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湖北省蘄春縣婦幼保健院保健部,湖北 蘄春 435300
由于初產婦缺乏分娩知識,并且對自然分娩缺乏信心,醫院的環境較為陌生,醫護人員應該重視孕產婦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的心理壓力,可能對孕婦產生不良影響,如產后出血多、剖宮產的機率高、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機率增大[1,2]。產前健康教育是促進健康的重要因素,能夠縮短產程,為了保證孕產婦和胎兒的健康采取的措施,這樣可以達到正常分娩的效果,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本組是我院于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326例孕婦,均參加了產檢,進行健康教育,回顧性分析取得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是我院于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326例進行產檢的孕婦,年齡24~37歲,文化程度是小學到大學,所有孕婦均是單胎初產婦。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163例,采取常規產檢和觀察組163例,采取常規產檢聯合健康教育干預。分析比較兩組的分娩結果。在一般資料上,兩組孕婦無顯著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采取常規產檢及健康教育。觀察組孕婦采取常規產檢聯合系統的健康教育:①孕早期健康教育:安排專職人員對孕產婦進行妊娠生理期的知識講解,囑患者注意懷孕后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推算預產期;②孕中期健康教育:醫院定期舉辦孕期的專題講座,主要內容是妊娠各個時期注意事項、怎樣檢測胎動,調節此期間的飲食,補充營養等。孕婦及其家屬要積極參加講座,了解孕育的相關知識;③孕晚期健康教育:孕婦及準爸爸要學會觀察分娩的跡象,坐好充分準備,注意分娩后的角色轉變;④分娩期健康教育:由于此時孕婦對分娩產生恐懼,護理人員應該觀察產婦的情況,及時以和藹的態度與孕婦進行交流,幫助其樹立信心,減輕順產的困難。
1.3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例 (%)]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見表1。
2.2 兩組產婦剖宮產指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剖宮產指征比較 (例)
實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能夠減少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的危險因素[3],在個人或者群體中傳播教育信息,聯合行為干預來引導人們了解衛生保健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日常生活中自覺的進行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對孕產婦進行孕期產前保健是必需項目之一,產前健康教育是此項目的主要內容。醫院給孕婦建立保健卡開始到分娩結束,要根據孕婦的自身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有計劃性的健康教育,孕產期全過程中,產前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將孕期的注意事項、臨產跡象、分娩的過程[4]等講解給孕婦及準爸爸,使他們充分了解孕期及分娩的知識,緩解其心理上的壓力,消除恐懼和緊張,這樣產婦及其丈夫在分娩過程中能夠積極的配合好。孕產婦在健康教育中學到更多保健相關知識,將以前錯誤的觀點改變,消除了危險因素,保證了自身和胎兒的健康。
醫院定期舉辦孕期的專題講座,對孕產婦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具體要根據孕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措施,將多方面的健康知識講解給孕婦,如正常妊娠、分娩跡象、正常生理等。孕婦經過教育了解懷孕是人生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在孕期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能夠幫助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生活,有助于促進自然分娩。通過采取健康教育的措施,產婦的剖宮產率和順產率,觀察組分別為14%和78%,對照組分別為29%和64%。對照組剖宮產指征中社會因素比例占29%,觀察組為7%,具有顯著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P<0.05)。產婦因素上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胎兒因素上小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 (P>0.05)。通過采取健康教育的措施,剖宮產的指征發生了變化,社會因素所占的比例明顯下降,而產婦因素成為主要指征。
綜上所述,隨著生活質量提高和環境的改善,孕婦對自身和胎兒的健康越來越關注,由于孕婦的個體對保健知識、分娩過程、產后保健的認識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孕婦實施不同的系統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婦的產前健康教育知識,幫助其完成自然分娩,也能夠促進孕婦對分娩及妊娠產生正確的認識,是社會文明的進步表現。
[1]龐婷.產前健康教育對分娩的意義叨.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2.13(4):187.
[2]溫玲,鐘秋華,林生英.產前健康教育對順產率的影響.當代護2011.7:61-62.
[3]常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1.
[4]洪鳳琴.產前健康教育對孕產婦分娩的影響.中國社區醫師.2009.11(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