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同洽談締約過失責任,是一方或者是雙方的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導致了合同的不成立,或者是合同雖然成立但是也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和法律條件,給對方當事人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必須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本文主要針對合同洽談中締約過失責任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在論述中對于合同洽談締約果實責任問題的條件以及方式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夠在合同洽談締約過失責任實施中提供可行性思路。
關鍵詞:締約過失責任 方法 過錯 誠實信用
一、 締約過失責任
關于締約過失責任的請求權基礎,在法律界有著不同的說法,具有代表性的是侵權行為說、誠實信用說等。在我國合同法中,對締約過失責任進行了如下規定: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國立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是誠實信用說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締約過失責任的請求權,應當是在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過程中,違背了誠實守信原則,則可以定義為締約過失責任。
二、締約過失責任成立的條件
1.締約一方違反先契約義務。
在實際中,容易將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產生混淆的原因就在于二者都是與違反合同義務相關聯,但是其不同之處在于,締約過失責任違反的時先契義務,并不是合同中所規定的義務。先契約義務,指的是合同當事人在就締約問題而進行協商時,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而進行的而告終說明或者告知等內容。先契約義務的法律特征有:第一,先契約義務是法定義務;第二,先契約義務是附隨義務;第三,先契約義務并不是給付義務。比如在雙方進行契約的談判時,有一方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對自身的生產和經營能力進行隱瞞,這邊是違反了先契約義務,構成了締約過失責任。
2.由于締約人的過錯而造成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
一般認為,由于締約人的過錯而造成的合同不成立時,給對方造成了信譽損害,或者是由于行為人沒有進行自己的義務而使得對方遭到了人身或者是財產的損害,這時締約過失責任成立。在民事責任的鑒定中,通常以實際存在的損害事實作為前提,而在締約過失責任認定中,也是如此。一般情況下,締約過失責任中的受損害方都是受到信譽利益的損害,這種損害并不是實質性的損失,而是權益的損失,也就是說,當締約的當事人相信并且認為合同是有效的、成立的,由于合同不能成立所帶來的利益損失。比如在締約談判過程中,A廠向B廠隱瞞了自身的生產能力和資金能力,不能及時進行安排生產,無法確保原料的供應,而導致制造工期加長,使B廠的成本增加,這則為B廠的權益損失,構成了明顯的締約過失責任。
3.合同尚未有效成立。
締約過失責任也會發生在合同訂約的過程中,這時的合同尚未有效成立。從理論上對合同是否成立進行判斷有客觀標準和主觀標準兩種。客觀標準是根據法律和事實來對合同是否成立進行判斷,而主觀標準則是根據當事人的意志對合同是否成立進行判斷。筆者認為,在對合同是否有效成立的判斷時,應當以客觀標準為主,只有包含合法內容和資源締結的合同才能夠稱之為有效成立的合同,而無論當事人的意愿是否同意,其都是客觀成立的。
4.締約人一方主觀存在錯誤。
這里的錯誤就是過錯,可以是故意的錯誤,也可能是過失導致的錯誤,都可以認定為締約過失責任。在契約締結階段, 締約人完成了從一般人向合同當事人的轉化, 相應地其注意義務也由一般人的消極義務范疇進入了契約上的積極義務范疇,締約人應以信賴關系為基礎, 互相負有必要的注意義務, 以保障交易的順利進行和對方利益不受損害。
三、締約過失責任的價值與定性
締約過失責任制度,將我國傳統的合同法違約承擔民事責任的思想進行了巨大的轉變,同時也對我國合同法和侵權行為法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調整,同時對于其中存在的漏洞進行了補充,有效保障了締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交易能夠在穩定的秩序下進行,是社會利益達到均衡狀態。第一,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存在,能夠有效的維護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第二,能夠促進社會債法體系的不斷建立與完善;第三,能夠促進誠實信用觀念的弘揚,是我國市場經濟中各項交易有序的進行。締約過失責任制度是現代合同法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在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中,對于締約過失責任都給予了一定的規定,是我國合同法責任制度的體系不斷完善,也實現了對締約當事人利益的保護,充分體現出了合同法中人文關懷的價值。但在司法實踐中,關于締約過失責任制度還存在一些不足, 特別是關于責任的性質還有不同的理解。通過上述的分析,筆者認為:締約過失責任是獨立于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之外的一種民事法律責任類型, 是為補充現行規定不足而創造的一種法定債之關系,作為債的一種發生原因,它應與合同、侵權行為、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等一起構成債發生的根據體系。
結束語
在合同洽談中,締約過失責任的有效認定對于確保締約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對締約過失責任的認定條件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在合同洽談中充分的運用,使得合同雙方締約人的權利和義務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履行。
參考文獻:
[1]李霖.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研究——兼評我國《合同法》中相關制度之完善[J].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7(5)
[2]王秋實.締約過失責任制度及其適用[J].陰山學刊,2002(4)
[3]雷群安.締約過失責任的認定與賠償問題[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4]杜菁.論合同的締約過失責任制度[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