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各個企業集團的經營特點各不相同,其內部中間產品和勞務又呈多樣性,因而轉移價格的制定具有相當的靈活性,不存在一種適合于各種情況使用的最佳轉移價格。各個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的需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內部轉移價格。
關鍵詞:企業 財務管理 內部 轉移價格 設計
一、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轉移價格,按照轉移價格與市場價格差異,可以分為完全以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和以市場價格作為參考基礎的轉移價格兩類。前者是建立在企業內部各個成員企業完全獨立自主經營基礎之上的,后者則是建立在內部各個成員企業自主經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不能完全擁有購銷的最終決策權基礎之上的。
1.完全以市場價格作為轉移價格
(1)完全以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適用條件。從管理權限上看,企業集團內部成員企業完全獨立自主經營,擁有最終購銷決策權,即被允許向集團外銷售任意數量的產品,也可從集團外部供應商那里獲利任意數量的產品。從產品和勞務的關聯度上看,企業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不高,內部交易量較少,采用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對企業集團整體的經濟利益影響不大。從內部產品和勞務是否存在外部競爭來看,企業集團成員企業之間的中間產品或勞務如果存在有效的外部競爭市場,且市場價格容易取得,那么,內部轉移價格才可以采用市場價格。從稅收等行政機關是否強調必須采用市場價格來看,企業集團內部的產品和勞務交易必須按照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
(2)完全以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的優缺點。優點是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盈利能力,可以更準確地評價各成員企業的業績,避免了用其他方法造成的業績衡量標準不一致的弊端。能鼓勵各個成員企業盡可能提高產品和勞務的競爭力,發揮經營積極性。缺點是市場價格可能導致企業集團內部的有些企業放棄內部采購而轉向外部采購。這樣會不利于企業集團整合內部資源,使企業整體收益無法達到最大化。
2.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協商價格
(1)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協商價格的適用條件。從管理權限上看,企業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擁有相對獨立的自主經營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是從企業集團外部還是從企業集團內部購買產品或勞務。
從產品和勞務的關聯度上看,企業集團內部各個成員企業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較高,內部交易量較大,采用不同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對企業集團整體的經濟利益影響較大。從內部產品和勞務是否存在外部競爭來看,企業集團內部各個成員間的中間產品或勞務, 雖然存在有效的外部競爭市場,但是市場價格的代表性不夠,或市場價格波動太大,難以直接采用市場價格作為內部轉移價格。
(2)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協商價格的優缺點。優點是容易使成員企業之間的目標達成一致,有利于企業集團整合內部資源,使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有了一定的保障。缺點是協商轉移價格不可避免地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別在中間產品和勞務多樣化時更是如此,甚至可能傷害到成員企業之間的感情,使企業集團整體利益受損。
二、以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以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就是按照提供中間產品或勞務所耗費的成本為基礎制定出的轉移價格。這類轉移價格因采用的成本標準不同,可以分為以完全成本、變動成本等為基礎的轉移價格。以成本為基礎制定內部轉移價格,要求成員企業都必須有完整的成本核算作為基礎。
1.以完全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以完全成本法為基礎的轉移價格,是指企業集團內部轉移價格完全按照提供產品和勞務的全部成本確定的一種定價方法。該種定價方法按照是否采用實際成本為標準,又分為以實際成本和標準〈預算)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1)以完全實際成本法為基礎的轉移價格的適用條件。以完全實際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主要適用于以下三種情況。①企業集團內部的各個成員企業的生產工序是連續的,一個成員企業向另一個成員企業內部轉移的產品正處于加工階段,無法對外銷售。同時,在企業集團外部不存在同樣的產品,不存在競爭性的市場價格。②采用市場價格定價,容易使各個成員企業產生較大的利益沖突。③企業集團的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含有獨特的專有技術或者其他秘密,采用完全實際成本法,可以將中間產品的轉移全部內部化,有利于保守公司的秘密;由于在整個企業集團中,只有銷售最終產品的成員企業才能夠獲得利潤,其他所有的上游成員都沒有利潤,因此,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企業集團非獨立核算的成員企業,或出于避稅、規避外匯風險等特殊目的的轉移定價。
(2)以完全實際成本法為基礎的轉移價格的優缺點。優點是完全實際成本法的概念明確,通俗易懂,便于實施。缺點是在整個企業集團中,只有銷售最終產品的成員企業才能夠獲得利潤,其他所有的上游成員都沒有利潤,這樣會影響到成員企業的經營積極性。
2.以標準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所謂標準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就是根據一旦制定后就不可隨意變動的標準成本,而不是根據不斷變化的完全成本為基礎來制定轉移價格。
其優點是可以克服以完全實際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在上游企業顯示不出利潤的缺點。缺點是標準成本的制定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受各個成員企業討價還價能力的影響,管理所花費的費用大。
3.以變動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以變動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除了在轉移價格中不包括固定成本之外,在其余方面都與完全成本基本一樣。
優點是與完全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相比,由于以變動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不含固定成本,上游企業的固定成本就不會再轉變為下游企業的變動成本。因此,在制定對外的銷售價格時,就不會出現在完全成本法下,下游企業可能放棄承接那些降低企業利潤但有貢獻毛利潤的銷售訂單的情況,從而實現了企業成員企業利益與企業集團整體利益的一致性。
缺點是以變動成本作為轉移價格,在轉移價格中不包括上游企業的固定成本,會使上游企業的固定成本轉變為下游企業的利潤,從而對下游企業過分有利,而上游企業則總是處于虧損狀態。
4.以成本加成為基礎的轉移價格
上述以不同成本為基礎的轉移價格,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上游企業無法從對內銷售中獲得利潤,因此,用不同的成本作為轉移價格,不與應各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成員企業的需要。
(1)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制定轉移價格的成本基礎可以是完全實際成本,也可以是標準成本。前者是在完全實際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利潤比例確定轉移價格,稱為完全實際成本加成定價法;后者是在標準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利潤比例確定轉移價格,稱為標準成本加成定價法。
(2)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指以變動成本為基礎加成確定轉移價格的方法,加成率一般按照企業的綜合貢獻毛益率確定。
以變動成本法為基礎加成確定轉移價格,其最大的優點是,變動變動成本法能夠顯示整個企業的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使企業在是否接受新銷售訂單上做出正確的決策,促使企業的生產能力在短期內發揮最大的作用。其最大的缺點是,在轉移價格中不考慮固定成本,會使上游企業的固定成本轉變為下游企業利潤,出現上游企業虧損和下游企業盈利的虛假現象,使企業集團做出錯誤的長期決策。
三、雙重轉移價格
為了克服前述按市場價格和成本基礎制定轉移價格的缺點,企業集團可以考慮根據不同需要或以市場價格為基礎或以成本為基礎來制定轉移價格的折中方法。這種折中方法制定出的轉移價格就是雙重轉移價格。
所謂雙重轉移價格,就是指企業對中間產品的供需雙方分別采用不同基礎制定的轉移價格。例如,對上游企業提供的產品按照市場價格計價,對下游企業購入的上游企業的產品則按照產品的變動成本計價。
其優點是避免了上游企業的固定成本轉移到下游企業,有利于下游企業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使下游企業與企業的目標保持一致。其缺點是由于在雙重轉移價格條件下,上游企業是按高價出售中間產品,而下游企業是按低價購進中間產品,銷售和購買中間產品的價差完全由集團公司承擔,引起集團公司的利潤低于下屬各個成員企業利潤之和,使各個企業的利潤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