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業企業是為滿足社會需要并獲得盈利而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或勞務活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且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現代工業企業以機器生產為主要特征。在企業市場調研—組織生產—經營銷售的生產循環和周期中,機器設備對企業的生產有著直接且重大的影響,而企業對機器設備的購置以及設備的性能是否得到充分的發揮又受到企業生產力的制約,是否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至關重要。
一、工業企業的設備對生產的影響
機器設備是工業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技術基礎,也是企業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現代化程度的主要標志。生產經營就是企業投入資本,再通過營運,以獲取利潤的過程。機器設備的價值在企業的固定資產總額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通常都在60%-70%,對企業的興衰關系重大。
工業企業要取得利潤,就要生產出適銷對路、合乎消費者需求的商品或者能夠提供科學、專業解決實際問題的勞務活動。機器設備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各個重大環節。首先,在市場調研階段,企業自身的基本生產條件應當受到決策者的重視,并予以充分考慮。否則,無論商品在市場中擁有多大的生產和利潤空間,企業也沒有能力進行生產。其次,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成批生產的產品必須靠精良的設備和有效的檢測儀器來控制其質量。產品產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備的技術狀態及其性能的發揮。再次,在生產過程中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本,先進的機器設備能夠降低企業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空間以及企業的競爭能力。最后,設備是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企業的安全生產不僅取決于勞動者的熟練程度,更加受到企業設備性能的安全程度的影響。
但是,企業的資本構成應該控制在合理科學的水平上,一味增加機器設備,對企業的財務水平和生產水平都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任何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有其自身的基本規律,工業企業要遵循本行業的規律,不要無視規律甚至妄圖改變規律。單純的拼設備帶來企業超負荷生產,“彎道超車”不僅不會給企業帶來利潤,甚至可能引起慘重的損失。
由此可見,工業企業中設備是否先進、優良,企業設備更新換代是否及時對于企業生產效率和生產力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實現其盈利目標,獲取生存與發展的機遇。而機器設備的購置、更新與改造都應當遵循市場規律和行業規律,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和所處的市場環境來決定機器設備價值的占比。
二、工業企業的生產對設備的影響
企業要擴大規模,提高競爭能力,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從另外一個方面看,設備作為企業的生產資料,屬于企業生產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的總體生產力不僅對機器設備具有影響,同時生產力要素之間也互相發生著作用,生產者對生產資料也有著重大影響。
首先,生產力的水平決定企業是否能夠進行機器設備的購置和更新改造。隨著現代科研成果的突破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現代機器生產設備的技術含量也顯著提高,凝聚著高技術含量的生產設備同時也需要企業付出昂貴的價格才能得以購入。因此,要取得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必須以企業雄厚的財力為支撐。而企業的財力是以企業生產出的產品制造的利潤收入為基礎的,企業一旦停止生產或者是生產出不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產品,企業將難以有多余的資金來填補機器設備這一方面的空缺。因此企業要想購置先進的機器設備或者是對現有的機器設備進行技術更新和改造,就必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迎合市場需求,尋找利潤新點。
其次,勞動者的專業水平影響到機器設備性能是否得到充分發揮。生產力包括生產者、生產資料和生產對象。生產的過程是三者的有機結合,生產者運用生產資料作用于生產對象,使生產對象成為合格的市場產品,生產者取得了收入后進行下一輪的產品生產。因此,在生產對象一定的情況下,要使生產資料被生產者合理的利用,提高生產者的生產熱情,就要不斷地給與生產者實惠。假如生產資料沒有生產者的介入,價值再大也無法發揮作用。因此,作為生產資料的機器設備離不開擁有專業技能的勞動者。如果沒有能夠熟練操作機器設備的專業技術人員,企業花巨大代價購置的機器設備性能就無法得到最大的發揮。同時,設備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會影響到企業設備的壽命及其性能的維持。
三、如何處理兩者的關系
一方面,先進的機器設備和設備的更新改造有利于存進企業的生產,因此企業應當關注本行業相關的科研進步和成果,重視高技術生產設備,調整好企業的資本結構,看準市場中的生產時機,及時購置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機器設備。同時,定期檢查機器設備的使用情況,面對新情況,對機器設備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但是,機器設備所占比重過大對于企業的財務狀況將產生不利影響,超負荷生產也有損于企業生產力,造成生產者情緒不滿,過量的產品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將影響企業下一輪的產品生產,進而阻礙企業發展。排機器設備的購置和更新因此,要及時、科學、合理安改造。
另一方面,生產設備的購置和更新改造有賴于企業雄厚的財政支持,生產設備性能的充分發揮依賴于企業勞動者的專業水平的提高。因此,企業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連續的良好的效益收入,科學安排資本結構,為企業購置高新設備、進行設備的更新改造創造物質條件。同時,企業也要注重對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使得機器設備性能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