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迫切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高職學生具有較寬厚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直接從事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人才。在這一培養目標的指導下,強化職業素質的培養,構建素質教育培養體系,優質就業,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學生 職業素質
一、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現狀
進入21世紀以后,高等職業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在這一培養目標的指導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圍繞職業發展能力和實踐能力等關鍵能力在內的綜合職業素質。
從當前看,由于實用主義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只重視某些馬上可以帶來眼前效益的專業和知識,輕視基礎科學,輕視人文精神、素質建設的現象普遍存在。加強素質教育,將素質教育貫穿于高職教育的全過程,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構建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使素質教育課程成為專業學習、終身發展的堅實基礎,已經成為培育既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又掌握一定人文知識,既有科技創新能力又有人文精神的全面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社會對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顯得越來越重要,職業素質已經成為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也就成為高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企業選人用人把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質,尤其是敬業精神和文明程度放在第一位,因此,我們適時了解社會用人標準,把握就業動向,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和文明教育,培養內在素質和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文明素養和文化底蘊,這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三、加強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才的市場化進一步加劇,企業擁有足夠的高素質人才就等于占有了市場競爭的先機,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素質課程,人才的市場化,催生素質課程改革。要適應這一形勢,優化教學內容、改變教育方法,打造一個全新的素質課程體系不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所以,要加強高職學生的職業修養,課程建設與改革,不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思”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教材建設,并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
為了培養職業院校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充分發揮素質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與各專業的教學運行步驟相一致,素質教育與技能培養的相互融合,優化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建立以項目為考核單元,與項目教學相適應的考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能力和通用能力,所以,在課程建設中構建素質課程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通過課程開發、建設與實踐來達到培養和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使他們在自身發展和未來的就業崗位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形成高職教育發展的良性循環。
2.加強職業素質教育有助于使高職教育更加關注人的發展和就業需求,有利于高職院校基于職業素質教育的課程改革,豐富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內涵及其理論。
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迫切要求職業修養的提高,這就要求職業院校的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職業素質。目前我國的職業院校各專業都開設了素質課程,素質課程已經成為人才培養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礎課程。因此,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專業的發展及對崗位需要,加強高職院校素質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促進素質課程與專業教育的更好地結合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學習的終身化,職業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職業學校的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應當進行改革。一個是更密切地結合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的需要和勞動力市場的實際辦出特色;另一個是在職業院校中強調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根據終身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的能力,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努力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 射君.《高校班主任與學生心理溝通障礙及對策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7,3
[2] 陳永躍.《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理性分析》,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3] 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學評價》,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杜巍(1966- ),女,就職于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語文教學、職業指導教學、禮儀教學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