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學生會作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開展高校學生會工作,對于建設和諧校園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高校學生會 以人為本 和諧校園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七大進一步提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高等院校作為大社會的一個小的縮影,只有不斷地發展與創新,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德才兼備的人才,而高校學生會在建設和諧校園當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的。
一、高校學生會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學生會作為學校政策和精神的傳遞者,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作為學生精英,學生會干部有責任和義務認真貫徹和執行學校的相關政策和精神,使同學們以學校的發展為大局,以校園的和諧為目標,將學校的校規校紀落到實處。通過學生會的宣傳和引導,同學們可以加深對國情、民情和校情的認識,增強對祖國、民族和學校的熱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自己主動學習,努力成才,為將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好準備。
隨著社會大環境日益復雜和高校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學分制、后勤社會化的實行,不僅給學生會現有的運作管理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給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近幾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會工作,才能完成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學生會工作的新跨越。
二、堅持以人為本,扎實、有效地開展高校學生會工作
(一)充分認識學生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和指導工作。
面對高校在校生不斷增多和學生思想狀況越來越復雜的情況,積極發揮學生會在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以及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已成為高校各級黨團組織的共識。為促進學生會健康發展,鞏固黨、團組織在青年學生中的群眾基礎,各級團委和有關職能部門在加大對學生會工作的指導中,要正確處理“放得開”和“管理緊”的關系,把握分寸,做到宏觀上管好,微觀上放開,以調動工作積極性為主,鼓勵學生會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深入貫徹落實學生會“三自”職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會和學生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
新時期的學生會工作必須堅持觀念創新,把“三自”職能切實貫徹好、落實好、發揮好。高校學生會工作只有依靠啟發和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三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和主體性,才能達到提高第一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充實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因此,應把工作思路由監督學生自覺轉到引導學生自發上來,把由自上而下的單向管理轉到平等互動的雙向交流上來,由使學生被動接受管理轉到激發學生主動自我教育上來,使工作朝點撥性、引導性、服務性方向轉變。
(三)充實學生會工作內容,滿足青年學生多樣性需求。
學生會工作的內容豐富與否和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青年學生的接受性和認可度,影響到學生會的凝聚力。新形勢下學生會要在共青團組織的指導下,以開發人力資源為著力點,積極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就業、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技能培訓與社會工作等方面,引導和幫助完善智能結構,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四)創新活動開展模式,注重活動質量,實施名牌戰略。
作為培養人才的載體,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學生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學生會各項活動的開展可以借鑒和運用現代企業的管理經營理念來進行,把每一項活動看做一種產品,推進活動運作方式上的創新。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聰明才智,在“常規活動制度化、零散活動系列化、傳統活動創新化、全?;顒又黝}化”的基礎上,推出名牌活動。
參考文獻:
[1]劉仁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戰略思考[M].長春: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張曉紅.新形勢下學生會工作淺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2)
[3]黃圣炯.論充分發揮學生會干部的作用[J].中國高教研究,2001(4)
[4]胡道安.高校學生干部選拔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7(5)
作者簡介:
陳科(1982.10- ),男,遼寧瓦房店人,助教,沈陽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專職輔導員兼團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