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經營者要善于從市場發展變化的趨勢中,捕捉發展的商機,改變企業的命運。
關鍵詞:現代企業 把握商機
一、從市場的角落捕捉商機
市場的角落往往易被人忽視,而這也正是企業可以利用的空隙。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要充分發揮靈活多樣、更新更快的特點,瞄準邊角,另辟蹊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通過合理的經營,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最終達到占領目標市場的目的。別人認為千萬做不得的生意,或是不屑做的生意,這種生意往往隱藏著極大的機會。因為沒有人跟你競爭,所以做起來就穩如泰山,鈔票就會滾滾而來,重要的是,要捕捉住機會。
二、從市場信息中捕捉商機
能夠及時捕捉市場信息對于企業來講,意味著商機。如果企業經營者具有敏銳的信息洞察力和敏感的信息頭腦,就能捕捉到發展的商機,領先占領市場。1982年之前,美國政府規定電話機只能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向用戶出租而不能向用戶銷售,私人購買電話機是違法行為。1982年美國政府取消了電話電報公司的專利權,允許私人隨便購買電話機。舊規定的取消,使美國8000萬個家庭和其他公私機構,一下子成為電話機的潛在買主。香港廠商從報紙上了解這一信息后,聞風而動,立即將原來生產電子表和飛機的工廠轉產電話,幾乎在一夜之間,香港成為一個無處不生產電話機的電話之港。大量的香港產電話涌向美國市場,出師大捷。同時看到這一信息的企業,何止千萬,但他們都沒能抓住商機,而被香港人捷足先登,失去了絕佳的商機。
三、市場供求中的商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供求的差異正是企業的商機。
1.市場需求總量與供應總量的差額是企業可以捕捉的商機。如果城市家庭中微波爐的市場需求總量為100%,而市場供應量只有80%, 那么,對企業來說就有20%的市場機會可供選擇和開拓。
2.在市場供應產品結構和市場需求結構的差異中企業同樣可以捕捉到商機。產品的結構包括品種、規格、款式、花色等,有時市場需求總量平穩,但結構不平衡,仍會留下需求“空隙”,企業如果能分析供需結構差異,便可捕捉到商機。
3.消費者需求層次的差異也是企業可以捕捉的商機。消費者的需求層次不盡相同,各層次消費者的總需求中總有尚未滿足的部分。高低收入者都有難以滿足的商品和服務,而這些就給企業以可以開拓的市場機會。
四、在市場細分中捕捉商機
企業通在市場細分中發現未被滿足的市場,也能捕捉到發展的商機。麥當勞快餐公司被人稱之為“最能夠著眼未來的速食企業”,也常被稱為各種“麥當勞創舉”。麥當勞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夠不斷從細分市場中捕捉到商機。例如,在美國,麥當勞最早針對單身貴族和雙薪家庭這一細分市場,為愈來愈多的單身貴族和雙薪家庭提供早餐;在中國,麥當勞針對兒童這一細分市場,充分抓住中國獨生子女嬌貴的特點,搞起了所謂“麥當勞兒童生日晚會”等促銷活動,并取得了成功。
五、從市場競爭對手產品的缺陷中捕捉商機
研究競爭對手,從中找出其產品的弱點及營銷的薄弱環節,也是企業捕捉商機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國的羅伯梅塑膠用品公司自1980年高特任總裁起,其業績增長了5倍,凈利增長了6倍。羅伯梅公司成功的秘訣之一就在于采取了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取競爭者之長,補競爭者之短”的方式。在競爭對手塔普公司開發出儲存食物的塑膠容器后,羅伯梅公司對其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認為,塔普公司的產品,品質雖然高,卻都是碗狀,放在冰箱里會造成許多小空間無法利用。于是,對其加以改進,開發出了性能更好、價格更低,又能節省存放空間的塑膠容器。就這樣,在塔普公司及其他公司還未看清產品問題的時候,羅伯梅公司卻已將之轉化為極重要的競爭優勢了。
六、從市場的潛在需求中捕捉商機
市場需求具有梯度遞升的規律性。因此,企業經營者應具有超前的意識,預測市場的潛在需求,捕捉發展的商機,拓寬新的市場。在日本,大多數人居住在城市,而且絕大多數城市居民又是在擁擠的工廠或商場、辦公樓內工作,在這些不如大自然舒暢新鮮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能多吸幾口新鮮空氣成為人們潛在的需求。一些有眼光的商人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發展商機,于是把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灌到瓶里,拿到城市去出售。這種幾乎是無本生意的買賣果然十分興隆。后來,這種大自然空氣又被發展用于登山時使用,銷售更是倍增。
七、從市場發展的趨勢中捕捉商機
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經營者要善于從市場發展變化的趨勢中,捕捉發展的商機。如在我國大中城市中,人口已出現了老齡化的趨勢,這意味著老年人市場將逐步擴大,企業可把握這一商機,深入細分老年人市場,開發出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要求的各種產品。
商機可遇而不可求。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偶然性隨時可能出現,但不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都能捕捉到商機,創造奇跡的。只有具有一雙慧眼,才能捕捉到商機,改變企業的命運。
參考文獻:
[1]仲大軍.中外管理導報,2002 .5
[2]喬敬圖,周淑萍.經濟論壇,2001 .19
[3]竇穎梅.企業活力,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