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過程中,企業合并重組已成為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是市場經濟競爭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各個企業價值最大化追求其規模經營的一種有效手段。然而企業合并在帶來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大量過度的企業合并也會對經濟效益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導致經濟市場秩序的破壞。因此,如何在企業合并的過程中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并且不影響社會規模經濟以及公共利益是企業合并的關鍵。
關鍵詞:企業合并 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 會計準則
1.企業合并的定義
企業合并的內涵與外延是與企業所在的經濟環境、企業所在的法律背景有直接的聯系,不同的法律背景和環境語言是有不同的企業合并內涵、外延。企業和并存在狹義的合并與廣義的合并。狹義的企業合并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或者是通過合約的方式,使兩個公司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合并成為一個公司。歐盟國家則在相關的法令條例中規定,廣義的企業合并是指一個企業能夠對另一個企業進行控制且能夠做出決定性措施,在具體方式上包含狹義的企業合并、財產購買、購買股份以及合同訂立等其他方式。在我國,關于企業合并的相關法中只用外資并購、企業兼并以及公司合并的概念,廣義的企業合并還沒有相關法律的正式確認。
2.企業合并的意義
企業合并實現了社會經濟的規模化,增強了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市場競爭力。從西方的現代微觀經濟學理論來看,企業形成一定的規模時,集中使用日常的各種行政開支、降低各環節之間的單位成本、向新的領域發展等,利用經營方式的多樣化促進資金利用率的提高。統一的設備技術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人力財力的浪費,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各單位產品的成本減低、促進產品與技術研究開發能力的增強,降低了經營風險。企業合并的規模化尤其給汽車、鋼鐵行業帶來了明顯的效益。
企業合并加強了其在國際經濟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有利于企業的創新和技術的進步。大部分企業的合并是通過核心企業的先進的工藝技術推廣擴散到其他組成企業當中。合并后的企業和單一的企業相比較,促進了整個企業集團技術水平的提高;科技和生產、經濟的有機結合,使整個企業集團的創新能力得到增強,成為該行業的領軍者;合并后的企業的經濟實力較雄厚,條件引進先進的設備技術,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如:吉林輕型車廠在加入一汽集團后的勞動生產率比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
企業合并能夠改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與競爭。企業的合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在市場經濟上的競爭結構。企業在改善另一市場經濟競爭條件的同時加強了在某一市場的支配地位,促進了兩個相關聯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在宏觀調控上有效地減少了政府在對企業進行宏觀管理過程中接觸的企業數量,通過對各個大集團企業的管理,通過各大集團推進全國的各中小型企業,達到政府對企業宏觀調控的目的。
企業合并能夠降低企業過度破產帶來的社會壓力。由于市場經濟中競爭是無處不在的,優勝劣汰是競爭的直接結果,企業的破產成為必然的正常現象。企業的過度破產將導致社會的不穩定以及嚴重的失業等社會問題。優勢企業對臨近破產并處于破產清算階段的企業實施合并則是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良好方法。同時企業重組后能夠促進企業結構、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均衡化、合理化。
通過企業合并,優勢企業合并劣勢企業,朝陽產業的企業合并夕陽產業的企業,淘汰一些效益差、管理落后、從事長線產品生產的企業,發展一些效益好、管理先進、從事短線產品和新興產品生產、有技術、有市場前景的企業,促使資金從衰落的行業流入新興的行業,使生產要素得到了充分流動,加快了資本退出傳統產業的步伐,加速了資本的積累過程,增強了優勢企業的實力,促進了規模經濟的形成;同時,在客觀上促進了行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3.企業合并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合并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會計核算的問題。根據新企業合并會計準則,企業的合并分為兩大類型,同時分別對這兩大類型的合并企業的會計事物采用各不相同的處理方式。針對同一控制中企業合并機構中會計事物的處理方法是權益相結合的方法。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機構中實施的會計事物處理方法則是運用購買的方法。這中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合并問題的處理過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合并過程中因會計問題而造成的利益操控。由于參與企業合并的各個不同企業的自身狀況是復雜且各不相同的,所以企業的核算存在一定的難度。由此造成了新會計準則形成了利潤操控陷阱的情況發生,導致新會計準則的實施過程不能夠順利地進行。
公允值的確定是企業合并之后重要的會計核算工作,尤其被合并企業中確定凈資產的公允值過程是會計核算工作中最大的一個難題。公允值的不確定體現出了我國可靠性較弱的會計信心,同時展現了會計核算在企業合并過程自身存在的問題。資產評估師的職業素養以及評估機構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合并中的資產評估,使得資產評估當中公允值不能夠確定和保證。目前,我國的資產評估機構在業務評估方面僅僅是局限在單項資產的評估,在評估公司整體價值方面還需要不斷地研究開發。因此,在公司合并過程當中公允值不能夠通過評估的狀況一直存在。
企業商譽在企業合并過程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企業合并后商譽的減值測試是會計核算當中的一個主要的問題。在新的會計準則當中,合并企業的商譽減值測試是一項重要的會計措施,該測試與企業的經濟利潤有著直接而聯系。商譽重在測試,不需要實施攤銷。它是企業一項最大的單項資產。商譽減值是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利益,更甚者會使公司的資產結構受到改變,尤其是對高科技的中小型企業會帶來致命的影響。
4.解決企業合并問題的方法
為了解決企業合并當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企業合并的過程中,規范、合理的企業合并會計制度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在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中的企業合并存在相互排斥的關系。因此,企業合并是選擇會計核算方法應當結合實際的經濟交易情況進行,如果確定了是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則在合并當中就禁止再更改為非同一控制管理的企業合并。否則,會出現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的需要操控合并方式,若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實行權益結合法構建的企業合并,那么該企業合并的必須按照同一控制的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除此之外,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與合并方式都必須符合實際情況,有具體的可操作性以及應用條件,參照我國企業合并的相關規定,確定具體的限制條件和數量標準,而不依靠主觀判斷,提高企業合并與會計核算方式的實際操作性。
結合當前國內會計核算在企業合并中的實際情況,為公允值計算提供一個良好的計量環境,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企業合并當中,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相應法規制度的健全,預防阻止公允值的不正當運用和操作的發生。商譽減值測試制度的完善,增大商譽減值測試的技術水平。
5.企業合并是財務管理的內容
由于經濟實力的強弱與企業運行狀態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企業合并的最根本內容就是會計財務的合并,在程序上主要是企業的財務各方面的統計和管理。會計核算是企業合并的重要工作,只用會計核算過程可靠、有序的順利實施,企業間才能夠達到完善的合并。通過合理的會計核算對企業合并作出深入的研究,促進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結束語
企業合并是市場經濟競爭的必然結果。因此,全面正確的認識了解企業合并能夠促進社會經濟快速健全地發展,促進科技技術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秀艷.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合并方法選擇的影響及意義[J].山西建筑,2008(27)
[2]邵軍,張君子.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動機與經濟后果[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2(1)
[3]李延清,白印坡.企業合并準則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國際商務財會,2009(1)
[4]王蕾.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2007(19)
[5]王俐.規范企業合并會計方法選擇的對策[J].活力,2011(7)
[6]趙璐.企業合并會計核算的有關問題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