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大力發展,資源的高效率利用顯得越來越重要。近年來,我國政府的財政預算逐年遞增,但卻存在著資金使用率較低、缺乏監督和資金鏈過長等問題。因此,對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現狀、問題、理論方面著手分析,最后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財政預算 資金績效審計 探討
1.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現狀及問題
1.1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現狀
1.1.1我國開展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可行性分析
任何事物的產生與發展均依存于適宜的環境,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也不例外。與環境相適宜,財政預算資會績效審計便會發展,否則,將受制于環境。為確定我國是否已具備開展財政預算資會績效審計的環境條件,我先總結了市場經濟國家開展財政預算資會績效審計所具備的環境特征,后對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所依賴的審計環境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得出制約我國全面開展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幾個因素。
1.2市場經濟國家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所依賴的環境分析
我國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并沒有設立獨立的專職審計機構。直到1982年,我國新頒布的憲法明文規定在我國設立專門審計機關,開始實行審計監督制度。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的經濟、政治、法制發生的前所未有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逐步完善。政府在經濟市場中的作用逐步弱化,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逐步走向市場經濟。正是這一系列的變化為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概括起來主要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第一,公共財政制度為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提供了經濟基礎;第二,民主政治的建設需求為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提供了政治基礎;第三,新的治國方針為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提供了法制基礎。
2.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
2.1缺乏財政預算績效審計的相關法規及完整的評價體系
審計署自1989 年起開始著手制定我國政府審計準則。1993年 3月,審計署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審計準則( 征求意見稿)》;1996年1月,審計署提出了《審計工作規范化建設規劃方案》,并于1996 年底發布了38個國家審計規范, 但這些文件主要針對財務審計而沒有一個專門的規范或準則來規定績效審計。
2.2審計監督檢查方法落后
我國的審計監督檢查方法手段落后,影響著審計現代化的進程,目前,隨著財稅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深入,財稅管理的軟件開發方面有了較大發展。財稅系統已實現了電算化管理,并先后建立了財稅信息網絡,實現了各地聯網,而審計部門基本上仍是沿用傳統的手工操作方法,審計軟件開發步伐則相對滯后,這種落后的審計手段,與財政部門的現代化操作管理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制約著預算執行情況審計效率的提高和服務經濟建設功能的發揮。
2.3審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預算執行情況的績效審計屬于較高層次的審計,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很多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還達不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宏觀經濟政策、方針及法律、法規、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理解不夠透徹,致使在評議業績時不能形成深刻而中肯的判斷;第二,審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缺乏評價政府工作績效的意識、知識和技術技能,難以適應績效審計的要求。
3.對于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的建議
3.1健全和完善財政預算績效審計法律法規及評價體系
績效審計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初級的配套法律規章尚需制定和完善,隨著開展績效審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制定相關的法規制度應放到重要的議事日程。首先必須在《審計法》中應明確對績效審計的規定,至少應給出一個框架式的規定,其應包含定義、對象、內容等;其次,充分借鑒西方國家已頒布的比較成熟的政府績效審計準則,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政府績效審計準則,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專指性強的有關績效審計的審計規范等。
3.2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
財政預算績效審計需要建立在許多統計分析、邏輯推理、數學模型等基礎之上,用傳統的審計手段和方式, 是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 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完善, 客觀上也要求審計機關的信息化建設必須跟上。
3.3培養高素質的審計人才, 優化審計人員結構
開展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不僅要求審計人員要具有完備的專業知識和相應的技能, 還要有法治意識, 以及相當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管理知識。因此, 在績效審計人員隊伍建設上, 我們必須改善人員結構, 轉變審計觀念, 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結論
雖然我國的經濟文化環境已經為開展政府預算資金績效審計提供了條件,但由于我國預算管理的落后,相關人才的匱乏和法律體系的不完整,我國的財政預算資金績效審計相對落后國外的績效審計。所以我國必須從人才的培養,法律的健全等方面來逐步提高我國的財政預算績效審計效果,來為我國財政預算資金的合理有效利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溫美琴,胡貴安.論我國政府審計的環境變遷與職責重構[J].審計研究,2005(06)
[2] 彭華彰,周鐵銳,賀明明.我國開展效益審計的外部環境探討[J].審計研究,2005(04)
[3] 陳全民,楊秋林,李建新.中西方政府績效審計環境比較[J].審計研究,2005(02)
[4] 胡華.澳大利亞績效審計簡介[J].審計月刊,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