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不斷崛起,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下,要長久立足,經久不衰,必須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文章就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培育核心競爭力的對策和思考,以供借鑒。
關鍵詞:自主創新 培育核心競爭力
一、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創新的關系
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企業決策者們經過不懈努力獲得的具有長久性和穩定性的競爭力。其構成要素包括核心技術能力、管理協調能力、對外影響能力、應變突發事件的能力等。其中,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技能的培育,是促使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諸要素中的至關重要條件。其一,它超越了具體的產品或服務,將企業間的競爭,直接升華為企業整體實力的對抗。其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生成具有不斷創新的特性。其三,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是知識與經驗的長期積累,是創新和再創新的發展成果。
二、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面臨的問題
第一,中小企業創新動力不足。
目前,科技政策與企業發展、資金、消費等政策之間缺乏關聯。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優勢仍停留在勞動力和資源使用的低成本上。資本實力、技術實力雄厚且創新能力很強的中小企業很少,創新所需要的技術、資金等方面的瓶頸也壓制了企業創新的動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面臨很多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中小企業缺乏創新管理的基本經驗,無力應對創新的巨大風險,中小企業缺乏創新管理的經驗,無力應對創新的巨大風險,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癥”。而且,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長,致使創新動機不足。
第二,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首先,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金來源不足。技術創新存在成本高、回收周期長等風險;中小企業融資難,一方面因金融機構對小企業貸款有較多限制,而且審查也較嚴格;另一方面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建立。缺乏抵押資產的科技小企業,往往因資金問題而不能順利發展。其次,缺乏創新意識和技術知識。不少企業重引資輕引技,重營銷輕研發,重引進輕消化吸收,寧愿把錢投到市場營銷上、設備引進上,也不愿在研發上擔當風險。有些企業對專利知識認識不足不知道什么樣的技術可以申報專利,不知道如何申報國家和國際專利。再次,創新人才嚴重缺乏。一方面缺乏研發人才,人才引不進,養不起,留不住,熟練的高級技術工人也不多。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業化程度低。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左右,轉化速度也較慢,造成科技與經濟嚴重脫節。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弱,維權知識也比較匱乏。因此知識產權遭到侵犯屢有發生,尤其是一旦遭遇國際訴訟案件,中小企業由于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生存和發展都會遭受較大打擊。
三、以自主創新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思考
(一)精心構建創新平臺,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在急劇創新資源、加速成果轉化上實現新突破。要加速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各種公共技術支持平臺,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設計、信息、研發、試驗、檢測、新技術推廣、技術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場地、儀器設備、技術人才等技術支持。利用創新載體,孵化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等。
(二)培養企業自身造血機能,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加強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核心競爭力,最關鍵的著力點,還需要培養中小企業自身造血機能,提高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依靠自身力量突破核心技術或概念,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商品化。
1.建立企業技術創新戰略。企業要形成核心競爭力,應進行技術創新,占領技術制高點。一方面,在研究開發方面,應力爭通過自身研發技術團隊努力,獲得產品核心主導技術;另一方面,在技術成果申請上,需要率先注冊或申請以尋求法律保護;再者,在研究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等創新鏈上的每一環節都需要有企業自身相應的知識支持和能力支持。企業還可以通過同其他中小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進行資源整合、共享,吸收和掌握率先創新者的核心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進和完善,與合作方聯合進行研究開發、生產銷售。
2.加強企業創新人才管理。首先,重視管理創新,培育創新型領軍人才。大力培養創新型的領軍人才,是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應著重培養“敏銳觀察、科學判斷”的科學決策能力和“厚積薄發、慧眼獨具”的超前思維能力。其次,提高全員職工創新創業的競爭力意識。鑄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首先必須強化全員職工的創新創業意識,堅定他們對創新本企業核心競爭力戰略的認知。企業員工的創新意識培育,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使員工敢于解放思想、突破傳統、突破常規、突破觀念,具有變革精神和競爭意識,敢于挑戰市場風險,在競爭中逐步培育創新能力。
另外,還應該注重企業品牌文化經營。中小企業還應將技術創新戰略和品牌文化經營結合起來,以技術研發開拓市場,以品牌文化經營促使企業持續發展。
誠然,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可開發的資源很多,涉及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各方面的通力協作。培育創新精神,鑄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唯有各部門加強配合,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才能有效整合諸多創新者智慧,實現集群創新的績效,增強企業科技攻堅的主力,在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上不斷有新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