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對消費者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出來,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消費者教育工作的經驗,在認識到重要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種形式,大力推進消費者教育工作的發展,相信本文對消費者教育的有效探索對相類似的研究起著一定程度的拋磚引玉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消費者教育 內容 形式
一、加強消費者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迅猛發展,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這使得在市場上的商品和勞務呈現多樣化特征,而隨之新興市場興起,這就使得對消費者教育的重要性顯現出來。綜合起來看,主要為以下幾點:
一是我國消費者的整體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社會的進步,可是消費者的整體素質并未相應的提高,嚴重缺乏現代消費知識和技能,傳統的消費觀念顯得落后,在消費時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并不成熟,這些都會使消費者在消費行為過程中不能夠科學合理的做出決策,使得消費者質量降低。為此必須加強消費者教育,使得消費者的素質得到提高,引導和約束消費者的各種消費活動。
二是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市場法規還不健全。
由于當前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沒有一個良好的購物環境和消費環境,市場秩序還是處于一片混亂中,在實際消費過程中消費者被侵權比比皆是,只有加強消費者教育,使得消費者能夠對自己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維護自己在消費過程中的地位,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是我國消費者教育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
雖然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對于消費者教育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面對當前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則還有不小的差距,并且消費者教育這也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直接的聯系,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相對于中西部地區則顯得比較比較好,并沒有一個全國性的消費教育網絡和教育體系覆蓋全國。而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為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則必須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體系指導全國的消費者教育。
二、消費者教育內容分析
從消費者教育的概念進行分析,則是指對消費者所作出的一種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在實施錢有計劃性、組織活動有明確的組織性地傳授有關消費時候所能用到的知識和消費技能,努力培養消費者形成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提高消費者自身素質的一種社會活動。消費者教育的內容在消費過程中運用的相當廣泛,通過分析總結,現階段我國消費者教育則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是積極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
通常來說,對于消費者的消費目的和消費行為要受到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影響。在引導消費者樹立消費觀的時候,確定要把消費觀念樹立成為有利于消費者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觀念先進,確保個人消費與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同發展,確定安全、理性、文明和可持續的消費觀念。
二是增強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權利意識。
由于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對消費者的主權必須全面維護,當消費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消費時,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則應當自覺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對消費者教育中必須把消費者對自己權利維護的法律法規向消費者介紹,使得消費者充分享有自己的基本權利,明白權益受到損害時的維權途徑和辦法。
三是努力提高消費者的綜合消費指數水平。
在消費者消費過程中合理消費,則必須要讓消費者掌握一定的消費知識,在對消費者進行教育中,必須讓消費者掌握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當前消費經濟條件下的理論、商品本身的基本知識、對于商家進行促銷采用的方法、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常識以及對商品進行使用評價所需要具備的知識。
四是著重培養消費者在消費時的消費技能。
對消費者進行教育的時候,要注重對消費者培養使用自己所掌握的消費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消費實踐的基本能力,在消費者發生消費行為和直接進行消費的過程中積極體現出消費者的消費技能,這就要求對消費者在基本的消費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上,還要根據消費實踐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經驗,使得消費者對商品的鑒別能力得到提高,也增強了消費者綜合消費知識水平。
三、新形勢下加強消費者教育的形式建議
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在消費者教育中的重要宏觀指導作用。由于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的積極參與,可以對整個市場經濟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因此就要對消費者教育進行管理的責任。政府可以通過各項專項政策的制定,引導消費者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加大對自身的教育投入,這也進一步為消費者進行消費教育創造必要的現實條件。同時,政府可以通過工商、技監、質檢、物價、衛生、防疫、司法等職能部門來加強市場監管,以各自所具備的優勢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性的高質量消費教育服務。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力度,通過定期舉辦專題性的報告、專題展覽等方式方法來普及消費基本知識,提高消費者的權利意識和維權能力。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的法律體系的構建,使得消費者在受到侵權時有適當的法律武器進行維權。特別要注意是政府職能部門一定要重視開展農村消費者教育,加強對農村先進消費文化的傳播和引導力度,確保農村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從而也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其次,要把正規的學校教育資源引入到消費者教育中來并且發揮作用。要在學校的教育計劃中把消費者教育的內容加上,根據學校的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消費教學課程,從而形成一套立體的消費者教育體系,讓學生在學校內就形成良好的消費觀念,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結構水平和能力。為保證在校學生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則應該對學生講解經常性的消費者教育中典型性事例,在“3·15”這些特殊的日子里則需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教育,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到宣傳、社會調查等社會性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中來,努力提高學生實際消費過程中的知識和綜合消費能力。在此基礎上,應該有針對性地建立一些專門性的國民消費教育培訓中心,使得消費者教育從以前日益走向系統化。
再次,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宣傳消費知識。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互聯網、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的宣傳效果。在這些媒體里面可以向廣大消費者傳遞積極健康可靠的消費信息,而且可以通過各種專題向消費者宣揚科學合理的消費方式,使得消費者受到立體性的宣傳。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廣大消費者接受到專門或者系統性的消費者教育的情況還是不多見,消費者對消費知識的學習只是依賴于那些大眾傳媒的灌輸,而與學校教育對消費者教育相比,這些大眾傳媒可以在人員消費教育零散的情況下,依然具備傳播面廣、所采用的形式生動活潑讓人樂于接受、傳播的速度比較快和使用這些來進行傳播的成本低的優勢,通過研究表明,這也是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消費教育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大眾傳媒在消費教育功能上作用的發揮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積極把消費者協會等專門性的消費者相關的組織作用充分發揮。由于該類組織在做好消費者教育、維護消費正正當權益、對消費者行為進行規范優化等方面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消費者協會是屬于消費者自己的組織,則更應當積極處理好受理消費者維權投訴等的指導工作,使消費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維護,并且在這一過程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理念,積極構建和完善對于消費者教育和指導的各項規章制度,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宣揚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各項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規的時候,消費者協會要積極做好配合工作。消費者協會通過對消費者的教育,提高消費者的權利意識并擴充消費者的消費知識,促使消費者有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同損害自己權利的行為作斗爭,改變過去那種“恥于訴訟”的觀念。
參考文獻:
[1]李昌麒,許明月著.《消費者保護法》[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尹世杰.我國當前夸大消費需求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J].寧夏黨校學報,2009
[3]王曉珉.中外消費者權益法律保護比較研究[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
作者簡介:
楊少英(1975- ),女,云南江川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及政治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