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采油廠車輛管理中心現有職工388人,下設8個基層隊,車輛220臺,主要擔負著采油廠的生產保障、生產指揮和后勤服務等用車任務。近年來,中心圍繞油田各項主題活動,結合形勢發展和行業需要,發揮優勢,強化措施,創新求效,打造特色,形成了以車廂文化為龍頭的行業服務文化體系。下面,簡要介紹中心在安全生產和服務保障工作中的做法:
一、唱響“安全為天”行業主旋律,營造生產穩定大環境
在教育培訓方面。開展了“學禁令,考禁令,談體會,講收獲”活動,利用職工大會、網絡、板報等多種形式,學習貫徹有關安全法規制度,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針對“我要安全”主題活動,積極推行標準化操作,廣泛宣傳HSE管理理念,認真推進車輛行業安全管理體系的監督運行工作,形成了“自我規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管理局面。針對不良情緒容易導致不安全行為的問題,推行安全心理管理法,注重掌控職工心理動態,防范事故發生。
在監督管理方面。落實安全生產逐級負責制,明確干部、部門以及每一操作崗位的安全職責,保證崗崗有責,人人有責,全員履責。注重激勵和約束相結合,在各基層隊中開展爭奪“安全生產”流動紅旗活動,帶動大家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對于一些日常基礎管理制度,如“三交一封一定”、長途車審批等制度落實率達到100%。建立了八小時以外中心領導在崗帶班機制,加強車輛動態跟蹤,杜絕游離于管理之外的人員和現象。
在設備安全方面。突出現場管理,尤其是加強新車、超期服役車輛、報廢車輛的管理,杜絕無為消耗和問題隱患。堅持現場五查制度,即中心季查、中隊月查、班組周查、司機每天出車前自查及車輛回場檢查,促進本質安全。通過規范修保流程、修理驗收標準,保證各中隊和修保車間能夠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到協調配合,聯合作戰,提高效率。同時,以年審為契機,抓好設備整修,促進設備的整體效能不斷增強。
在安全管理創新方面。一是推行了安全崗點浮動辦法。對安全行駛80萬公里以上駕駛員中分級浮動上調工資,改變以往只罰不獎的狀況,讓安全直接與效益掛鉤。二是開展了“三包雙掛一促進”活動,由機關人員直接深入班組,承包到單車,指導并運作班組和崗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承包人員認真履行“六個一”工作職責,即每周參加一次安全晨會,進行一次違章行為督察,參加一次跟車勞動,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管理檢查,開展一次安全教育,進行一次談心談話。活動的開展,在原有安全管理機構的基礎上,建立由上至下的安全監督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安全監督垂直管理。三是發揮車廂講壇優勢,拓展安全教育空間。開辟了車廂安全講壇,開設典型事故案例專題,利用車廂定期播放系列交通和工業事故案例教育片等視頻資料,印制發放安全宣傳材料。我們還和集輸、采油礦等一線單位開展了“安全教育一路行”共建活動,根據一線站、隊的需要將其所屬工種的《標準化技能操作》、《安全技能培訓》等內容下載到車載硬盤中定期播放。截至目前,客車中隊已實現連續安全行車24年的驕人業績,實現了安全與效益雙贏。
二、踐行“服務至上”行業價值觀,打造恒久過硬的服務品牌
建章立制,規范服務。一是健全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質量。修訂完善《駕駛員服務規范》、《服務質量考核細則》、《車廂文化手冊》,把服務文化創建規范用制度規定下來,把抽象的服務概念和服務要求變為具體的服務標準、服務守則,滲透到生產管理的全過程,實現服務與管理的有機結合。二是建立了監督機制。出臺了《服務質量回訪制度》,通過簽訂用戶信得過保證書,優質服務承諾書等,加大服務責任追究。積極推行服務質量回訪、現場督查制度,落實優質服務專項考核制度,保證車輛正點到位,高效服務。三是強化安全機制,規范安全服務。先后完善了9項安全管理制度,規范安全考核和安全行車,堅決摒棄駕車陋習。落實安全培訓制度,組織150萬公里以上金牌駕駛員授課,為年輕人傳授行車經驗,提高安全業務素質。此外,《服務用語》、《乘客須知》、《車內衛生標準》、《職工上崗健康標準》等接踵頒布實施,有了規范的標準體系,服務文化創建就有了堅實的支撐。
提升素質,文明服務。把提高員工素質放在首位,加強教育培訓,夯實服務文化建設的素質與思想基礎。把學習《員工守則》作為重點,形式多樣、注重成效,尤其教育員工深刻領會禮儀文明、服務規范的內涵,成為執行規范的示范者。逐批對所有員工進行了包括職業道德、企業宗旨、行為規范、服務技能等內容的系統化、全方位培訓。
健全理念,誠信服務。在駕駛員中開展了“我是一名乘客”大討論活動,引導職工樹立“甲方生存我生存,主業興旺我發展”的服務意識。開展了以“誠信服務,奉獻進取”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提煉了“誠信勝金”的服務理念,出臺了《誠信服務承諾制度》。堅持以乘客需求為服務方向、以乘客滿意為服務目標、以乘客方便為服務宗旨,努力“與乘客的期望賽跑”。帶著深厚的感情為用戶服務,講真心、獻愛心,做到想用戶所想,急用戶所需,把“真情實意”貫穿于服務的全過程。
豐富手段,魅力服務。不斷找準服務載體,改進服務手段,展現服務魅力。一是普遍提高,個性開花。全面開展了“落實崗位職責,爭做安全衛士,爭當服務明星”創建活動,把履行規范、執行標準與利益考核掛鉤,激勵司機向質量要效益。啟動了“樹立文明形象、提升服務品牌”活動,規范儀容儀表和服務標準,提升了服務層次。客車中隊用心打造“服務為一線,滿意在車廂”的團隊精神,充分利用車廂小天地,建起文化大舞臺,為乘車職工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和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實現了“真誠服務每一客,和諧共進每一站”的美好目標。四中隊在全體職工中提出了“至誠制勝”服務理念,把用戶當做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服務工作得到升華。二是堅持細節服務,實現溫馨和諧。推廣實施了“四不”服務法,即:不落一個站,不甩一名客,不說一句粗話,不留一點垃圾。每逢雨雪天,司機送班提前發車,站點等候,接班繞路送行,提供方便。乘車變得舒適舒心,贏得了美譽,帶來了回報,充分體現了服務文化建設的魅力。
質量升級,超值服務。向同行業服務最高標準邁進,不僅提升服務質量,而且豐富服務內容。一是與科室共建,搭建教育平臺。與廠宣傳科聯合,設立“形勢宣教車廂”,做好職工思想工作。與團委聯合,設立“青春建功車廂”,通過主題活動宣講等活動增強青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青年崗位成才。與工會聯合設立“民聲直通車廂”,及時搜集和反映一線職工的需求與合理建議。與綜治辦聯合設立“普法媒體車廂”,購置普法光盤,錄制普法磁帶,發放普法材料,形成百里油區流動的普法課堂。與安全科聯合設立安全教育車廂,開展“安全管理經驗周、安全生產宣傳周”等系列活動,傳播安全管理經驗。與紀委聯合,開展“廉潔文化進車廂”等活動,加大“家庭助廉”宣教力度。為深入推進“雙促”、“學習實踐活動”、“比學趕幫超”等活動開展,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幫助下開設并深化“車廂講壇”, 采取播放視頻資料、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傳遞形勢任務,傳承優良傳統,傳播政策信息,傳授知識經驗,為一線乘車職工提供教育服務,引導干部職工以科學發展觀的思路和方法指導工作實踐,有效解決各方面存在的問題,起到了營造和諧,凝心聚力,推動發展的作用。二是與基層共建,實現“聯動共進”。與油田“十面紅旗”隊、四礦三隊和中石化金牌隊、一礦四隊等采油隊結成長期“聯動共建”伙伴隊,在班車上開展了示范“流動課堂”活動,為用戶播放礦情教育片,給職工點生日歌、點激勵曲,營造出了文明向上的積極氛圍。
作為后勤輔助單位,推行“行業服務文化”建設,使我們在服務理念、服務機制、服務手段、服務水平上都得到明顯轉變和提高。員工的情操和素質在優質服務中得到陶冶、凈化和提高,用戶在超值的服務中也感受到愉悅和實惠,感受到文化的滲透,文明的力量。服務有了文化的支撐,越做越活,越做越實,也越做越有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