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占整個語文教學的三分之一,因而,文言教學成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它又是中學語文的難點。然而,文言教學方法還是一成不變,久而久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抹殺了,主體意識消失了。
要想使文言教學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必須弄懂以下幾個問題;1、文言的特點。2、文言與現代漢語的關系。3、文言翻譯的鑰匙是什么。4、自讀課文的目的何在。
一、文言的特點
文言,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因而,其特點也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現代漢語的特點是雙音的詞多,而文言的特點是單音節的詞多,兩相對照學生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利用這一特點逐步完成文白對譯。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之歸納為以下幾個相對固定的步驟,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運用。
例如:我在教學中就利用了這一特點將之歸納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 劃詞。即將文言語句劃為最小的詞。如:“骨已盡矣,而狼之并驅如故。”這句話就可以劃為十二個相對獨立的詞,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二)逐詞解釋。即將所劃出的詞逐一解釋出來。骨:骨頭。已:已經。盡:完。矣:語氣詞,相當于“了”。而:連詞,表轉接,譯為可是。兩:兩只。狼:狼。之:用在主謂結構中取消句子獨立性,不必翻譯。并:一起。驅:追趕。如:像。故:原來。
(三)按現代漢語語法習慣連詞成句。即譯文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因而,前文例句譯成現代漢語時就必須添加或減少某些成分。按照這一原則,例句可譯為:骨頭已經沒了,可是,那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緊緊地跟著屠戶。顯然,譯文省去了“之”,增加了“仍然”、“一樣”、“緊緊地”、“著”、“屠戶”。這樣,譯文既沒有改變原意,又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同時,還能描繪出當時緊張的氣氛。
二、文言與現代漢語的關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初發階段,現代漢語是從何發展而來的呢?不言而喻,它就是從古漢語發展而來的,雖然古漢語不等于文言,但是,其書面的形式,絕大多數是用文言寫成的,所以,可以說,現代漢語是由文言發展而來的。既然如此,那么,文言與現代漢語在實質上就存在著一個“源”與“流”的關系。因而,這二者之間勢必就會有著繼承、演變和摒棄的關系。然而,單就中學語文文言教學而言,它就是一種繼承與演變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向學生闡明了這一點,就可以消除學生對“學文言如學外語”的畏懼心理。
三、文言翻譯的四把鑰匙
由于文言與現代漢語的源流關系,我們在教學中可將重點放在那些演變的詞上。何為演變的詞呢?即由于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在用法、意義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的詞,從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篇目來看,繼承的詞多,而演變的詞少,因而,學生在學習之外,如果掌握了這些演變的詞,就等于掌握了文言翻譯的金鑰匙,文言翻譯也就會迎刃而解。文言翻譯的金鑰匙究竟是什么呢?簡言之,即文言中一些特殊的語言現象。
(一)古今異義詞
從字面上看,“古今異義詞”即詞的古義和今義不同,不言而喻,文言中除了少數“古今異義詞”外,其他的絕大多數是與現代漢語意義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詞,可以說,掌握了古今異義詞,就等于掌握了文言翻譯的第一把金鑰匙。
(二)通假字
通假,即同音替代。它是文言尤其是先秦古籍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語言現象。要構成通假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必須是一對出現。2、通假字與本字在意義上沒有任何關系。3、在上古音中,二者必須是同音或近音。由于通假字是同音替代,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到這一點,如遇到與古音不同的情況時,必須讀回本字之音。教師在教知識點的同時,一定還要強調學生注重知識的積累的重要性。等學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通假字時,也就等于掌握了文言翻譯的第二把金鑰匙。
(三)詞類活用
所謂詞類活用,就是某些類型的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了原來的一般性質和語法功能,而具有新的語法功能的靈活運用,離開了這種語言環境就失去了這種性質和功能。我們在文言語句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即文言詞語與現代漢語的詞語的意義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分別不大,但是一旦譯成現代漢語,語言馬上就不通了。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詞類活用現象進行歸納總結,然后再反復練習,直到掌握為止。那么,學生就掌握了文言翻譯的第三把金鑰匙。
(四)特殊的文言句式
掌握了三把鑰匙外,還要懂得文言句式。常見的特殊句式有:1、倒裝句;2、省略句;3、判斷句;4、被動句。教師在教學中對這類句式的特點和翻譯方法反復的練習和強調,并經常歸納總結,那么,文言翻譯對學生來說,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四、自讀課文的目的和作用
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完成對文章的翻譯和理解。這對學生而言,既是對已學過知識的一次考核,又是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一次大檢閱。因而,對自讀文章,教師千萬不能像對講讀課文一樣大包大攬,一講到底。這樣,教師不僅增加了自己的負擔,而且還剝奪了學生考證自己能力的大好機會。更嚴重的是,讓學生養成了一種懶惰依賴的壞習慣。因此,在遇到文言自讀篇目時,一定要讓學生自己來解決,教師只要適時加以點撥就可以了。
綜上所述,如果學生懂得了文言文的特點,學會了文言文翻譯的步驟,明白文言與現代漢語的關系,掌握文言翻譯的鑰匙,理清脈絡,學生的文言學習能力定會大大提高。
作者簡介:
倪金山(1973-),男,黑龍江訥河縣人,黑龍江省訥河市九井鎮中心學校,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