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是企業的血脈,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新環境、新形勢對我國企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企業管理創新必須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基礎,以深化企業改革為導向,全方位地推動企業的經濟管理創新。本文闡述了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同時探討了企業管理創新的新思路。
關鍵詞:企業管理 創新 發展
一、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1.經濟的快速發展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未來10年內,我國GDP每年可保持8%-10%的增長。但我國企業運行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一是大部分企業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主要是依靠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資源,定價能力有限。二是裝備水平不太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低,能源資源消耗較大。三是管理方式比較粗放,軟實力較低。因此,我國企業需要對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進行大量的調整,做到企業管理的創新,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國內外經濟發展實踐表明,無論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發達國家還是在經濟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企業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民經濟快速穩定增長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2.員工和顧客需求的變化
根據中國員工調查報告顯示,對于工作因素中滿意的選擇排序是這樣的:(1)有較多的鍛煉成長機會占23%;(2)工作環境和氛圍好占21% ;(3)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占17% ;(4)個人興趣占15%;(5)薪資待遇好占14%;(6)領導重視占10%。
可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員工的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已經不是原來的最低層次的物質需要了,現代企業中員工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和價值實現,這也正符合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分布理論。因此,現代企業不僅僅要重視員工的物質需求,還要為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顧客的需求日新月異。開發一個新客戶比維護一個老客戶的成本要高得多;具有顧客忠誠度基礎的企業發展速度比行業平均高得多;而顧客忠誠度的提升有賴于顧客的體驗,而非產品的差異和價格的差異。顧客是具體的個人,而非歸類后的人群。因此需要提供真正個性化的服務,增加與客戶的親密性;實時滿足顧客需求,提高服務供應速度,服務的柔性此時就比較關鍵。在打造全新服務,提升顧客體驗就成了眾商家必爭之戰場,因為這是培養忠誠顧客,在變化市場中的生存之道。
3.科技進步對企業提出巨大挑戰
我國企業目前現狀堪憂。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然存在著管理滯后、人員不穩定、內部組織結構不夠緊湊、觀念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等問題。總而言之,我國目前的主要的經濟增長模式仍屬于粗放型,這就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要求我們及時發揮科技的支撐引導作用,逐步的改變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可綠色發展的良性增長之路。加強科技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科技進步可以推進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增加企業的有效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成本,避免閑置多余資源的浪費,還可以提高就業率,提高個體的經濟實力對國家的貢獻。
伴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給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它不僅要求企業在經濟發展進程中要不斷加大對信息產業技術的投資及應用,還要求企業要改進內部組織結構,削減管理層次,提高信息傳送及反饋的速度;更新內部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企業只有通過科技進步,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才能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的市場上站穩腳跟,贏得先機和主動權。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思路
1.管理觀念的創新
創新首先是觀念的創新。因為觀念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F代管理必須以觀念創新、思想轉變為先導,因為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多多少少都與守舊的觀念有關,觀念的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而且在創新活動中,各個部門的協作與集成是一個處理信息、依賴資源、相互影響與沖突的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的一個因素處理不當,都將導致創新失敗。因此,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加快思想觀念,特別是加快企業領導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創新。知識型社會本身所具備的知識密集的特征, 要求企業更加重視知識的積累和更新。而企業就要通過學習型的管理, 使這樣的個人能夠更有效地成為優秀的未來資源。
2.管理決策的創新
決策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關系到整個企業的興衰成敗。管理決策必須堅持四項原則,信息準確全原則,可行性原則,對比優選的原則,集團決策原則。管理決策需要經過四項程序,一是發現問題、確定目標,二是調查預測、制訂方案,三是綜合評價、方案優選,四是實施反饋、修正完善。應當把時間和精力90%花在決策前的調研上,拍板只需要不到10%?,F代企業面對的是瞬息萬變,錯綜復雜的環境,企業必須運用現代企業信息系統,充分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因為信息是現代企業的神經系統,是企業科學決策和及時應變的依據,所以企業決策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就是要建立準確的信息系統。
3.戰略管理的創新
面臨國內和國際兩大市場的激烈競爭,我國企業管理已進入戰略管理階段。戰略就是方向,定位就是選擇,決策就是謀斷。但也不得不承認有許多公司就是因為戰略不正確,公司最脆弱的環節是戰略環節,最大的誤區是戰略誤區,最需要轉變的是戰略,最缺少的經驗是制定準確的戰略,最應該增長的是戰略管理創新。一是,企業內部價值鏈的調整:從盈利能力低的環節調整到盈利能力高的環節,比如進入多環節,如構建全價值鏈或者放棄以前的環節,進入或加強其他環節。二是品牌升級,如實現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的跨越或者放棄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發展等等。正確的戰略能夠使企業贏得持續競爭力。
4.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沒有人才創新,其他的創新就是一句空話。人力資本是企業中的軟性實力。在當今社會,人作為一種最富有能動性的寶貴資源,人力資本的實現以及不斷增值意味著企業的良性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可以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員工的潛力,持久發揮員工的創造能力。人本管理的創新可以體現在:第一,廢除剛性的管理理念,企業對員工進行“以人為本”、“能本管理”。這要求管理者重視人的因素,如構建多樣化的激勵機制,對員工的評價要公平等等。讓員工深深體會到工作不僅僅是為企業,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二,組建優秀的人力團隊。因為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各成員容易形成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等,這樣團隊成員才能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這樣一支優秀的團隊就形成了企業最大的優勢。第三,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學會如何適才、留才、激才、用才、育才。
5.組織結構的創新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目標。精干高效的組織結構是企業快速發展的保證。結構的變革創新可以是漸進式的,也可以是個緩慢的過程,也可以是突破的,重大的變化現在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扁平化非常關鍵。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應當做到:一是自主性,要充分發揮每個人、每個部門、每個團隊自主管理的性質,使每個人、每個部門、每個團隊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二是靈活性,伴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壓力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迫切需要改善自身的創新能力。怎么去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怎么去選擇項目,這方面比較靈活。三是開放,隨時吸引外部人才的進入,這種人力資源是虛擬的,不一定是企業內部的人,但是可以為企業所用,這就是開放性,主要是在人力資源方面。
6.市場創新
所謂市場創新,就是企業通過引入并實現各種新市場要素的商品化與市場化,以開辟新市場,促進企業生存和發展。它包括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牌、新包裝等,提供新市場、新服務、新原材料,制定新的價格,采用新的市場營銷途徑和方式,開辟新市場領域、新的客戶群等等。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條件,因而各個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開展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創新,選擇不同形式的創新,才能取得企業經營管理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高景松,高建為.構建企業創新管理體系[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6(4):110-112
[2]黃桂琴,梁艷.美日企業創新管理模式比較及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7(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