寫好漢字,因此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比如同樣是撇,有的撇要平一些,有的撇要想左下方約45度方向撇,有的撇要豎一些。再比如,在不同的字里面豎的寫法也有差異,“中”里的豎尾部收筆為懸針,而“不”中的豎尾部收筆為垂露。
同時,教師也要給孩子提出要求: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寫出來的字整體的要差不多大小,不要過大或過小。書寫時要把字寫端正,做到橫要平,豎要直,不寫歪。
2.因材施教,個別輔導
孩子在練習時,教師要關注每個孩子的書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對書寫有困難的孩子要手把手地去教,對于字寫得比較好的孩子,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寫的“少”,寫得“好”
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教師課前一定要備好課,在課堂上布置練習書寫的內容時,一定要堅持“少”,但要求要把每個筆畫,每個字寫漂亮。
因為低段的孩子年齡小,手指關節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寫字的動作又慢,如果布置的內容過多,孩子就靜不下心來專心練字,只顧著完成任務,草草地把老師布置的內容寫完。這樣,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會讓學生對寫字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從本課生字中挑選有代表性的生字請學生練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習字冊》,每課只挑選兩個筆畫或結構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描紅三個,自己寫兩個。
筆者在學生的《習字冊》中經常發現有的孩子把描紅描得不到位,描出了雙色字,還有的孩子為了描到位,筆畫不是一筆寫成的,是像畫畫一樣畫了好幾次,把筆畫畫得粗粗的。因此孩子在描紅時要給孩子提出以下一些要求:描紅要與范字同位,避免“雙眼皮”現象;字的每一個筆畫要一筆寫成。
在課堂上,只要孩子仿寫兩個字,但這兩個要寫的美觀,要孩子們做到“一看,二記,三寫”。還要注意自己仿寫的字要與前面的描紅的字要對齊,并且一樣大。
雖然每次只練寫兩個字,但是每次能做到一個“好”字,就達到本次練習的目的了。這樣,循序漸進,才能使學生在一點一滴中前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學生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可能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堅持每堂課都把這10分鐘踏踏實實地輔導好孩子,孩子也踏踏實實地練好字,寫字教學一定會有收獲。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