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資回收期是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它能夠對工程項目的建設期及其投產期的經濟效果做出較為全面地反映,但是投資回收期也有著它的局限性。因此,對如何正確應用這一技術展開研究,才能確保基建工作評價的準確、把握正確的投資方向和規模、提升投資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投資回收期 實際應用 評價
1.投資回收期的基本理論
根據對資金時間價值的考慮情況來看,投資回收期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靜態評價指標,該指標是在計算時不將資金時間價值考慮進去的;二是動態評價指標,這一指標在計算時將對資金時間價值做出充分的考慮及利用,也因此,該指標也被稱作折現評價指標。
1.1靜態投資回收期
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方法可參考現金流量表,具體分為兩種情況來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用Pt表示):
⑴在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所得的凈收益也就是凈現金流量均保持一致的情況下,靜態回收期的公式表示為:
Pt=K/A
⑵在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所得的凈收益不盡相同的情況下,靜態投資回收期則可通過現金流量的累積計算,即:累計現金流量表中,凈現金流量從負值走向正值期間的年份,具體公式可表示為:
Pt=累計凈現金流量開始出現正值的年份數-1+上一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的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的凈現金流量
1.2動態投資回收期
動態投資回收期在應用中,其計算可參照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表,運用近似公式來求得,公式表示為(動態投資回收期用P't表示):
P't=(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出現正值的年數-1)+上一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的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凈現金流量的現值
動態投資回收期的評級標準為:用動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結果同已確定的基準投資回收期相比較,即P't與Pc相比較:當P't≤Pc時,表明投資項目可以在限定的期限內收回投資,該方案或項目可行;若Pt>Pc,則表示方案或項目是不可用的,應當否定。
2.投資回收期法優劣勢評價
2.1優勢評價
至今為止,投資回收期法依然能夠保持著較強生命力,主要是由于它所具備的幾項優勢:其一,使用方便、計算簡單,通常普通的財務工作者甚至是非專業人士都可以操作。不過,在當今時代,這項優勢也逐漸失去了閃光點,因為,隨著計算技術、計算方式方法的不斷進步,數據的處理問題也慢慢地成為了易事。另外,對于任何企業而言,投資項目的決策都不是小事,都會格外慎重,甚至會采用多種手段來進行重復考證,只為尋找最合理、最科學的一項。其二,清晰明了,有利于向不懂財務的人員進行講解說明。其三,能夠從大體上了解到投資項目變現能力及其存在的風險。這是由于通過其結果,如果發現回收期較短,說明收回投資所用的時間短,也就意味著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相反,如果回收期較長,也就說明用于補償投資的時間會很長,那么以后較遠時期的現金流相較于近期的現金流會產生更大程度的風險,所以說,可以將回收期作為一種近似指標用以衡量項目風險和變現能力。
2.2不足之處
投資回收期法雖然具有較強生命力沿用至現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也呈現出了其重要性不似以往的現狀,這是由于它本身有些不足之處,具體表現為:其一,沒有充分的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現在,資金的時間價值已經成為第一大公理存在于現代公司財務學之中,所以,在做投資決策時,對資金時間價值的忽視,是十分不科學的。其二,此法欠缺客觀性。將一個人為計算出的結果用于一個項目的決策,其主觀性過強,有失穩妥。其三,側重于近期而忽視了遠期效果,有些急功近利。通常情況下,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回收投資,企業會將目光放在回收期短的項目上。但實際上,有些項目能夠在近期取得高收益,并不代表就是個好項目。尤其是,利用投資回收期法,人們考慮到的現金流僅限于投資回收期前的,而對投資回收期后的卻沒有考慮的,顯然,這樣的考慮并不夠全面。
3.實際應用建議
通過上述各項分析可見,在實際中應用投資回收期法還要根據情況的不同來區別對待:如果是與理論相符的情況下,是可以在理論的指引下進行的;相反,倘若是與理論不符或是相違背,則就不應依照理論而套用。當企業對資金的流動性具有較高要求或是無法估計后期的現金流時,在決策中是可以將回收期法當做一項主要的手段來運用的,如此就可更貼近實際要求、更具操作性。如果投資項目對環境變化具有較強敏感性或是比較復雜,通常這樣的項目會無法估計后期的現金流量,所以針對這樣的項目決策,可以重點考慮使用投資回收期法。例如像服務業或是信息技術產業等軟工程、新興經濟行業,在起始階段就會在人員及無形資產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其以后的現金流量更會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這類的投資項目就應重點運用回收期法。而對于那些有較為穩定現金流量的行業,投資回收期法不適合當做主要方法,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針對于一些正處于高成長其的企業或是一些小企業來說,現金短缺是通病,所以可以采用投資回收期法實現利用回收期短的項目提供資金來確保企業的運營及生存。
總的來說,投資回收期是一種簡單易用,且又具有反映風險、評價收益的能力。在一定條件下,它也是一項反映投資項目風險、經濟效益、清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考核指標。但是,投資回收期也有著它的局限性,當現實與理論發生沖突時,應該根據現實情況,綜合考慮各項條件,才能確保基建工作的評價的準確、把握正確的投資方向和規模、提升投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