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中學物理教學不斷面向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習,更新理念;通過采用形式的多樣的教學方式,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
在課改中,高中物理教學無論是在理念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都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項要求,成為我們教師心中的“難題”。依據多年來一些教學實踐經歷和對新課改的認識,筆者認為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尋求新的突破。
一、加強學習,轉變理念
在實施物理新課標的同時,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認真通讀《物理課程標準》,研究新教材,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要明白為什么要課改,課改的目的是什么,課改的要求是什么;客觀分析當前教育教學的不足之處,從根本上認識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為主導,整個課堂教學的目標是注重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個性發展。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滿堂灌、填鴨式或一言堂。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學生學得比較“死”,更談不上思維發散性和創造性。而我們物理教學的現狀更是突出:學生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題就錯。教師感覺“難”教,學生感覺“難”學?,F采用新教材,就教材本身來說,它采用的是“模塊”教學,分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有很多物理結論、物理規律都沒有直接給出,有很強的開放性,更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學生的智能特點和興趣愛好,強調三維目標的落實達成。如果我們還是按傳統方式授課,直接給出和補充“結論”和“定律”,替學生生成和構建知識,學生會更被動。學生沒有參與知識的重構,沒有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再生成,更不要說培養全體學生“終生學習發展需求”。所以,我們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充分體現學生如何“學”,而不是教師如何“教”,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科學探究,學以致用”理念下,盡量教學方式多樣化。要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梯度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進來,實現不同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傳統的實驗教學分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課本演示實驗基本上是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教師說出結論和規律,學生記憶。學生很難有自主探究 ,自主生成、自主體驗的機會。新課程改革后,新教材更強調實驗教學的功能,更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探究要求,人人都要參與,人人都要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物理聯系與實際進行探究的能力才能提升,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才能得到養成。為配合新課程的要求,首先,學校要在資金上提供大力支持,購買和更新實驗設備和器材,力爭課本上每個實驗都能讓每個學生有條件有機會去探究。其次,要多開展學校課外活動和家庭物理實驗活動,讓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如利用力的平衡低空走鋼絲,利用圓周運動知識制造游樂場過山車模型,利用“反沖原理”開展的自制小火箭模擬“神七“發射活動,利用“傳感器”原理自制報警器模擬汽車防盜,利用“電路設計”原理實踐家庭的電路設計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開展活動,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設計了實驗,驗證了原理,解決了問題,體驗了規律。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學習物理目標方向就更明確,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就更強了。
四、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中以不同形式設置了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主要包括與科技、社會相關的“STS”、介紹物理學史、科學發展歷程的“科學漫步”、作為課堂知識的有效補充讓學生動手動腦的“做一做”等多種形式。另外,教師一定要從網絡先為學生多搜集一些材料,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通過這些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考中的信息題準備了充足的原材料。有條件的學??砷_通校園無線網,每個教室配備多媒體,以方便學生查閱。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