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知多少
近年來,關于轉基因食品的話題層出不窮,人們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態度褒貶不一。有人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會有潛在的危害,有的人則認為轉基因食品的研發是人類的進步。
2月2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在其網站公布《糧食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糧食品種上應用轉基因技術,此舉再次引燃有關轉基因技術的爭議。
那么,到底什么是轉基因食品呢?
轉基因食品是通過遺傳工程改變植物種子中的脫氧核糖核酸,然后把這些修改過的再復合基因轉移到另一些植物種子內,從而獲得在自然界中無法自動生長的植物物種。
轉基因食品的種類包括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轉基因微生物食品、轉基因特殊食品。
目前,轉基因的水果、糧食、食用油已經逐漸介入我們的生活。距離我們最近的是大豆油、食用油、調和油,我們幾乎每天都要食用。
在超市購物時,我們發現,金龍魚食用調和油瓶身上用很小的字標著:“大豆油由轉基因大豆提煉,菜籽油由轉基因油菜籽提煉。”很難一眼看清。可想而知,在中國有多少人已經吃了由轉基因大豆提煉的油還不自知。
據介紹,目前我國80%的大豆都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所以我們吃的豆油、豆腐、豆漿等等,絕大部分是轉基因的。一些國外的轉基因棉花、玉米和油菜籽也獲得了我國的進口安全證。
轉基因商業化只有幾年,人類還無法預測這項技術所帶來的后果。因此,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巨大的爭議。
國際上現有的動物試驗發現,轉基因食品對小白鼠的某些器官造成了損害,此外還發現以轉基因玉米花粉為食的北美大斑蝶的死亡率達到44%。還有部分轉基因植物野生后一發不可收拾,怎么除也除不掉,如加拿大的轉基因油菜,就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危害。
不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而言是否安全,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達成共識。因此,業內很多專家建議對轉基因食品采取預防原則。
在國際上,歐盟暫緩進口轉基因食品;墨西哥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都要求在轉基因食品上明確貼上標簽作說明;英國的許多大超市禁止使用轉基因生物作為原料生產食品;甚至因歐洲人不愿意吃美國人生產的“基因瓜果”,而導致歐美之間貿易磨擦。
我國食品安全專家葉永茂對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轉基因食品在理論上至少存在5大潛在危險:產生毒素,引起人類致癌致畸或基因突變;導致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引起食物營養結構失衡;使人體產生抗藥性;使自然和生態環境失衡,現在歐洲許多國家因此抵制轉基因食品上市。”

轉基因大豆產品一直備受爭議
不管轉基因食品有哪些隱患,消費者都有權自己做出決定。食品企業應該從尊重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自覺地對使用了轉基因原料的產品進行標識,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
我國目前對轉基因食品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參照了歐盟的做法,即在進行安全評估的基礎上,實行標識管理,同時設立了不少相關的法規。
其中,《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只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轉基因原料,無論最終產品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都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注。
然而,由于執行力度不夠,現在市場上除了部分食用油之外大部分轉基因產品都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標識,消費者的知情權就這樣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但消費者可以通過詢問服務人員或者主動了解轉基因食品的相關知識來“自我”把關,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本刊記者汪文娟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