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核桃分布范圍廣,以川西高山峽谷區、川西南山地區和盆地東北緣為主要產區,而華鎣、岳池、廣安、武勝、渠縣、鄰水等川東地區也是核桃的適栽地區和發展較快的地區。核桃已成為四川主要的經濟林樹種,核桃產業更是川東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1 栽植技術
1.1建園
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適宜該區域的優良品種主要有川核系列等晚實核桃品種以及遼寧1號、中林1號、香玲、豐輝、魯光等早實品種。授粉品種花期應與主栽品種同期。授粉樹可以按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隔行配置,比例按3:1或5:1搭配。栽植密度上,選擇早實品種建園時可采用4m×5m株行距;選擇晚實核桃可采用5m×6m株行距。由于東部地區以丘陵和平壩為主,因此,栽植的株行距應根據地形地勢靈活掌握。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較高土壤上建園,株行距可適當放大些;在土壤條件較差、丘陵坡地上建園,株行距應小些。對于在田埂、地邊及房前屋后的四旁栽植,其株行距不受限制,按空間進行調整。此外,要求土層厚度在80cm以上。
1.2定植
要求大穴定植,平地栽植時挖0.6~1.0m3的樹穴;緩坡地建園,沿等高線挖O.8~1.0m3樹穴,栽植后坡地逐步修改成梯田。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回填時每穴先用腐熟的有機肥30~50kg與表土充分混勻,再回填,灌水沉實。在川東地區,核桃秋季落葉后或春季展葉前都可進行栽植,秋冬季栽植宜在10月下旬落葉后進行。春季栽植宜在3月上中旬至苗木發芽前完成。
栽植時,將苗木置于穴內中央,扶正,使根系舒展,邊埋土邊踏實,埋土深度以高出原根際土痕2~4cm為宜。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待水下滲后覆土保墑。保證苗木栽畢遇水下滲后根頸與地面齊平。
2 管理技術
2.1土肥水管理
.
川東地區的降雨較充足,雜草生長快,所以,從定植至結果前的幼齡樹都應及時除草松土,加強撫育管理,促進樹體營養生長。每年除草3次左右,松土深度為5~15cm。
幼齡樹在落葉前、結果樹在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盡早施人以農家肥為主的基肥,施用方式多采用環狀施肥、穴狀施肥或條狀溝施肥。幼齡樹在展葉前后追肥1次,以速效氮為主,如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等。結果樹在開花前后、果實發育期和硬核期各追肥1次,肥料仍以速效氮為主。結果樹可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料。在核桃生長期還可以進行葉面噴肥,葉面肥主要是0.3%~0.5%的尿素液,0.5%~1.0%的過磷酸鈣液、0.2%~0.3%的硫酸鉀液或0.1%~0.2%的硼酸液。以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后噴肥較為適宜,雨天或大風天不宜進行。
川東地區易出現春旱和伏旱,水分管理上要及時灌水,在春季萌芽前、花芽分化前以及果實膨大和硬核期都要根據土壤的情況進行灌水,在雨季注意開溝排水防澇。
2.2整形管理
根據所選品種和栽植方式選擇定干高度,普通園按照80~90cm定干。核桃常用樹形為疏散分層形和自然開心形。疏散分層形要求主干上留3~5個主枝,分2~3層配置。大枝修剪宜在休眠期,抹芽等修剪措施可在生長期進行。幼樹及初果樹修剪的目標是培養各級骨干枝,使其形成良好的樹體骨架。控制頂端優勢和背后枝,調節骨干枝生長勢,充分利用輔養枝,培養結果枝組。早實品種主要是疏除過密枝、交叉枝和病蟲為害枝,短截背后枝、下垂枝。晚實品種主要是短截發育枝,促其擴大分枝,剪除背下枝、下垂枝以及病蟲為害枝。盛果樹修剪的目標是及時調整平衡樹勢,調節生長與結果的矛盾,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更新復壯結果枝組。修剪時主要是疏除樹冠內膛密集的細弱枝、重疊枝、病蟲枝和雄花枝,必要時回縮衰弱母枝,調整骨干枝不斷復壯更新,有計劃培養結果枝組,以保持豐產樹勢;對樹冠外圍生長旺盛的二次枝進行短截或疏除,改良徒長枝;對輔養枝的處理則應以不影響主、側枝生長為原則進行。
3 主要病蟲害防治
該區域高溫多濕,核桃病害主要有核桃枝枯病、核桃細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等。可于發病期噴施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0%的多菌靈8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云斑天牛、核桃舉肢蛾、核桃長足象等,生產上可用3000~3500倍的溴氰菊酯進行防治。
4 堅果采收
當全樹堅果總苞有1/4開裂時即可采收。將帶總苞的堅果堆于不受陽光直射的陰涼通風處,厚度50cm,堆上覆蓋8~10cm厚的干草或樹葉,3~5d后總苞發泡,或用1%乙烯利溶液快速浸泡后堆放1~3d,有離殼或綻裂現象時及時用平板搓揉即可脫去總苞。脫去總苞的堅果,及時用清水沖洗,除去殘留在果面上的爛皮、泥土和其他污漬。采用烘烤或晾曬方式,使堅果含水量降低到8%,烘烤時烤箱溫度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