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尋訪艾思奇的足跡

2012-04-12 00:00:00陸安
紅廣角 2012年9期

2011年冬,北方寒凝大地的季節,筆者一路南下,走向中國西南邊陲緊鄰緬甸的騰沖,在騰沖和順鄉,我慕名找到了《大眾哲學》的創作源頭、一代英哲艾思奇的故居。走進故居,瀏覽那圖文并茂的展板,觀賞那飽經滄桑的實物,其實就是在翻閱艾思奇跌宕起伏的人生履歷,翻閱這位僅僅活了56歲卻在歷史星空中留下耀眼輝光的哲學奇才的歷史傳奇。

一鳴驚人的哲學專著

不到和順,不到艾思奇故居,還真不知道這位從素有“荒蠻之地”之稱的云南紅土高原走出來的哲學家的代表作《大眾哲學》的魅力有多大、影響有多深。

都知道毛澤東對艾思奇的賞識與青睞,但很少有人了解蔣氏父子對艾思奇竟也高度重視,這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實屬罕見。“一卷書雄百萬兵,攻心為上勝攻城,蔣軍一敗如山倒,哲學猶輸仰令名。”這是曾任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幕僚的臺灣學者馬壁題贈艾思奇故居留念的一首七言絕句,意味深長地道出了一段歷史的隱情。

1935年底,25歲的文學青年艾思奇闖蕩上海,將自己在《讀書生活》半月刊和《申報》上發表的系列文章結集出版,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眾哲學》(初版名曰《哲學講話》)。這部凝聚著這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人心血和智慧的作品,一經出版,即風靡天下,僅1949年之前就連續印行了32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大眾哲學》的暢銷,奠定了艾思奇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也引起了國內各派政治力量的廣泛關注。對哲學一向情有獨鐘的毛澤東,雖然遠在陜北,但得到這本奇書之后,愛不釋手,對書中的觀點深以為然,大加贊賞。雖與艾思奇尚未謀面,但神交已久。

艾思奇積極追求進步,在《大眾哲學》出版的幾乎同一時刻,1935年底,經周揚、周立波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揚等人從上海來到了延安。在他們住的窯洞外面的土墻上,貼著紅紅綠綠、各式各樣的宣傳標語,其中有一幅,赫然就是“歡迎青年哲學家艾思奇到延安”,濃墨重彩的標語反映了艾思奇在延安軍民心中的地位。據沙平所撰《艾思奇與毛澤東的“哲學情”》記載,當時,在交際處剛吃完飯,工作人員又進窯洞來通報:“毛主席來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樣,都為黨的領袖能禮賢下士而激動萬分……“我們認識一下嘛,我是毛澤東,下面就請各位自報家門吧!”這句風趣的話,一下就把大家逗笑了,拘謹頓然消失,氣氛驟然活躍了,一個個自報家門。當艾思奇報了自己的名字后,毛主席親切地注視著他說:“噢!搞《大眾哲學》的艾思奇來了,你好呀!思奇同志。你的《大眾哲學》,我讀過幾遍了,最近你有新的著作嗎?”當得知艾思奇半年前剛出版了一本《哲學與生活》后,又風趣地說:“能否借我拜讀呀?讀完一定完璧歸‘艾’!”在座的人,一聽就樂開了。

漫步艾思奇故居,在展覽室的墻上,我發現了這樣一封信:“思奇同志:你的《哲學與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書,我讀了得益很多,抄錄了一些,送請一看是否有抄錯的。其中有一個問題略有疑點(不是基本不同),請你再考慮一下,詳情當面告訴。今日何時有暇,我來看你。毛澤東。”一如毛澤東其他作品之文風,言簡意賅,直入主題。遒勁灑脫的毛筆字,帶有紅色領袖不羈的個性。

若是換成其他人,得到領袖如此的禮遇,早就成為炫耀的資本了,而艾思奇卻不然,他本質上是一個老實本分、勤勉治學之人,不事張揚、低調做事、本分做人是他一貫的作風。毛主席給他的這封信,一直到1949年之后才為人知。我查到了艾思奇的夫人王丹一發表在發行量極窄的地方史料《騰沖文史資料選輯》上的回憶錄,名曰《難忘的歲月——紀念艾思奇逝世三十周年》,其中寫道:“在延安早期,毛澤東同志曾與艾思奇有過較密切的交往。毛澤東同志讀了艾思奇著的《哲學與生活》一書,對該書給予很高的評價,并逐字逐句抄錄了19頁之多,又轉送給艾思奇看是否有抄錯之處。像這樣的事,艾思奇生前從未向人談起,更不愿以此示人,炫耀自己。解放后,為便于保存,我曾拿到榮寶齋裝幀,在該店被康生的老婆曹軼歐看到,她沒想到毛主席曾對艾思奇有過那樣高的評價,并寫下那么多的字,當下她對我提出要由當代書法家題字或請人寫跋。我說要和艾思奇商量,當我向思奇提起時,他堅決不同意,嚴肅地說:‘不要招搖,快收起來!’直到他去世多年,粉碎‘四人幫’以后,我們才將它作為革命文物,送交當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胡耀邦同志轉革命博物館。”

毛澤東對艾思奇的著作愛不釋手,曾指示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多買些《大眾哲學》送回延安,供干部學習,還曾給自己正在蘇聯留學的兒子毛岸英寄過一本《大眾哲學》,囑咐他認真閱讀。

在延安的歲月里,毛澤東多次與艾思奇深入交流,促膝交談。據《艾思奇與毛澤東的“哲學情”》記載:“1938年1月13日,艾思奇又收到毛主席來信,邀他‘有空可來談,但請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之外的晚上’,這就等于明確告知了何時可以去的時間表了!到底去不去呢?艾思奇收到信后不由猶豫再三了!若去吧,可如果正碰上他工作,那豈不是延誤了他日理萬機的寶貴時間?若是不去,這豈不是失去了直接向毛主席請教的難得機會?能聆聽他超過一般人見識的精辟見解,是何等珍貴呀!再說,若是不去,豈不是連普通的人際交往的禮貌也沒有了嗎?于是,在一個夜晚,他去拜訪了毛主席,想不到兩人一談起哲學及各種問題,便談性大發,竟長談通宵。當艾思奇告別走出毛主席的窯洞時,已經是天色破曉了。”

長期的交往,使得毛澤東對艾思奇十分了解,他曾在與作家劉白羽交談時,說“老艾同志不是天下第一個好人,也是第二個好人”。由此看來,在毛澤東心目中,艾思奇不僅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學者,更是一個人品高潔的好人。

最有意思的是,艾思奇在蔣家父子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低。與蔣家父子交情很深的馬壁先生,1981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大陸定居,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楊尚昆、彭真、鄧穎超等多次接見,出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職。正是從他口中,人們才得以了解蔣家父子對艾思奇的認識與評價。

據王丹一回憶錄記載,1984年初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介紹馬壁先生登門造訪。初次見面,馬壁說:“蔣介石的統治在大陸崩潰退到臺灣以后,曾不止一次在臺灣高層人士會議上總結過經驗教訓。他曾經對他的下屬說‘我們和共產黨的較量,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失敗,也是人心上的失敗。比如共產黨有艾思奇的《大眾哲學》,你們怎么就拿不出來?’蔣不僅自己看這本書,還要求他的部下也學這本書,我看到蔣先生和蔣經國都把此書放在案頭。”“蔣經國先生繼位后,也不止一次提到《大眾哲學》,承認國民黨在思想戰線上是徹底垮了。”鑒于馬壁與蔣家的關系,他耳聞目睹的事情,可信度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可見,作為毛澤東對手的蔣家父子,同樣很看重《大眾哲學》這本書。

一家傳奇的滇西望族

艾思奇的名字,因為《大眾哲學》等膾炙人口的作品而聞名遐邇。望文生義,一般人會以為他姓艾,在中國,姓艾的人也的確不少。其實,他并不姓艾,而姓李。那么,他出生于一個怎樣的家庭呢?不深入和順的艾思奇故居,還真難以相信,他所生長的這個家庭,非同一般,是滇西清譽甚高的名門望族,與他有親屬關系、師生關系、朋友關系的人中不乏載譽史冊的名士,這一點,素來為史家所忽略。

艾思奇(1910—1966),原名李生萱。辛亥革命前夜,風起云涌的歲月里,他出生在著名的僑鄉和順。時代賦予了他追求進步的思想,家鄉讓他很早就觸摸到開放的氣息,家族濡養了他扎實深厚、學貫中西的文化功底,這注定了他小小年紀就能領悟深奧艱澀的哲學原理。

艾思奇,作為筆名,長期以來,一直是引人關注的話題。為什么叫這么個名字,以至于朗朗上口之時讓人都忘掉了他的本名呢?筆者在和順鄉期間,曾廣閱當地史志資料,并咨詢艾思奇故居管理人員,終于追尋到艾思奇筆名的真實來歷。原來,1932年,初到上海時,他曾經去看過一部外國電影,名曰《愛斯基摩人》,故事情節給他留下極為難忘的印象,單單這片名就讓他念叨了好長時間,寫文章時,干脆順勢而為以片名的諧音縮寫作為自己的筆名,寓意為“愛思考奇異的事務”。

艾思奇的祖父李德潤、父親李曰核、大哥李生莊、堂弟李生芬,他的宗伯李根源,他的中學老師楚圖南,他的同窗好友聶耳,都是中國近現代史冊上錚錚鐵骨、大有作為的名人。可以說,環繞在艾思奇人生道路上的人脈關系,是歷史上少有的一群愛國愛鄉的知識精英,這不能不對這個年輕哲學家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祖父李德潤的生平事跡,早已被厚厚的歷史塵埃所淹沒,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好在故居中保存著一張完好無損的人物照片,讓我們對清朝末年這位常年奔波在中緬邊境上的成功商人的形象有了最直觀、最感性的了解。從照片看,李德潤人到中年,一身清朝官服,面容清癯,雙目炯炯,一副干練精明的樣子。當時經商致富者一般會投資給自己買個閑官,估計李德潤的官服就是這么來的。關于此人更多的信息,實在少得可憐。幾番搜尋,最終,筆者在騰沖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編纂的《騰沖老照片》中再次發現了這同一張照片,只不過,這本裝幀精美的大畫冊中,對李德潤多了一些文字的介紹,不過言辭寥寥,語焉不詳,僅僅是“艾思奇的祖父名叫李德潤,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年輕時在緬甸經商,經常往來于仰光以及騰沖、下關間。老年李德潤回到故鄉,在家賦閑,被鄉人譽為‘能律己,待人耿直無飾’。”區區幾行字而已,并沒有比那張照片提供給我們的信息多出多少。

除了李德潤之外,與艾思奇關系密切的其他人的信息,查之史籍,相當之多,讓我們幾乎難以下筆,只好點到為止,一筆帶過。

李曰核(1881—1944),字子暢,自幼聰穎,追求新學,早年畢業于京師大學堂經濟特科,文筆甚好,被章太炎先生譽為“天南一支筆”,參加云南辛亥重九起義,光復后,出任云南都督府軍政部次長,追隨蔡鍔左右,深受倚重。袁世凱復辟帝制,蔡鍔脫離虎口,返回云南,揭竿而起,云南宣布獨立,李曰核任秘書長,所有機要文字、檄文宣言,基本上出自他手,不僅傳誦一時的《討袁檄文》是他飽蘸激情、一揮而就,就連“護國軍”之稱,也是他給起的。他傾向進步,同情革命,1929年大革命失敗,昆明西門成了殘殺共產黨人的刑場,目睹劊子手的兇殘,他義憤填膺,揮毫潑墨,寫就了長篇古體詩《老牛嘆》,“似犯共產嫌,兵來如縛豬;反接赴刑場,其母要諸途……碎然伏其辜,母至掄地呼;發散血淚枯,一塊肉已無!此生胡為乎?人更不如牛!”他的進步立場,感染和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長子李生莊、次子李生萱等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他本人,1930年復出政壇,出任云南第一殖邊督辦。他以戰略眼光分析,中日必將大戰一場,一旦開戰,中國的海岸線勢必會被日本優勢海軍封鎖,外援只有西伯利亞鐵路了,路途遙遠,線路過長,成本過高,變數過大,遂直接上書云南省主席龍云,力主修建滇緬公路。滇緬公路能在極短的九個月時間內建成,李曰核功不可沒。為了滇緬公路這條抗戰的“輸血管”與“生命線”,他積勞成疾,沒有看到抗戰勝利的曙光就溘然長逝了。李曰核逝世后,時人方樹梅為其作傳《續滇南碑傳集·李曰核傳》,其中這樣評價道:“性剛正,耿介不阿,負才智不為人俯仰。詩文戛戛,獨造得山川雄奇氣。所作軍國書檄,筆挾風霜,見者莫不畏服。”著墨不多,卻極中肯。

李曰核對子女的教育十分成功,值得大書特書。他與夫人寸寬福一共生養了四個孩子:李生莊、李生萱、李生葂、李生蒨,個個很有出息。尤其是老大李生莊、老二李生萱,名氣不亞于乃父,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他親自制定對孩子的教育計劃,延聘專門的家庭教師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他自己也親自給孩子們講授先秦諸子學說,為李生莊、李生萱走上哲學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生葂在其所撰《李曰核二三事》中寫道:“先父對我們兄弟輩的教育,管束極嚴,尤其對生莊大哥和生萱(艾思奇)二哥的學習,抓得更緊。他常教導大哥們說:‘我十一歲時即將《資治通鑒》讀完,深解其意。這部書闡述興衰之跡,治亂之數,簡而詳盡,你弟兄們宜熟讀。’還說:‘我在大學所習為文科,并偏于政法和哲學。今世變已亟,文法之弊,流于空虛,做人須有一技之長,自不愁無啖飯地。我盼望你們弟兄,能各習實用科學一種,于國于己,方有著落處。但哲學是一切學術的概括,欲窮事物之至理,宜讀一些哲學。’先父精哲學并工詩文,他為文反對陳義太高,選言太僻,或用奇詞奧意。所作詩,頗具唐人風格,尤喜白居易。他常教誨大哥、二哥說:‘無論作詩寫文章,應像白居易,務使人能讀懂,婦孺皆懂。’……大哥二哥幼年受父親言行的影響,民主革命的熏陶,又得父親指導閱讀古代哲學和歷史,兩位哥哥后來走上革命道路,在哲學上有一定成就,寫文章力求大眾化,是與他的教誨分不開的。”正是在他的諄諄教誨之下,才有了李生莊、李生萱兄弟二人不俗的學術成就,尤其是令人稱道的哲學研究成果。

李生莊(1904—1945),李曰核之長子,早年畢業于昆明的云南省立第一中學。1923年考入南京的東南大學,攻讀西洋哲學,其間,秘密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從事革命活動,后被江蘇督軍孫傳芳通緝。其弟李生萱也隨他來到南京讀書,也參加了進步學生的活動,結果被捕。危急關頭,兄弟兩人得到了貴人相助,曾任黎元洪時代農林總長、國務總理的元老李根源先生(1879—1965)出手相救,兄弟二人終于脫離虎口。李生莊避居蘇州李根源的家中,李生萱被李根源保釋出獄后,遠走日本留學。李根源是兄弟二人的宗伯,與李曰核感情篤深,后來李曰核病逝后,李根源曾賦詩哀悼:“三郎與我最交親,五十年間如一人。怕過蕉溪游釣處,大樓悵望總傷神。”

在李根源的掩護下,李生莊1928年返回云南,在省立一中任教,兼《民眾日報》副刊主編。隨后,其弟李生萱也從日本返回昆明。李生莊以“大幺”為筆名,李生萱以“小幺”為筆名,發表了很多哲學文章,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革命進步思想。1930年,隨父返回家鄉騰沖,任第一殖邊督辦公署秘書,同時兼任和順圖書館館長,使得偏遠的邊境地區擁有了引以為傲的規模最大的鄉村圖書館。1931年,李生莊創辦騰越女子中學。1935年,又創辦了騰越簡易師范學校。抗戰爆發后,1939年,出任云南省教育廳一級譯員。抗戰勝利,1945年,被云南省主席盧漢任命為省政府秘書長,未及履職,即病逝。《大眾哲學》作者的哥哥,畢生投身于邊疆教育事業,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不愧為“大眾教育家”,為英才輩出的家族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一生勤勉的哲學奇才

“業精于勤荒于嬉”,是李曰核教育孩子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這成了孩子們畢生恪守的座右銘,始終未敢忘懷。少年成才、譽滿天下的艾思奇,一生勤勉,著述甚豐,碩果累累,成為李家的驕傲。

1924年,因遭新軍閥唐繼堯的迫害,李曰核流亡香港,14歲的艾思奇入教會學校——嶺南大學香港分校讀書。1925年,返回昆明,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就是在這所云南著名的中學里,他遇到了恩師楚圖南,也遇到了一生交誼的同窗聶耳。

楚圖南(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曾任暨南大學、云南大學、上海法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北京師大教授、西南文教委員會主任、對外文化協會會長、民盟中央代主席等職。1919年,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讀書期間,在李大釗的引領下,楚圖南積極參加五四運動,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熏陶。1923年,他回到昆明,在省立一中任教。就在這時,艾思奇入校插班就讀,成了他的得意門生。“文革”后,楚圖南曾在《騰沖文史資料選輯》上發表回憶錄,名曰《學生·戰友·同志——回憶艾思奇同志》,其中深情地寫道:“他有很深的哲學修養,思想清晰明快、沉著冷靜、有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他的這些難得的優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工作緊張,思慮過度,1966年,他終于患病住院。那時還潛藏在我們黨內的野心家康生和理論騙子陳伯達,長期以來也對艾思奇同志有著種種刁難和挑剔。即使這樣,他仍在病床上繼續思考問題,不間斷地寫作,積勞成疾,終于不幸病重逝世。噩耗傳來,我和黃洛峰同志等人趕到醫院,我們站在他遺體旁邊,為他正當有為之年而早逝,感到由衷的哀痛和惋惜。我感到失掉的不僅是一位篤學有為的故鄉青年、摯友、同志,而是感到我們黨失掉了一位在哲學思想戰線上忠貞的優秀戰士!”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 云南玉溪人,系中國杰出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一中,恰遇艾思奇,志同道合,結成摯友。

艾思奇隨哥哥在南京求學期間,從事進步活動被捕,經李根源救援出獄后,前往日本讀書。生活拮據,節衣縮食,發奮用功,手不釋卷。當時的日本,相對開放,馬列著作在書店中公開售賣,他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讀了大量哲學書刊。他讀書講究精讀,一本黑格爾的《邏輯學》,被他反復研讀了半年時間,紅藍鉛筆在書上勾勾畫畫,空白之處遍布批注,從外觀上看,這書幾乎殘破得一塌糊涂了。據騰沖縣政協所編《走出國門的騰沖人》記載,艾思奇有句名言,即“我不喜歡把一本書看了半截或不全理解就丟開,怎么也要把它啃完弄通,我決不囫圇吞棗。”

1928年,日本政府制造“濟南慘案”,殘殺中國軍民,中共東京支部組織留日同學回國,以示抗議,艾思奇響應號召,回到昆明。他從日本帶回來很多書刊,其中不乏音樂作品,為的就是提供給聶耳參考的。回國后,因胃病嚴重,他一度在家臥床休養。其間,克服困難,將《國際歌》、《馬賽曲》、《伏爾加船夫曲》等著名樂章譯成中文,送給聶耳,足見兩人交情不淺。

1930年,艾思奇病愈,再赴日本,入福岡工業學校專習工業技術,這是謹遵父命的結果。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艾思奇與很多愛國的留日學生一道回到危機四伏的祖國。他在上海參加了左翼的“社會科學家聯盟”,1935年,一炮打響,出版了《大眾哲學》。1937年,千里迢迢,奔赴當時的革命圣地延安。

一個哲學奇才,遇上了一個有哲學情懷的領袖,是歷史的巧合,更是那個純真樸實、激情澎拜的革命歲月里的必然。作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延安的哲學氛圍變得越來越濃。滿腔熱情的年輕哲學家,在領袖的大力支持下,有了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

1938年,艾思奇被分配到抗日軍政大學和陜北公學任教,并出任陜甘寧邊區“文化界抗敵協會”主任。馬列學院成立后,他調到該院任教,兼哲學研究室主任。

這個時候,毛澤東開始醞釀和發動整風運動,準備系統地對王明等人的思想進行清算,哲學的作用更加突顯。王明不是從蘇聯搬來了一套教條主義理論嗎?中國共產黨人針鋒相對,就要宣傳和弘揚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哲學的作用非同小可。于是,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成立了“新哲學會”,由艾思奇和何思敬主持,毛澤東是會員,定期活動,活動地點就是毛澤東住的窯洞。

在整風運動中,艾思奇發表了《“有的放矢”及其他》、《不要誤解實事求是》、《怎樣改造我們的學習》等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度出任《解放日報》編委會委員兼副刊部主任、副總編、總編等職,是中共七大代表。

蔣介石父子之所以對艾思奇留有深刻的印象,源于1943年8月,56歲的蔣介石在重慶自鳴得意發表了《中國之命運》,系統地闡述自己的反動理論,萬萬沒有想到,遠在延安的《解放日報》迅速回擊,刊登了一篇《中國之命運——極端唯心論的愚民哲學》,署名“艾思奇”,被戳到痛處的蔣介石,從此對這個名字不再忘懷。那時,艾思奇不過33歲。

1949年,新中國成立。艾思奇先后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哲學會副會長。馬列學院遷入北京,艾思奇繼續在那里教授他所熟悉的社會發展史課程,同時,還被北京大學文學院聘為教授,講授政治課。受教育部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邀請,作哲學普及廣播講座,深受聽眾的歡迎。

1955年,馬列學院改為中央黨校,艾思奇擔任校黨委常委、哲學教研室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

1957年秋,健康狀況不佳,他被安排到青島療養。1958年上半年,中央黨校開展反右派運動,康生和陳伯達直接插手,興風作浪,矛頭直指艾思奇。病未痊愈的艾思奇被緊急召回北京,參加運動。他所在的哲學教研室成了“重災區”,在哲學教研室并無任何職務的康生的老婆曹軼歐,沖鋒陷陣,無中生有地污蔑,說什么“三樓(哲學教研室所在地)有反黨小集團”,鋪天蓋地給他貼了200多張大字報,真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了。作為一個手無寸鐵的知識分子,艾思奇雖然滿腹冤屈,作了“檢討”,但對于自己的哲學觀點卻“仍保留意見”,結果,遭到曹軼歐的痛斥:“還要保留,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是不能容忍的!”不依不饒,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艾思奇危在旦夕,幸虧,有毛澤東早就說過的“好人”作擋箭牌,他才沒有被逼上絕路,只是被定為“不戴帽”的“中右”,下放農村參加勞動。1958年9月,他被任命為開封地委副書記兼開封縣委第二書記,前往艱苦的中原大地工作。

與基層干部群眾打成一片,活生生的現實,讓艾思奇這位哲學家開始重新審視正在瘋狂推進的“大躍進”運動。曾幾何時,他也一度很激進,寫過《哪里找根據》等文章,“謳歌”群眾的干勁,后來,深入基層,讓他看到了農民正在遭受的苦難,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直截了當,提筆給當時的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同志寫了一封信,提到:“根據實際情況看,過高的生產指標并不能真正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吳書記回信,認同他的觀點。1959年,他先后發表了兩篇重要文章,闡釋自己的認識。一篇是1月發表在《中州評論》上的《破除迷信,立科學,無往不勝》,指出:“作為科學的共產主義者,是不應該僅僅憑著空想和熱情來指導行動的”,“破除迷信后一定要立科學”,“沖天的干勁一定要與實事求是的精神結合起來”;另一篇是4月發表在《紅旗》上的《無限和有限的辯證法》,指出:“既要深信人民群眾力量的無窮無盡,又要注意到人民力量的有窮有盡”。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哲學家,能夠表明自己的態度,殊非易事,那是需要多大的膽量和勇氣呀,艾思奇在這一歷史節點上的表現,令人肅然起敬。

1959年底,艾思奇下放結束,回到北京,就任中央黨校副校長。1961年,他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出版,作為全國高校文科教材,一用就是好多年,影響了好幾代人的哲學思維。

1965年春天和秋天,毛澤東在北京和杭州,先后兩次召見艾思奇,專門探討哲學問題。第一次,著重談論的話題,竟然是日本理論物理學家坂田昌一的文章《關于新基本粒子的對話》,領袖一如在延安時代的作風,對學術問題談興甚濃。6月1日,《紅旗》雜志全文刊登了坂田昌一的文章。艾思奇應邀參加了隨后舉行的專題座談會,作了重點發言,這就是《唯物辯證法是探索自然界的理論武器》,刊登在這一年《紅旗》第9期上。

1965年底,他從杭州返回北京,向全校師生傳達毛澤東講話的精神,忽感身體不適,去阜外醫院檢查,醫生發現他的心臟病已經比較嚴重了,需要立即住院治療。12月30日正式住院,翌年1月30日出院。1966年3月7日下午,應胡繩同志之約,前往釣魚臺交流學術問題。夜間,突發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有所緩解。8日清晨,前往阜外醫院就診,經專家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又發現,有腦動脈栓塞等癥狀,住院治療。22日,心力衰竭,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56歲。

十四年之后,1980年2月,艾思奇夫人王丹一女士帶著他生前的愿望,回到生養他的故鄉,回到了和順的老屋,并將李氏祖居連同艾思奇的一些遺物一并捐給國家。為了紀念這位給家鄉帶來榮耀的哲學家,當地政府決定將這座老宅修葺一新,開辟為“艾思奇紀念館”。1984年10月1日正式開館,艾思奇的恩師楚圖南先生親筆題寫了館名,這里現在是云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9月,年已80高齡的王丹一女士心系家鄉,第二次將艾思奇的遺物共130多件,捐贈給紀念館,使得故居的陳列與展覽內容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游人和訪客慕名前來參觀,艾思奇故居紀念館,早已成為云南、騰沖乃至和順鄉的地標式建筑了。

徜徉在艾思奇故居中,任由紅土高原上清冽純凈的微風拂面,頓覺心曠神怡。山水環繞之中,竟有如此絕佳的居所,幽美之中見精神,讓人不禁浮想聯翩,聯想到艾思奇及其家人在風云激蕩的近現代歷史歲月中艱難探索的身影,你就不能不由衷地贊佩這的確是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一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所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午夜不卡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小视频网站|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噜噜噜久久| 日本三级精品|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久久免费成人|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一区|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日本影院一区| 午夜啪啪网|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尤物视频一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视频色图|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天天综合网在线|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a级毛片免费网站|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亚洲网综合| 欧美日韩第三页|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色婷婷成人|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欧美激情福利| 91九色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