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戰略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子系統,是企業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指南針,戰略制定的成功是企業良好發展的前提。財務戰略既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其獨特性。企業應當通過加強財務戰略管理來促進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最終為企業實現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財務戰略 經濟增加值
財務戰略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的一個子系統,是對企業財務活動制定并實施的中長期目標和戰略規劃,是企業發展的指南針。企業發展戰略包括品牌戰略、營銷戰略等具體職能部門的戰略,這些戰略都圍繞公司發展戰略進行而財務戰略與其他戰略相比,綜合性更強,對企業發展戰略的直接影響更大。
財務戰略既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其獨特性。企業應當通過加強財務戰略管理來促進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最終為企業實現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企業規劃財務戰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籌資戰略
籌資戰略應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適應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要求而制定,籌資可以采用內部融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如企業資金充裕可選用內部融資方式直接解決;如果資金壓力較大,在資產負債率不超過本企業的“紅線”情況下,可以采用債權融資即發行債券,債券的利率為融資的成本,可在稅前扣除,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財務杠桿作用;企業還可以在負債率偏高資金面不充裕的情況下進行股權融資——發行股票,無需像債權融資那樣支付定期利息和本金,僅需要在企業盈利時向股東支付股利。企業在初創期經營風險最高籌資方向上以權益資本為主,多采用股權融資;處在成長階段的企業可以繼續采用權益融資來控制資金來源的財務風險,同時也可以進行一定的負債融資即債權融資來滿足其他資金缺口;隨著企業步入成熟階段資金需求量變小,企業可以調整財務籌資戰略,開始大量利用負債進行籌資,以利用財務杠桿效應,進行合理避稅;當企業進入衰退階段時,企業的資金籌集只有借款為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以進行合理避稅,最大限度地增加企業利潤。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權衡利弊,選擇適合本企業的籌資方案。
2.投資戰略
投資戰略主要解決戰略期間投資的目標、原則、規模、方式等重大問題。投資目標的確定很重要,它包括收益性目標、發展性目標和公益性目標。收益性目標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保證,確保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公益性目標近幾年越來越被企業所重視,它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和維護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企業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投資目標,同時應緊密關注市場環境,技術環境,政策環境甚至是消費市場環境,適時適當地對投資戰略進行調整,企業還應合理安排資金配置,不應使投資影響正常生產,過度擴張或規模過大都容易使企業陷入困境。
3.收益分配戰略
企業的收益需要在其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分配,包括債權人,企業員工、國家與股東等,目前企業合理安排員工薪金及其他福利待遇,避免造成利益分配失衡,員工與企業投資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和良好形象。
4.并購戰略
企業通過并購戰略的實施可以達到快速實現戰略和經營目標,擴大市場份額,補充或獲得資源與能力,獲得協同效應等目的,在實施并購戰略時,企業要合理評估并購可能帶來的風險,制定合適的并購方式和策略,以確保并購后的整合能夠成功,從而為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的實施奠定基礎。
其次企業財務戰略目標的作用是落實企業發展戰略,明確財務管理與決策的發展方向,指導企業各項財務活動,它是做好戰略規劃,制定財務戰略并組織實施的前提財務戰略目標通常有持續盈利目標,長期現金流量現值目標,企業可持續成長目標,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目標,通常來講,財務管理目標包括利潤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等,財務戰略目標是財務管理目標的具體化,更加側重于長遠目標和可持續發展。
企業財務戰略還應該注重實施細節,財務戰略的實施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全體員工,這是財務戰略有效落實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企業可根據財務戰略,最后還應對實施的財務戰略進行監控,企業在財務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應由企業管理和財務部門對已經實施的財務戰略進行監督檢查和動態監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關信息,對明顯偏離財務戰略的情況,應當及時進行內部報告,并適時作出調整。
總之企業要想發展必須重視財務戰略的規劃,一個企業只有制定出符合本企業的合理的財務戰略才能明確發展方向,實現企業經濟增加值最大化的目標,最終得以長遠發展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