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穗采集貯藏與蠟封
1.1接穗采集貯藏
接穗在冬季或第2年春季結合修剪采集,要選擇品種優良、樹體健壯、無病蟲害、生長充實、芽體飽滿的當年生枝做接穗。采好后捆成50枝的小捆,掛上標簽,斜插于半濕(相對濕度60%)的沙中,低溫(0.5~1℃)貯藏備用,注意隨時檢查沙子的濕度。目前大扁杏可選用的優良品種有龍王帽、一窩蜂、白玉扁、超仁、油仁、豐仁、國仁、優一、新4號、三桿旗、薄殼1號等。
1.2蠟封接穗
落葉后至冬前采集的接穗,在嫁接前將接穗從地窖內或地下庫取出,用清水沖凈晾干,剪成長10~12cm且留有3~4個飽滿芽的枝段;將接穗的一頭在90~105℃的蠟液中速蘸一下,甩掉表面多余蠟液;再蘸另一頭,使整個接穗表面包被一層薄而透明的蠟膜。蠟封好的接穗應當是蠟膜層薄,表面著蠟均勻且無遺漏,能透過蠟膜看到接穗的正常顏色。
2 高接時期
高接從杏樹花芽萌動一直到花期都可以進行,甘肅天水地區以4月中下旬大扁杏剛展葉時最佳。高接過早,氣溫較低,樹枝不易離皮,并且砧穗生理活動微弱,愈傷組織產生慢,嫁接成活率低;高接過晚,葉芽和新梢生長時樹體營養消耗多,嫁接成活率低,接后新梢生長量小。
3 品種選擇與布局
大扁杏品種選擇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來確定。在水肥條件較好,不易受早春霜害的杏園,主栽品種可選龍王帽、一窩蜂、白玉扁、國仁、油仁、豐仁、超仁等豐產性強、經濟價值高韻品種;在易受晚霜危害的園地,可選擇優一、新4號、三桿旗、薄殼1號等抗寒品種。在高接時要配置好授粉品種,目前白玉扁是大扁杏較好的授粉品種,一般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為(4~6):1。
4 嫁接部位
根據樹齡大小,選擇不同的嫁接部位,對3~4年生的杏樹,樹體結構正在形成,可在主干距地面40~60cm處嫁接。對5年生以上的大樹,則要多頭高接,嫁接前按原樹冠的從屬關系在枝干平滑無疤處鋸好接頭,鋸口應距原枝基部20~30cm。
5 嫁接方法
在同一株樹上,可以根據枝條鋸口粗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嫁接方法,以達到樹體早成形,早結果的目的,在大扁杏高接換優中常用的嫁接方法有插皮接和切腹接。
5.1插皮接
適合于鋸口粗度在2cm以上的主枝,在砧木離皮時嫁接,其操作步驟為:用利刀削平砧木斷面,露出新茬,并根據斷面大小和樹皮平滑程度確定插穗點,在其邊緣皮層上沿插穗點向下縱劃一刀,深達木質部。長3cm,用刀尖將樹皮兩邊輕輕挑開。將切穗下端削成長約5cm左右的斜面。用提前準備好的舌形竹簽輕輕插入砧木接口,使砧木皮層與木質分離,拔出竹簽,然后將削好的接穗插入,插人深度要比竹簽稍深一些,確保皮層、接穗、木質三者接觸緊密。然后用塑料嫁接膜由下到上將接口及砧木截面包扎嚴緊。
5.2切腹接
適合于剪口粗度在0.6~1.0cm之間的側枝,嫁接時間可以較插皮接早一些,其操作步驟為:將砧木幼樹主枝或側枝距嫁接部位5~7cm處斜剪除,在砧木外沿同一方向斜向下剪一刀,剪口約3~4cm,且剪口不能超過髓心。將接穗削成大面長3~4cm、小面為大面2/3的楔形。隨后將接穗大面向內插入砧木,砧穗形成層對齊,大面可露白2~3mm。最后用嫁接膜由下到上包扎嚴緊。
6 接后管理
6.1修筑樹盤
改接后,要將樹干基部土壤上切下墊,修成樹盤。也可結合施肥,擴大樹穴,并進行樹盤覆草保墑,減少水土流水和雜草滋生,增加有機質含量,以促進樹體生長。
6.2除萌抹芽
接穗成活萌芽后,應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蘗,并疏除過密的萌芽,集中養分供應。對未接活的,應從萌蘗中選1~2個壯枝保留,繼續培養,以備再接。如果在同一砧木截面上,嫁接2個以上接頭時,成活后應選擇位置和生長勢較好的一個嫩枝培養,其余的應加以控制,待接口完全愈合后再去除。
6.3綁防風柱
接芽萌發后生長迅速,枝葉量增加很快,接口新形成的愈合組織承受不了新枝的重量,極易被風折斷。因此,必須在每個接頭上綁1根支棍。綁支棍時間從嫁接以后到萌芽,一般有10~20d。綁棍要牢固,不可松動,支棍在接口以上的長度大于70cm。
6.4攏枝
5月底到6月初,當新枝生長達40~50cm時,進行第1次攏枝,以減少和避免風折。在支棍上,先用繩系在相當于新枝中部的位置,不要上下松動,然后將枝攏在支棍旁,以既不系死,也不至于過分晃動為宜。當新枝生長到90cm左右時進行第2次攏枝。
6.5剪枝
嫁接后每個接穗上的3~4個芽都可萌發,需要在生長季節進行兩次剪枝。第1次可在接芽長到10~20cm時進行,方法是:選留1~2個生長強健的枝,作為樹冠的主枝進行培養,其余枝全部剪除。當留下的枝長到50~70cm時,進行第2次剪枝,主要是疏除多余的二次枝,只留下4~6個,進一步培養成側枝和輔養枝,經過兩次剪枝后,樹形及枝條組成結構就基本形成了。
6.6病蟲害防治
嫁接成活后,新梢嫩葉易受天幕毛蟲、金龜子及食芽害蟲的為害,夏季易受紅蜘蛛和蚜蟲為害,發現后要及時進行綜合防治,并適時做好中耕除草和施肥工作,以便樹體及早成形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