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紅
(江蘇省如皋中學化學組 江蘇 如皋 226500)
淺談化學課堂中教師的情感細節與學生的潛能開發
杜紅紅
(江蘇省如皋中學化學組 江蘇 如皋 226500)
謝弗勒提出:潛能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什么條件”以及“我們把什么看作潛能”。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從教學的細節中發現、激發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潛能理論;情感細節;潛能開發
謝弗勒提出,潛能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什么條件”以及“我們把什么看作潛能”這兩個問題,他對潛能的詮釋自始自終都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相關。所以,教師不僅僅是學生潛能的發現者和促進者,更應該成為激勵者、引導者、判斷者、選擇者和對話者。而潛能的開發又需要以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積極的思考能力、高度的自信和健康的情感為前提,因此對學生潛能的開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情感細節不容忽視。
興趣對一個人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對一個人的生活有巨大的作用,往往是在一念之間生活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才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作為一位化學老師,也只有培養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才能在學生主動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在某些方面的潛能。而化學的優勢——與生活緊密相連,就可作為培養學生興趣的一種途徑。教學情境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它源自生活,就很容易與學生的經歷形成共鳴,學生才能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例如:我曾在“化學反應與能量”的教學過程中設計如下情境:
老師:你關注過減肥這個話題嗎?
學生:面帶微笑卻默默不語(可能是不好意思吧)。
老師:你知道最好的減肥辦法嗎?
學生:運動。
老師:運動之所以能減肥是因為什么?
學生:消耗能量,脂肪減少。
老師:看來對于化學反應在物質變化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從生活出發,引出探討的課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的進入狀態,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反而更增加了對學習的興趣。其實不止在教學情境的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都可以充分地利用好化學與生活的這層特殊的關系,包括我們講解一些理論性強的課程都可以類比生活的一些經驗,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是化學,化學學習中處處有生活的氣息。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這就為學生各種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可能。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教學中,教師的情緒對學生起到感染作用,良好的情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引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教師在課堂上帶著微笑的面容,使教師與學生心理上的距離縮小了,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有時教師可以走到學生身邊提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可以使學生精神高度集中地投入到相關話題的討論中,積極思考,自由表達,在與學生的交流和討論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和情感,激發學生的感知、思維和表達等各種潛能。
關系和諧和思想自由的課堂再加上教師的高度熱情,課堂的閃光點就會閃現。這里的閃光點有時就是一種教學過程中的 “意外”。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碑敗耙馔狻背霈F時,教師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簡單化處理,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敏銳地捕捉學生“誤點”的價值,抓住教育時機,巧妙引導,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教學因意外的細節捕捉而精彩,因真實而成為不可替代的一段師生生命發展的“流程”。
因此對教師而言,培養良好的情緒,用高度的熱情從課堂中捕捉每一個有價值的細節,深入發掘細節中蘊藏的教育資源,我們的教學就會因之而充滿生命的律動,課堂就會因之而精彩紛呈,學生的潛能因之而得以激發。
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由此可見,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重視和尊重的途徑有很多種,評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言談舉止都是情感的直觀表象,而中學生情感的最大特點是直覺性。有時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信任的眼神,一次輕輕的拍肩就會讓學生信心倍增。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從學生的表達和演示中尋找值得肯定的地方,并及時加以肯定性評價;生活中教師要從與學生交流過程中發現學生心理上的優勢和弱點,及時贊揚或鼓勵;在批改作業時,多寫些激勵性語言,學生就會認為自己確實如我們所說所寫那樣,對自己也會有更多肯定的認識,遇事能放得開,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成與敗,從而使自卑逐漸消失,自信逐漸建立。在信心十足的前提下往往熱情高漲,這樣往往又會獲得成功的體驗,更強的自信油然而生。自信與成功體驗形成良性循環,學生的潛能自然能得以發展,同時也可能激發學生更多其他方面的潛能。
課堂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地方,因為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充滿活力的生命體,在這里有著知識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樣教師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更重要的是熏陶學生的情感。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并不是時時刻刻都盡如人意,譬如,學生在課堂上看課外書、走神、交頭接耳等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教師若能能適當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情節輕的同學給個暗示或提醒,對問題比較嚴重的同學提醒后觀察其表現,并在課后及時了解情況并加以教育,要比當場就生氣、批評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因為這樣做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理解他人、寬容他人等方面的情感,充分激發學生各方面的情感潛能,這樣可以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為人處世能力,人生之路也會少些坎坷。
其實,教學中的細節往往不止這些,只要我們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用十足的耐心和愛心去對待自己的學生,只要我們睜大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就會發現教學中有更多細節能夠引導我們充分地挖掘不同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潛能,并激發我們適時地采取一些措施,發展他們的潛能。
1008-0546(2012)03-0030-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