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指出對于有意進入人民幣零售業務的外國銀行需將其分行轉制為在中國境內注冊的法人銀行,法人銀行導向政策的實施增加在華設立的外資法人銀行,這一政策出臺至今6年時間,對中資銀行帶來了競爭和挑戰,本文從此角度出發,試論中資銀行應對外資銀行轉制本土法人銀行的戰略部署。
關鍵詞:外資銀行 本土化 法人銀行 中資銀行
引言
截至2011年末,已有48個國家和地區的98家銀行在我國設立了營業性機構,其中,在華外資銀行法人數量已經達到39家。與此同時,在華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和地域都在不斷擴大,目前全國僅有4個省區沒有外資銀行機構。
一、外資銀行轉制本土法人銀行實例
(一)荷蘭銀行旗下中國業務已轉制為本地注冊法人銀行
2007年7月荷蘭銀行旗下中國子公司已經轉制為本地法人銀行,該銀行得以向中國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人民幣銀行服務,旗下中國子公司的注冊資本已經從13億元人民幣提高到了40億元人民幣。
(二)恒生銀行轉制本土法人銀行
恒生銀行于2007年5月獲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法人銀行。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恒生中國)于2007年5月成立,為恒生銀行全資附屬公司。目前,它在中國內地有16個網點,包括7家分行。
(三)瑞士銀行北京分行獲批轉制為本地法人銀行
2012年5月瑞士銀行北京分行已獲得中國銀監會最終批準,正式轉制為本地注冊的外商獨資法人銀行。這一新實體將命名為瑞士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第三季度正式開業。
二、外資銀行轉制本土法人銀行的戰略布局
(一)網點開發模式
1.著力發展一線城市,拓展二、三線城市
首先重點發展一線城市。外資銀行在營業網點布局上首選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截止2012年3月,已有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到上海設立機構,共有外資法人銀行21家。其次,逐步拓展二、三線城市。如武漢市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促進外資金融機構來漢發展的政策意見》,設立了1億元人民幣專項資金支持外資金融機構發展,吸引了匯豐、發興、東亞、瑞穗、渣打、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外資銀行進入武漢。
2.不懼鄉村,邁步鄉間小道
(1)匯豐設立村鎮銀行
匯豐是第一家在國內設立村鎮銀行的外資銀行,其在湖北隨州、重慶大足、福建永安等地都設立村鎮銀行,并將匯豐在國外農村金融市場的經驗用于中國市場。
(2)花旗設立小額信貸公司
2008年12月,湖北荊州公安花旗貸款公司成立,這是我國首家由外資銀行發起并在農村設立的貸款公司,花旗銀行目前是外資法人銀行中設立小額信貸公司最具特色的金融機構。
截止2010年底,我國鄉村銀行總數達350家,其中外資銀行開設的有近50家,占比近20%。
(二)業務開發模式
1.著力開發中資銀行不擅長的業務
(1)中小企業理財業務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在華外資銀行通過仔細甄別,為中小企業量身設計融資方案?;ㄆ煦y行向中小企業推行“優質商務”服務,一站式助推企業融資,設立企業金融專員,為客戶定制包括企業貸款、現金管理、貿易融資與服務等全面的金融服務方案。
(2)針對高端客戶的銀行業務
花旗銀行的高端客戶能在花旗銀行的各個分行看到裝修風格頗具特色的客戶服務中心,感受外資銀行在客戶理財規劃、投資顧問方面的優質服務。
2.長足發展具有自身優勢的業務
(1)電子銀行業務
外資銀行利用其兩地資源優勢,通過牽線搭橋實現“兩地通個人網上銀行”業務。東亞中國和香港母行就利用兩地資源,整合打造“兩地通個人網銀”服務平臺,提供中港兩地快速匯款等電子銀行業務。
(2)備戰基金托管業務
外資銀行在資產托管、基金公司中后臺業務外包方面,本身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按照2011年5月份第三輪中美戰略對話承諾,中國將放開外資銀行基金托管業務,這將是外資銀行又一個利潤增長點。
三、中資銀行面臨的挑戰
(一)中小企發展壯大后目標收益的損失
中小企業發展初期需要資金支持,中資銀行由于對風險的把控不到位,往往對于處在發展壯大階段的中小企業惜貸,給外資銀行創造了業務空間,等到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后,已經發展成為外資銀行的高端客戶。
(二)高端客戶的流失
外資銀行實行混業經營,集投行、證券、保險于一體,因此相對中資銀行,外資銀行擁有更先進的服務和產品,能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一站式服務。
四、中資銀行應對挑戰的戰略部署
(一)中資銀行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的轉變
加快金融混業經營化進程,推動和促進銀證、銀保合作發展。
(二)中資銀行加快金融創新提供多元化服務
中資銀行要樹立需求創造財富的思想,加快金融創新,研究市場需求,大力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增值業務。不能將潛在具有核心利潤價值的領域拱手讓人。
(三)中資銀行注重人才培養與管理
建立科學的收入分配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以及人才激勵制度,降低人員流動性,防止人才流失。
參考文獻:
[1]趙平莉.外資銀行模式論[J].現代商業銀行,2012(8)
[2] 尋舸.劉長庚. 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挑戰及國內銀行的應對措施[J].財政與金融,2010(8)
[3]譚小芬.規劃本土銀行差異化競爭[J].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03)
作者簡介:
羅莉(1981- ),女,貴州貴陽人,碩士,就職于貴州商專財政金融系,講師,研究方向: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