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應重在激起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為幼兒提供語言發展的情境,引導幼兒體驗語言表達及語言活動的樂趣。要在實踐中不斷拓寬幼兒語言表達的領域,從而幫助小班幼兒不斷提高語言運用及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語言;表達;興趣;情境;發展。
幼兒期是語言思維發展最關鍵。最活躍的時期,如何打好這個一生的基礎,是每一位家長關注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每一位幼兒教師的重要課題。幼兒教師需要為幼兒掃清方言障礙,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 激起語言欲望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能力處在起步階段。進入陌生的環境后,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在一段時間內占據了他們思維的首要領域。因此,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中有很多孩子不愿意與老師、伙伴交流,實在沒辦法,就用最簡短的方式應付。
剛開學時,教師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費盡力氣引導孩子進入語言表達的情境,等待他們的精彩回答時,等來的卻是一片白眼,一聲不吭,孩子甚至還根本不理教師。孩子們缺乏表達欲望,任何教學任務都難以完成。這時,需要教師充分展現母親般的關懷,讓孩子忘掉害怕,融入集體生活,這樣才能讓幼兒產生語言表達的欲望,從而愿意和老師、同伴交流。同時,對愿意和老師交流的孩子,給以獎勵。這樣一來,就連那些只會說單詞的孩子也愿意開口說話了,甚至還搶著說,孩子們用語言表達的欲望被激發起來。
二、提供語言情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創設一個寬松的氛圍和孩子對話,是提高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晨間活動和游戲活動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好時機。同伴間的合作、交流甚至是矛盾,都是幼兒語言運用和發展的機遇。爭搶玩具的情況在小班時有發生,孩子們往往為此吵鬧。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用語言交流,解決問題。“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等你玩好了,借給我玩玩,好嗎?”很快,孩子們便學會了這種商量的語言,他們產生矛盾的機會也就變少了。在進行語言訓練時,還應讓孩子在輕松隨意的氛圍中: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變化,理解季節的更替。
三、體驗語言樂趣
語言帶給人的不僅是交流的方便,更多的是一種社會化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旋律流暢的兒童歌曲、滑稽有趣的手指游戲,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如果教師能充分運用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甚至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的資源,孩子們對語言的興趣及運用能力必將得到最佳的發展。
餐前準備、活動后的休息時間,教師可以帶著孩子們唱唱喜愛的歌曲,體會歌詞的語言美;做做手指游戲,緩解活動過程的緊張情緒。孩子們會不知不覺地被歌曲、游戲中那些充滿童趣的語言深深地吸引,并逐漸把游戲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更多的發展。
四、拓寬語言領域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的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此,幼兒的語言學習僅靠語言教育活動遠遠不夠,還必須將幼兒的語言訓練滲透到各領域的活動之中。數學知識需要交流,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表達得完整嚴密;美術作品可以加以描述,教師就應該引導幼兒描述得優美動人;科學發現需要表達,教師就可以要求清楚完整;游戲活動有要求有評價,教師就可以讓孩子學會評價總結……
語言教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更是需要幼兒教師長期關注并進行深入鉆研的課題。在孩子們人生的起步階段,奠定穩固而嚴實的語言基礎是教師對自己在幼兒園語言教育工作中提出的要求,教師應最大程度地提高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