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陳志華
隨著我國電力工業不斷飛速發展,計算機電控及通訊等技術在電氣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理論實踐和應用實踐,對此,教育部對于本科專業目錄進行了相應調整,結合新的就業機制,針對本科專業學生就業行業依托性差等方面,提出了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專業改革以及專業建設。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主要面向于水力發電和配電領域,以培養優質水電人才為目的,解決專業口徑拓展,專業方向拓寬,實現全方位的教學課程整體體系改的等教學問題。從而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中的水電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行業需要。爭取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級技術人員。
社會經濟發展對水電型人才的要求是,能力強、素質高等。改善專屬型人才培養方案應該從面向工程應用方向著手,逐步的拓展基礎知識教育,牢牢打好基礎實驗關,全面的提升學生能力和教學能力。
建立完善的教學模式,即,電力電子柔性輸電專業和電力系統機電保護以及電力系統自動化三個主導專業,為適應型學生提供多種選擇,促使專業型學生能夠逐步的適應水電行業和地方供電領域的需求。
根據教育部的公告,以電氣工程自動化為主導學科,在這門學科機制中,建立電氣工程、計算機應用控制工程以及通訊工程等基礎學科融合的基礎教育平臺,逐步的拓展專業基礎知識,拓展面向專業適應能力。
從初級學科到高級學科教育秉承以能力培養為主要原則,建立一套完整的專業知識基礎實驗平臺教育,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實驗技能。其具體的表現為:
(1)電子工程技術實踐。
(2)電工實際測量及實踐。
(3)電路走向設計。
(4)CPLD與電子CAD。
(5)結合具體實踐環節,優化出一套更加傾向于實驗能力培養的專業型人才培養體系。
以發展專業實踐為目的,建立電力系統設計規劃、電力系統自動化、水電站運行仿真培訓實驗以及在讀生基礎知識創新實驗等。
針對于面向工程實踐應用,以科學基礎為指導,建立一套完善的思想教育模塊,優化課程體系,改善教學課程內容,同時建立科學性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合理的不空,將專業知識與基礎知識相結合,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性內容,刪除一系列的陳舊過時的內容,根據科學技術進步的腳步,增加符合時宜的新內容。同時根據課程層次分化進行系統優化,提供科學化的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專業公共方向專業課程和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形成一套適合每一個學生自身成長的專業知識體系。
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反映出科學基礎知識也能反映出當代電力產業發展的新體制內容。只要是采用將新時代的基本教育內容直接融入到教學內中之中,并且將已經淘汰的過時的內容從教學課程中剔除。同時,調整水電專業課程在整體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將那些不必要的教學學時減少。
以啟發式教育為主導教學模式,從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入手,讓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和主動參與的能力。其具體的表現方式為,啟發式教學手段、課外研究以及設計性學習手段,并且通過問題教學方式升級成一種互動教學模式。從而將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到一起,注重電子信息自動化技術用用,用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如,某學校建立了精品課程網絡以及求索課堂等等。
以基礎實驗課程專業知識實踐為主導思想,牢牢打好基礎實驗技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創新能力和自主實驗能力。,將實踐教學分成專業綜合實驗和專業基礎實驗兩個部分。

圖1 為水電型專業人才培養教學環境
將以往傳統的分散式課程實驗進行改革,從中積累專業性較強的基本實驗能力,從初級到高級的稿件基礎實驗教學平臺,系統性培養水電專業學生基本實驗能力。
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針對電力工業需求,開設一系列的綜合實驗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綜合實驗等,全面性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有擁有創新實驗室及教學建模實驗室才能及時做到實驗室開放普及面廣,積極組織開展水電型學生學科競賽等,從而做到定向培養水電型人才的目的。
教學條件優化只要以基礎專業實驗平臺、專業性試驗平臺、創新專業實驗平臺以及畢業生實習基地建設。具體的教學環境如圖表1反應。
通過與各大電站簽訂實習協議為主,完善畢業生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建立水電站仿真實驗室作為校內的培訓實習基地,在畢業生實習階段,首先到校外參觀實習基地,從而在感性上認識電力系統運行模式,從而在進行水電站仿真實驗室進行仿真模擬實驗。從實驗中讓學生豐富實驗教學知識,能主動將理論與實踐內容相結合,解決原始教學中學生只懂得理論卻不能親自動手實驗的難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施行學分制的可信出發點是以人為本夜學生為可信,讓學生在學習上享有自主權。在享有自主權的同時也要針對學生的選課進行指導并施行導師制教育。做到每個班級都配備擁有專業教學經驗的本科生導師。同時,在實施導師制的同時采用學分制,學生在通過考核成績時才可以取得教學各個環節中的學分,成績不合格者不給學分。從而促使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也讓學生在自己的心中建立一個完整比賽情緒,這有助于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學習電子電工技術、數控技術、信息控制技術、計算機專業技術以及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專業知識,使學生受到電子電工信息話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以及電氣工程自動化領域的專業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與控制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
1.準確定位電氣工程自動化水電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建設處專業方向明確、基礎實驗到位、學科基礎綜合性強的水電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
2.以電氣工程學科為主建立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基礎教育平臺,拓展專業基礎知識涵蓋面,總而滿足現代科技技術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水電型人才。
3.基礎教育平臺由有初級到高級,逐步完善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對專業主動性。
4.建立一系列的校內校外實習基地,將現場與仿真實驗機密結合到一起,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并且能主動參與到學習熱情當中,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效果,也對實踐教學起到了一定的優化作用。
綜上所述,從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要想培養具有水電特色的專業型人才,要從很多方面入手,在優化教學體系的同時,也對授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隨著電力電子技術以及微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電氣工程自動化中具有水電特色的專業型人才需求和質量要求也在增加,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優化的教學模式是培養水電型人才的首要選擇。只有教學資源逐步完善,才能培養出質量高綜合素質好的水電型特色人才。
[1]劉會家,黃景光,胡漢梅.學分制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5(S1).
[2]王斌,王顥雄,胡艷,袁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強化電力電子技術的教改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7(03).
[3]胡翔勇,向學軍,袁兆強.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A].第一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2.
[4]戈寶軍,周美蘭,孟大偉,梁艷萍,張曉虹.發揮專業優勢 量體裁衣 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培養急需人才——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訂制式”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試點[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
[5]鄭博仁,曹建秋,張開紅.電子、通信類專業學生試驗實踐技能教學評價體系研究[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