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翠蘭
(江蘇省如皋市桃園初級中學 江蘇 如皋 226557)
課程改革以來,教學目標的設置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顯性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重視,最主要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之類的隱性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視程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初中化學教學在教給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培養化學基本技能、掌握化學研究方法的同時,還肩負著發展學科興趣、實事求是、培養意志力、樹立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民族的振興的志向等重任。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曾說:“濃厚的興趣能彌補智能的不足,持久的興趣會導致發明創造。”我在化學教學中充分挖掘潛在的興趣材料,通過實驗、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或順口溜等展示化學知識的魅力,既減少了機械學習的環節,又讓學習過程變得有意義有趣味,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扎實透徹,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在緒言的教學中,我增設了“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燈”、“清水變牛奶”和“密信顯字”等幾個趣味實驗,特別是“密信顯字”實驗,當我將“水”噴在事先準備好的白紙上時,“世界真奇妙,等你來探奧”幾個紅字立刻在白紙上顯現出來。這些實驗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化學世界真奇妙”的感嘆從學生心底油然而升,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其中奧秘的熱情。
我還常常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到工廠、農村、醫院等地調查,搜集與化學有關的素材,“讓生活走進化學,讓化學走進社會”。如我班社會調查小組就曾調研過課題:《農村沼氣推廣利用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和《沼液、沼渣在農業、畜牧業中的應用》,將調研報告提交給有關部門后,引起了足夠重視,采納了其中的部分建議,受到了社會的好評,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樂于參與生活決策的意識和品質,體會到了所學知識的價值,激發了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頭腦不是一個容器,而是一個等待點燃的火把。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化學教學正需要這樣的吸引力,讓學生樂此不疲。
化學是嚴謹的學科,在化學學習中,很多時候不存在一成不變的結論和實驗結果,實驗因素的變化也很容易導致不同結果的出現。
在實驗過程中,因控制條件和操作步驟的差異而往往會產生一些異常現象,教師應教育學生尊重事實,應把“異常現象”看作是促進學生探索的機會,幫助學生尋找原因,提出改進意見。例如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有些同學沒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現象。這時我就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有的鐵絲生銹了未用砂紙打磨,有的可能是氧氣不純,有的火柴一點著就伸入瓶中了等等。這樣在糾正缺點和彌補不足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和質疑的態度,又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在教學中我還經常穿插介紹一些化學史實,如古代的侯氏聯合制堿法、張青蓮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元素周期律的發現等,這些杰出貢獻的取得無一不是科學家們善于思維和嘗試,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結果,從而讓學生更加堅定信心,置身于知識的渴求和探索中來。
實事求是是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是進行科學研究應該秉承的基本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在化學教學中持批判的態度和審慎的眼光看問題,讓學生用事實說話,不盲從于權威和眾人。
愛因斯坦說過,耐心和恒心總會得到報酬的。“世之成材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即有堅忍不拔之志。”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要有效運用注意規律組織教學,在吸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到有意注意同樣對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要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是需要自我努力的,是要克服干擾和無關因素的影響的,學習知識就要和困難與畏難情緒做斗爭,從而樹立信心,培養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
我在教學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時,先讓學生猜想生成物,然后再進行實驗,大多數同學都能想到生成物是碳酸鈉和水,可是在做實驗的時候卻因為看不到明顯現象而焦慮。這時我組織大家進行討論:怎樣設計實驗能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確實發生了反應。經過激烈的探討,最后得出可根據反應前后的壓強差來改變裝置的特征或根據生產物的特性來考慮,重新設計的實驗中,就有六種不同的裝置,也有的同學向生成物中加入稀鹽酸進行驗證的。經過討論和再次的實驗,問題得到了最終的解決,學生體驗了學習的艱辛,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化學教學活動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同樣要注重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在教學中設置困難和問題前,要充分預見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要讓問題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領域,讓意志和情感協調發展。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論及學生學業水平考核問題時要求“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重視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隱性目標的達成度相對而言難以考量,它的價值也不像“知識與技能”那樣立竿見影,但是,作為基礎性的目標要求,對學生的終生發展和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健康向上的情感、端正嚴謹的態度、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學習的基石。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柏品良.中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類型和培養[J].化學教育,19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