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作為職業教育一種有效的人才培養方式,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論文明確了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意義與作用,并提出了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校企合作 辦學模式 應用
一、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意義與作用
(一)校企合作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
當前,社會急需能夠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物質產品的技術型人才。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讓學生充分掌握企業的生產規律、設備以及操作技術等,一經畢業就能夠直接參加到生產實踐當中。
(二)校企合作有利于發揮學校與企業各自的優勢
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中,企業可以投入資金,并提供實習教學場地,學校則可以充分發揮集中教育以及理論研究的優勢,使得學校和企業之間做到密切合作,優勢互補,做到“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出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優勢,共同培養專業化、職業化的人才,實現職業教育的社會化、專業化以及現代化。
(三)校企合作能夠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近幾年來,“訂單教育”逐漸得到普及,企業能夠直接參與到職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來,使得人才培養的方向性與針對性得以強化,真正做到了供給與需求的平衡,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校企合作辦學可以在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下,極大地縮短人才培養的周期。比如部分專業因為具有專業知識學習的特殊性,要采取定崗實習實訓,在企業、學校、學生簽訂了三方協議之后,學生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就直接到企業上崗實習,并且可以領取見習期工資待遇,三年畢業之后就已經是成手人才了,不需要另外設置實習期,有效地縮短了職業化人才的培養周期。
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建立企業出資辦學的模式,鼓勵企業投資學校
通過校企股份合作,能夠形成一個全新的股份合作實體模式。由于學校與企業之間具備股權關系,不管發生何種問題,只要股權關系沒有出現大的變化,就不會切斷彼此之間的聯系,屬于利益共同體。學校與企業通過制訂合作章程將股份合作關系明確下來,共同確定組織機構以及辦學宗旨,這樣就可以讓合作形式以及合作內容更為豐富。比如在解決貧困生教育問題的過程當中,注資企業利用自身的股東地位,直接與學校、貧困生簽訂預備勞動合同,然后由企業負責墊付貧困生的學費,貧困生畢業之后再用工資逐步償還。
(二)統一要求與因地制宜相結合
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應用過程當中,學校組織學生到企業開展生產實踐活動應該是帶有明顯的教育性內容,目的就是培養適應社會生產實踐的專業化人才。通過生產實踐教育活動,能夠讓學生初步掌握生產技術知識以及基本勞動技能,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這是職業教育的統一要求。而職業教育本身也有著廣泛性,這就要求學校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與的勞動實踐活動也必須具備多樣性,因地制宜。比如中西部因為自身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工業欠發達,所以不管是生產性的勞動或服務性的勞動,還是工業的勞動或農牧副業的勞動,都應該納入到校企合作辦學范疇當中。當然,這里也需要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需要基于指導思想上做到立足于現代化的生產技術。我國幅員遼闊,生產力發展水平不一,各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以及文化等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應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過程中,就需要基于各地區的實際生產條件入手,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特征,做出有針對性的安排部署,因地制宜地開展校企合作辦學。
(三)做到生產技術教育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專業化、高素質的技術人才,確保職業教育能夠適應社會時代發展。而職業技術教育基于某種意義而言,其實就是培養全面人才的一種手段,而并非是最終教育目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要能夠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能夠為學校與企業增加經濟收益。所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需要做到生產技術教育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也就是要兼顧到教育意義與經濟意義,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相對統一。比如組織學生開展實習生產能夠在客觀上實現經濟效益,但是要注意到這并非是唯一目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可以忽略對學生的實踐教育,不然也就失去了合作辦學模式的教育意義。所以,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要重點著眼于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不可以片面地追求產值,單純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而讓學生參與勞動生產。同時,也不可以只關注教學作用,忽略了經濟效益,尤其是在實習活動中不應該大手大腳揮霍浪費原材料。當生產技術教育與經濟效益出現矛盾沖突時,要做到合理調整,尋求到中間的平衡點。
總之,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職業教育模式,符合時代發展趨勢,有利于我國職業教育走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只要應用得當,就可以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大量的專業化、社會化、職業化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茂盛.職業院校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3)
[2]張培強.對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思考[J].職業,2012(3)
[3]時武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分析與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1(8)
[4]劉玉東.五種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
作者簡介:
王慧敏(1983- ),女,黑龍江省肇東市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