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鋒
(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北京100035)
淺談和諧社會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李佳鋒
(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北京100035)
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就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出路就是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必須從機制、手段、方法、內容以及觀念等方面著手,為構建我國和諧社會服務。
和諧社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作為我黨的優良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歷史時期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取得的各種成效,從本質上來說,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產生了直接影響。如果我們思想政治工作不進行創新,那么就不能夠實現與時俱進,就會使整個社會逐漸走向僵化,失去活力。下面,筆者就結合和諧社會這一個背景,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進行淺談。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過去原有的社會利益的格局正在逐漸地進行分化、調整,這也就導致出現了某些全新的社會階層以及越來越多樣化的利益訴求。比如,在我國城市化的過程中出現了拆遷的矛盾,財富分配機制失衡直接導致了兩極分化的問題以及腐敗的問題,藥品、食品安全問題等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為我國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挑戰,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或者我們的思路不清晰,不能及時地行動,則可能會釀成大錯誤,其后果也不堪設想。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就是做矛盾化解的工作,最終能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出一個安寧并且有序的環境。
當前形勢下,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文化和信息傳播最快捷的載體,成為了我國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不能分割的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互聯網具有互動、多元、開放以及虛擬等等諸多特點。它擴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社會透明程度。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在諸多優點的背后也具有很強的負面影響。我們在對網絡進行充分利用、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正確地認識到網絡所具有的負面影響,將網絡的環境進行優化和凈化,把網絡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應有效運用網絡的正面影響,提高工作效率。
當前我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適應建設和諧社會時代的問題,例如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十分單一,缺少生動性和針對性,對于那些偏重于單項灌輸式的教育,我們忽略了和受教育人員的互動環節,也忽略了受教育人員的需求和訴求,更加不是帶著自己的真情實感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反而是產生一種任務的觀點,做官樣的文章,其方法也是十分老套的,導致了提及思想政治工作人們腦海中就留下了枯燥的印象。再從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機制方面來看,有些相關的部門沒有明朗的態度,其責任的劃分也并不明確,缺少一定的配合和協調,工作效率低。有些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一個科學的機制。在十七大,胡主席已經明確地指出和諧文化一直都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最為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適應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才能夠真正取得成效。
我國思想政治工作靈魂就是樹立牢固的正確的政治觀念,創新觀念極其重要。構建和諧社會,我們首先就是要有一個科學的和諧社會的觀念。所謂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一個觀念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必須把準的脈絡,并且是整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緊扣和聯系的主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們要宣傳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搭建和構建好和諧社會這樣的平臺,更加要充實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營造出一個寬松有序的和諧社會的氛圍,對人們內心的需求要不斷地滿足,更加要注重民生問題的解決。還要用科學發展的觀念來對當前的思潮進行整合,特別要引導整個社會的思潮不斷向健康和向上的方向發展,避免出現無序發展的現象。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就是要進行內容創新。內容創新是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著力點,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圍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全面地展開,如果我們放棄了這一個大的前提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那么,只會是南轅北轍。在實踐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將為人民服務作為核心,將集體主義作為主要原則,將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熱愛人民以及熱愛偉大祖國作為重要的基準,將家庭美德、職業道德以及社會公德作為主要的內容,將敬業奉獻、勤儉自強、友善團結、誠信明禮以及愛國守法作為規范。特別注意的是,我們要針對日常社會生活中以及當今時代中所出現的各種難題、焦點問題深入到基層之中,進行解疑釋惑,本著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以及貼近實際目標來不斷地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緊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主要矛盾,并及時化解矛盾。對個案進行剖析,還要做好耐心細致的教育、轉化以及疏導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如何主要取決于我們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改革開放進入了關鍵時期,諸多矛盾凸現出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們要講究一定的方法,注重藝術。我們除了要對少數社會主義破壞分子以及敵對勢力采取一種高壓的態勢以外,對于當前所存在的人民群眾的內部矛盾,我們必須遵守治病救人和懲前毖后的重要原則,既要統一思想,又不能忽視差異,不僅要教育群眾,更加要服務群眾,將黨的方針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和情感進行有機地結合和滲透。
[1]程長輝,李美旭.和諧社會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改進與創新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481-483.
[2]王文.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優勢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中國地質教育,2008(4):74-77.
[3]張愷祎.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青春歲月,2011(22):112.
[4]潘玉騰.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職能[J].科學社會主義,2006(2):74-76.
[5]李炳南.論思想政治工作在創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科學咨詢,2011(31):20-21.
[6]丁林.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推動和諧校園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6(2):82-83.
[7]劉慶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J].山東社會科學,2008(10):154-157.
[8]丁鼎棣.論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的三個關鍵點[J].理論前沿,2006(9):44-45.
[9]劉慶東.和諧社會建設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實現途徑[J].理論前沿,2007(22):46-47.
D648
A
1673―2391(2012)07―0191―02
2012—02—16
李佳峰,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
【責任編校:周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