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謹、規范的成本核算制度是成本核算系統的重要前提
成本核算信息是碳素企業管理層決策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是企業進行產品定價、外加工決策、業績評價的主要依據。為了有效體現核算的及時性,要注重將核算時間制度化,核算內容格式化,核算方法規范化,注重日常數據的收集與基礎資料的分析。如基層車間和部門的基礎報表(材料消耗表、成本計算表、半成品月報表、用電量統計表、滯銷產品庫存表等)應及時準確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為了確保成本核算的準確無誤,要求各部門嚴格審核,層層把關,建立內部互審制度與內部牽制制度。首先各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上報報表進行審核;成本會計將成本核算表與車間投入產出表核對無誤后再由復核會計進行復審;
二、全面、扎實的成本核算基礎是成本核算系統的有力保證
碳素企業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記錄和憑證,并建立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二)根據工藝技術大綱制定合理的物料消耗配比,加強原輔材料定額管理;(三)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等制度,在材料入庫方面采購發票能與實物同時到廠的按實際入庫程序操作,發票不能與實物同時到廠的由采購員憑隨貨清單按估價入庫程序操作;(四)在資產管理方面,統一實行掛牌管理制度,尤其是對產成品實行單支掛牌管理,以確保實物資產賬、卡、物相符。另外,企業在成本核算上,根據謹慎性原則,將跌價風險大的廢次品實行定額低成本結轉,正品電極攤銷原輔材料成本及各項費用消耗,次品電極只攤銷原輔材料成本,不攤銷各項費用消耗;
三、明確、合理的專業職責分工是成本核算系統的實現條件
企業應根據組織機構設置及職能分工,明確各部門成本核算職責,形成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一)經營部門負責編制預算及對外銷售價格預算,具體控制成本費用、內部工資考核分配(生產電極的產量工資),按成本核算對象(車間)確認當月已完生產任務的實物產量和其他工作(工程)情況,結合質量指標和其他考核指標編制工資總額計算單。通過編制本月成本還原表和累計成本還原表,與預算成本相對比,對原料消耗數量及單價進行差異分析,從而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并提出合理化建議與改進措施;(二)財務部門作為成本核算中心,全面組織成本核算,掌握成本開支范圍,參與制定企業內部考核方案、成本預算、產品售價預算,進行成本分析;(三)人資部門負責用工情況記錄,統計用工情況,建立用工臺賬,編制職工考勤統計表、人力資源配置表等人工成本耗用的基礎資料;(四)物資管理部門(物供、物管、成管)做好好計劃采購工作,建立材料采購比價與招標制度,按經濟批量采購,降低存貨總成本。(五)生產、設備、技術質檢部門是產品成本控制的直接實施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運用先進的技術管理手段,用最小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
四、創新、廣泛的全員成本管理是成本核算系統的環境需求
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是為了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它表現為一個由此及彼,由內向外的價值鏈,這就需要我們把成本核算工作置于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考慮。要充分認識全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每個人都關心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使企業的每一個部門和每一個崗位都成為成本形成的影響者和成本控制的實施者。加大成本控制的考核力度,在企業上下形成職工民主和自主管理成本的氛圍。
五、科學、快捷的成本核算手段是成本核算系統的技術保障
隨著經濟活動對成本管理的反映速度和準確性要求的進一步提高,科學、快捷的成本核算手段成為企業成本管理的必然選擇。
六、真實、準確的成本分析數據是成本核算系統的重要環節
算管結合,算為管用,真實準確的成本核算數據為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起到重要的基礎作用,為實施成本控制,進行成本分析提供重要依據。碳素企業是一個資源消耗性企業,而且主要原料市場供貨單一,價格壟斷。在成本分析方面,首先應從一般的經濟分析發展到聯系企業生產特點的成本技術經濟分析,在對車間下達物料消耗配比的同時,又以實收率、成品率指標進行聯動考核,使成本分析更趨于理性與科學;二是從單純的本期實際與計劃比較、本期與上期比較,延伸到與同行業成本指標的對比分析;三是將以企業為對象的成本分析發展到深入企業內部各核算單位的成本分析。拓展成本分析內容,將成本核算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機結合,使成本核算更好地滿足成本預測和成本決策的要求。
總之,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系統是碳素企業實施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環節。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的碳素企業必須將成本信息貫穿于整個循環過程中,研究影響成本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過程,通過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