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一直以來是財務報表信息使用者借以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并據以做出管理決策的重要途徑,因此研究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的必要性也就顯而易見了。本文在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中使用差量分析法,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周轉能力、發展能力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指出差量分析法是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中不可或缺的,差量分析法的應用,使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結果更加清晰全面。
關鍵詞:財務分析 合并財務報表 差量分析法
一、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引入差量分析法的意義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發展趨勢的綜合反映,是投資者用來了解公司、決定投資行為的最全面、最翔實、往往也是最真實有用的資料。當報表信息使用者需要深入了解某個公司時,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就成了信息使用者的必要途徑。
(一)目前合并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
現階段分析合并財務報表時,主要是從報表中提取恰當的財務數據,通過計算、整理出各種財務指標,再將這些指標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最終達到報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從目前的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狀況來看,報表信息使用者往往局限于合并報表的獨立分析,這使得報表使用者對公司的了解產生了局限性,報表研究顯得薄弱,分析原因如下:
首先,在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時,如果我們只從合并報表入手,就有可能忽略由于合并而產生的母、子公司之間的相互抵消狀況,簡單的得出集團公司的財務狀況,而不能涵蓋母、子公司各自的獨立經營現狀。
其次,由于現在的企業集團發展到一定階段往往存在著多元化經營的現狀,我們對集團報表的分析,是公司整體運作的結果,無法根據企業的具體地區、具體業務環境和不同行業進行具體分析,導致我們的分析結果掩蓋了公司具體的經營狀況,如果情況嚴重,可能導致財務分析的整體失敗。
基于上述原因,我們有必要在現有的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差量分析,對比分析企業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就會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得出更加全面、清晰的分析結果。
(二)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引入差量分析法的意義
第一,可以更準確地分析企業集團的資源規模和結構。有了企業集團合并報表,我們不難看到企業的整體實力,資產負債狀況、經營狀況及現金運營狀況。但是,企業的整體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將其資源的能量有效地發揮到極致,簡單的合并報表分析是很難評價的,只有通過將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進行差量分析才能挖掘出企業更深層次的狀況。
第二,用以評價企業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的程度。企業集團合并報表是一個抵消的結果,將關聯方的交易進行了內部的抵消處理,整體分析合并報表,很難發現企業內部的關聯交易,進行差量分析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評價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的程度。
第三,能夠發現整個集團內部管理的薄弱環節。針對一個集團公司,尤其是一個多元化經營運作的集團公司,企業涉及了不同行業、不同地域、具有不用的行業特征和地域特征,單純的合并報表分析,不能透視企業各個行業領域和地區經營的成果,也就意味著企業整體經營中的薄弱環節很難被發現。
第四,可以評價母、子公司的基本獲利能力和費用發生的比率。企業集團就像一只手,除了手掌,還有很多手指頭,看似一個整體,又各自相對獨立,通過差量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集團內部,哪根指頭長,哪根指頭短,甚至于哪根指頭的哪個關節長,哪根指頭的哪個關節短,每根指頭的特征都能呈現出來。這樣一來,我們的研究分析就更有價值了,分析結果也就更加接近企業實際。
二、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角度
(一)合并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設置原則
分析某一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不能只著眼于利潤的實現情況,而是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設置一系列的指標對其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設置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我們選擇的分析指標應該具有較強的可比性,無論是橫向可比,還是縱向可比,都能盡可能的排除偶然或者異常事項的影響,在各個時間段、各個行業領域之間均能夠進行行之有效的比較分析,且得出的結論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
2.我們選擇的指標必須充分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財務指標的計算、取值應當來源于企業可利用資源,如果使用我們無法獲得的企業內部信息來進行分析,由于我們無法獲得更多企業的內部資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分析只局限在企業內部進行,而不能達到在各企業、各行業之間進行有效分析的目的。
3.我們選取計算的各項指標之間應該有著相互的制衡,就如同我們用幾個溫度計來測試一個屋子的室內溫度,我們需要把溫度計放在屋子的不同地方來觀察,而不是把幾個溫度計放在同一個地方。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分析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從而規避了局限性。
(二)選擇企業合并財務報表的分析角度
由于財務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出發點不同,對企業財務分析的需求也就不同,在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根據不同的需求確定不同的側重點,財務分析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的內容:
1.盈利能力分析;2.償債能力分析;3.資產周轉能力分析;4.發展能力分析。"
三、有效使用差量分析法進行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分析
(一)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是以經濟指標數字之間的差額進行比較、分析的一種方法。在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分析中,則是以報表中有關經濟指標數字之間的差額,來判斷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我們可以在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之間進行差量分析,可以在合并報表內部各期間進行差量分析,也可以將差量分析法結合其他分析方法使用,這樣既提高了報表分析的準確性,也使差量分析法得到了運用。
(二)運用差量分析法分析合并財務報表的步驟(以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之間進行差量分析為例)
1.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主要經營業務及財務狀況;
2.選定要分析的企業合并財務報表,找出分析需要的主要經濟數據;
3.對集團公司(合并報表)在盈利能力、資產周轉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進行指標分析;
4.對母公司(母公司報表)在盈利能力、資產周轉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進行指標分析;
5.將集團公司(合并報表)與母公司(母公司報表)分析所得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尋找差量;
6.分析差量產生的原因、存在的意義、說明的問題、隱含的細節,詳細解讀分析結果,最終得出該差量對于報表分析的總體意義。
四、對企業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的建設性
首先,選擇使用差量分析法可以得到通常的財務分析指標數值,也就是說可以從整體上首先得到企業集團的信息和資料,對企業整體有了一個了解,同時由于差量分析法的使用,可以通過對差量的分析找出企業細節的存在,分析原因,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差量的出現是企業內部問題的表現,引導我們對企業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其次,我們發現差量分析法不是唯一有效的報表分析方法,但卻是傳統分析方法的有效補充。在報表分析中使用差量分析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但是差量分析法同樣不是萬能的方法,也會存在一定的不足。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之間的簡單對比得到的差量,是若干個指標之間的簡單比較,由于每個具體指標的計算及反應的內容都局限在合并報表或者母公司報表本身,他們不具備完全的對應關系,所以比較的結果也就顯得粗糙,如果沒有具體的環境和報表作為分析的輔助,分析自身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說財務報表分析中諸多方法的結合使用才能更加全面、分析結果更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易曉文,陳健芬.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綜合評價指標試系的構建[J].遼寧財專學報,1999.1
[2]董明志.關于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改進[J].財會月刊,2000.12
[3]徐潔.淺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6
[4]加布里埃爾·哈瓦維尼,克勞德·維埃里〔美〕.高級經理財務管理[ 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3
[5]王子林,廖家生.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2008)[R].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