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促發者”,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引路人,要引領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引領學生感激成長的恩人,引領學生肩負成長的責任,引領學生直面成長的挫折。
[關鍵詞]學習;快樂;成長
教師的角色應如何定位?有人說教師是導演,演繹一節節生動精彩的課堂;有人說教師是公仆,學生需要什么教師給什么,為他們排憂解難 ;新課程標準說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促發者”,教師要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引領學生向真向善,促發學生健康成長。
一、引領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
現在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很重,家長、教師對孩子的學習抓得嚴、看得緊,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讓孩子、教師、家長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樣的結果,導致某些教師在考試的指揮棒下,枯燥地進行題海戰術,抹殺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抹殺了學生享受童年幸福的天性。如何讓語文課堂、作業、活動成為孩子們內心向往的圣地、享受成功的天堂?
1.快樂學習,讓課堂變為學生施展才華的樂園。怎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怎樣的學習才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應該讓課堂成為學生質疑探索、施展才華、收獲成功的平臺,把每一堂課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質疑、討論,甚至讓同學當教師備課上課,每堂課都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競賽、每一堂課都是一場緊張激烈的考試,學生定然會快樂參與,積極對待,教師定能收獲學生智慧的果實,體驗一次次意想不到的驚喜。
2.快樂作業,讓作業成為學生快樂嘗試的園地。作業是學習成果鞏固的主要方式,作業的設計,要達到既鞏固知識又受學生喜歡的目的。否則,千篇一律,機械重復的抄寫聽寫做練習冊,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如每單元詞語盤點的教學,大多教師都是抄寫幾遍,再聽寫,聽寫不到再抄寫,直到能聽寫到為止。教師在教學詞語盤點的時候,應該讓同學們先把這些詞語讀準,再聯系課文內容或工具書說說詞語的意思,然后用上這些詞語概括課文內容或用這些詞語連成一段完整的話,要突出一個中心。同學們非常樂意做這件事,因為他們可以發揮聯想想象的空間。每次寫出來的短文都非常好,而且不會把詞寫錯。這種作業既溫習了課文內容,理解了詞語含義,又激發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作業興趣,學生做得不亦樂乎。
3.快樂活動,讓活動成為學生能力展示的舞臺。語文學習,光靠課堂40分鐘是不夠的,應該有更多更豐富的生活體驗、課外閱讀。為此,語文教學要有計劃地組織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課外學習成果的舞臺。
比如開展書香校園活動,引領學生加強課外書籍閱讀,按時舉行閱讀交流會,評選閱讀小博士,發給小禮品;開展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優秀作文比賽等活動,所有同學都會踴躍參加。
二、引領學生感激成長的恩人
學會感恩、學會關愛是現在青少年急需培養的品德,遠遠比分數重要。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姑父等長輩爭著關心,爭著保護,養成了“孩子眼里只有我”的個人主義思想。作為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更要根據閱讀材料和教學時機,引導學生感受父母、師長、同學的關愛,從而學會感激成長的恩人,感激一切伴自己健康成長的因素。
三、引領學生肩負成長的責任
責任勝于能力,每個人都必須肩負責任,學生也不另外。挪威劇作家易卜生曾經說過: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給大學生演講時說:這是個擁抱責任的時代。高年級學生要養成對自己、對小組、對班級、對父母、對教師負責,將來對社會、對民族負責任的好品質
四、引領學生直面成長的挫折
現在的學生受不得打擊,聽不得批評。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管是多么成功、多么優秀的人,都難逃挫折,只不過挫折有大小之分而已。所以,教育學生,就必須學會直面挫折,戰勝困難。對于那些總是呼風喚雨、成績出眾的學生,教師要故意為他們制造挫折,讓他們學會在逆境中奮進。
比如考試是孩子也是家長包括教師在內最關注的學習活動,學生的成績往往成為教師評價其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的砝碼。所以,學生自己非常關心每次考試的分數,試卷一改完,就到教師那里問分數,然后為高分而喜悅,為低分而難過。有些學生還會看著低分哭泣。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們拿到試卷后的表情,然后侍機跟學生講:人生總會有高低起伏,遇到困難不是哭泣,而應該站起來,分析原因,尋找戰勝困難的辦法,并迎難而上。應該告訴沒考好的學生:要知恥而后勇。學生總是暗暗咬牙,下定決心爭取下次的好成績。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