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他曾經三次蒞臨肇慶,每一次都給肇慶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要說一下他第三次蒞臨肇慶,并且在鼎湖山游覽的故事。
1923年4月,為討伐陳炯明而組成的討賊軍桂系某部發(fā)生叛變,孫中山立刻命令討賊軍討伐叛軍,于是便發(fā)生了肇慶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圍城戰(zhàn),討賊軍最終取得了勝利。7月下旬,孫中山偕夫人宋慶齡及魏邦平夫婦、伍學晃、伍于簪、楊西巖、楊仙逸等一行來到肇慶,然后到鼎湖山游覽,他們剛剛來到鼎湖山腳下,但見這里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山壁陡峭,山徑蜿蜒曲折,云霧飄渺,有如一幅雅趣盎然的山水長畫!
正當大家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際,想不到有僧人抬著大轎過來要接他們上山,孫中山想了一下,對眾人說:“這么美好的景色,坐在轎中欣賞實在是太過浪費了,我想步行上山,你們有誰想坐的就去坐吧!”結果大家都選擇步行。他們一路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贊嘆不已,不經不覺,已經到了半山亭,大家感覺有些累了,于是在這里休息了一會,然后繼續(xù)登山,到達慶云寺的時候,寺僧早已經站在寺門口,合十笑迎,進入寺院內,僧人立刻端上香茶,竭誠款待。
晚上孫中山在慶云寺吃完了一頓美味的齋飯后,僧人便為他們準備了幾間精致的房舍讓他們住宿,夜深人靜,星光燦爛,面對如斯的良辰美景,孫中山沒有立刻就寢,卻和大家暢談著建國方略和北伐大計,一直談到晚上11時才去睡覺。第二天一早,孫中山便起來了,他一個人在寺院四處走走,僧人叫他吃早齋,之后大家又到了鼎湖山各處游覽了一番,然后又順著原路回到慶云寺。
第三天清早,吃完早齋后,孫中山便向寺院僧人告辭,僧人們一直送他們出到山門。孫中山一行人慢慢地步行下山,不覺間轉到了飛水潭,只見潭水清澈,在太陽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底下的巖石,水中還不時地有幾尾調皮的小魚游來竄去,四周苔染的石壁,蒼郁的樹木,茂密的竹林,都在水中投下綠油油的倒影。潭的上方有一條大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瀑布共分為上下兩級,上級水淺而狹長,下級水深而寬廣,孫中山看到碧綠的潭水,十分高興,他獨自一人走到上級大瀑布之下游泳,時值炎夏,泡在大自然的山水懷抱之中,只感覺身心無比的舒暢!游泳完畢,孫中山便在水邊清洗衣服。孫中山的衛(wèi)隊長馬湘看見立刻走上前來,對他說:“先生,你還是把衣服給我來洗吧!”孫中山笑著說:“不用,不用了!我自己來,你以為我洗得不夠干凈嗎?”孫中山把衣服洗好后,馬湘又跑到孫夫人那邊把干凈的衣服拿過來給他穿上,然后大家有說有笑地一同下山去了。
孫中山在戎馬倥傯之余,飽覽了鼎湖山的美好山色,還為慶云寺題寫了“眾生平等,一切有情!”的大字條幅,從中體現出一個愛國主義者對祖國的大好山河充滿無限的情懷和愛意!今天在鼎湖山飛水潭的石壁上還可以看到刻有“孫中山游泳處”幾個大字。
(作者:陳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