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以來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實現,對我國農村日益增大的人地矛盾有所抑制,對于我國國民經濟就業結構對產值結構極不對稱的狀況有所扭轉,從而對整個宏觀經濟體系中根本解決農業發展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當“民工荒”漸成常態時,這意味著曾經支撐中國發展的基礎條件在或快或慢地發生變化,這些將在深層次上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戰略,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城市轉移是工業化的必然趨勢,金融危機形勢下的農民工對沿海城市的“用腳投票”。卡爾伯格指出:不穩定的就業狀態是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這需要我們在認識了“民工荒”問題之后,提出更好的建議措施,解決勞動力市場的問題,使中國經濟平穩地渡過金融危機。
關鍵詞:民工荒 金融危機
一、提高農民工實際工資率
后金融危機時代,大部分出口加工廠都還沒緩過神來,沒有討價還價能力的下游企業利潤微薄,無法通過漲價來消化增加的勞動力成本《勞動合同法》,所以僅僅依靠我國沿海地區的加工企業自身的努力提高工資吸引農民工就業是遠遠不夠的,政府應該為這些加工企業營造公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律法規,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之時,應該支持企業貸款等項目,成立貸款基金,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幫助企業更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只有在保證企業利潤的情況下,才可能使得沿海地區的加工企業不會一味地壓低農民工工資去獲得利潤,因此,幫助沿海地區的加工企業擺脫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民工工資。
二、加強沿海加工業聚集的地區產業升級
在西部發揮“后發優勢”追趕的過程中,東部多年來卻依然依靠資源耗竭、廉價勞動力的懶惰發展模式獲得利潤,既沒有產業升級的動力,也沒有產業升級的必要。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沿海加工業聚集地區的廉價勞動力時代逐漸遠去,依靠低工資成本的生產方式必須轉變。內地經濟快速發展,缺工或將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只有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提高企業利潤,才是沿海加工企業的出路。政府應加強對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升級的引導和支持,東部加工業聚集地的產業發展已超越了國際上公認的產業升級臨界點,即人均年收入突破10000美元,所以,國家如果能夠加大力度引導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升級,那么不僅可以使得產業分布更加合理,也同時為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民工荒問題提供基礎。
三、治理新生代“民工荒”
新生代農民工作為“夾在中間的一代”,這一代的價值觀不同于他們父輩的價值觀。這一代有著改革、進取、創新、務實的價值觀,他們人格的獨立與依附心理,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與精神的失落;另一方面,城市對他們的排斥感和失落感上升。新生代農民工心懷抱負和理想,在城市與農村之間做著抉擇。因此,我們應該推進城鄉二元體制改革,消除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歧視性政策,給新生代農民工一個和城里人相同的身份和待遇。2010年中央1號文件的最大亮點是做出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戶籍限制的政策宣示,給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開啟了一扇城市化的窗口。沿海加工業聚集的地區是屬于經濟發達的地區,這里也是新生代農民工趨之若鶩的地方,他們希望在這里尋找自己的理想,政府應該進一步放開對他們的戶籍限制,使他們在這些地方可以安家立業,讓新生代農民工參與有關的經濟政治生活,提高他們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Michael P.Todaro,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1969,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 p. 138-148
[2]Harris,John R.and Todaro,Michael P, Migt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1970, 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 p.126-142
[3]Arne L.Kalleberg,Insecure Workers: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2009,America sociological Review. p.1-22
[4]蔡 .破解農村剩余勞動力之謎,中國人口科學,2007年第2期
[5]周天勇.托達羅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義——中國剩余勞動力轉移于就業容量擴張的思路,經濟研究,2001年第3期
[6]蔡 .中國流動人口問題,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4月
[7]李波平.兩輪“民工荒”的比較分析與啟示,農業經濟問題,2011年第1期
[8]盛亦男.農民工返鄉的經濟學分析——以托達羅模型為視角,人口研究,2009年第11期
[9]鄒田 .民工荒現象的經濟學分析——基于托達羅模型,時代經貿,2007年第9期
[10]孫月梅.當前我國農民工工資偏低問題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11]李虹儒.淺析近期經濟通貨膨脹成因及治理,財經界,2011年第3期
[12]陳敏.淺析我國當前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及應對措施,市場周刊,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