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份好的中學數學試卷首先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教材。要嚴格遵循出卷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精心編選試題,了解設計試卷的一般程序以及考慮到設計試卷會遇到的問題。實現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保護,不同層次的學生得以展示不同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試卷;教師;積極性
一、試卷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適綱性原則。任何試卷設計都是服務于特定的考試,是為實現考試目標而設計的,任何考試根據考試目標,都有明確指定的考試范圍(包括考試內容和要求),中學數學的命題是以新課標作為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考生備考的依據。
2.整體性原則。不管是單元測試、期中、期末甚至是中考試卷,試卷設計工作的重心應放在全卷的布局上。每位教師在出卷的同時,一定要對教學大綱非常熟悉,同時還要弄清每次考試主要考查的內容,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這樣的試卷才能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3.適度性原則。主要指難度、區分度、效度、信度等各項指標,命題時注意這些目標,按預定的目標進行命題。
4.目的性原則。考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試卷編制的結構和試題的難度就不同。單元測驗則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期中、a期末是考查學生的總體水平,而升學考試是考查學生的學業水平,數學競賽是一項選拔性的考試,考試的目的不同,命題就會不同。
5.創新性原則。創新性主要是指試題的新穎程度,一份好的試卷,要有一定的創新性,不是盲目的亂搬、亂抄。在每年的升學試題中,大部分題目都是創新題,特別是后面的壓軸題,在課外書上根本不可能找到相同的題型。只有打好扎實的基礎,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二、試卷設計一般程序
1.確定考試目標。考試目標是試卷編制的出發點和歸宿,具有導向和制約功能。它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結合不同的測試目的、內容范圍、時間限制加以確定。考試目標包括考試內容、考查目的和各種量化指標(例如,試卷難度系數、考試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等)。
2.制訂雙向細目表。命題細目表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考試內容,考試范圍和教科書中涉及的各項知識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來確定試題的分布范圍,難易程度、重點、難點,要全面反映考試內容,保證試卷對考試內容的覆蓋率,對試題數量以及難易程度比例的確定要適當,既要考慮大部份學生考試成績達標,又要考慮不同水平學生成績能拉開距離。
3.精選精編試題。編選試題要依據命題原則,緊扣命題內容,圍繞命題的雙向細目表,嚴格選擇材料,進行編選試題。編選試題,還應注意題目內容、考試水平、試題難度應符合細目表; 題目敘述簡練、清楚、內容準確無誤,符合科學性;編選試題的數量要比最后確定的試題數量要多一些,以備篩選。
三、試卷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關愛學生,體現人文關懷。考試是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考查試卷中就應該力求體現人文關懷。可根據新課程理念將鼓勵性語言用于試卷中,如“細心算一算”“認真填一填”“動手做一做”等。這樣一來,既拉近了學生與試卷的距離,有助于消除學生對考試的緊張與恐懼心理,使學生感到考試并不可怕,更不是一個嚴肅的審查過程,而是愉快的自我檢測的練習,更好地體現了考試的人文性和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2.尊重差異,體現不同層次。讓不同的學生感受到不同的發展,是教學改革新的理念。教學必須因材施教,既要照顧后進生和中等生,又要滿足優秀生。因此,出卷時,教師必須要把握試卷的難度,既要有基礎題,又要有適量的難題,這樣才能突出尖子生,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保護。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