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穎穎
在“魔法學?!倍仁罴?/p>
□ 林穎穎
隨著暑假到來,一條內容為“美國小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的帖子在微博上流傳。在用中英文雙語列出的100個選項中,包括“開睡衣晚會、去野營、去遠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訪別人、去圖書館、烤餅干、帶著微笑做家務、寫首詩、做個藝術品……”其中第100條是:玩得開心!
這條帖子真假莫辨、出處不明,卻獲得了眾多轉發和評論,網友們無非借它比對中國教育現狀,抒發怨言和感慨。因為對于中國的孩子來說,暑期的到來意味著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學習班、興趣班相繼吹響了“集結號”。
在南京市樂山路的一個小區居民樓5樓里,隱藏著一所神秘的“魔法學?!?。在這里,孩子們的暑假沒有呆板的課堂教學,沒有做不完的作業,更沒有帶來壓力的考試,有的只是輕松與快樂,獨立與自由。
這是一位年輕的爸爸田志明辦的家庭學堂,是一所讓孩子們重新感受到知識魔力的“魔法學?!?。
這所神秘的學校,聽上去像是《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學校。學校兩層復式的空間按功能劃分開來,一樓的兩個房間一個用來上課,另一個用來繪畫、做手工;二樓的一個小房間是“魔法廚房”,孩子們可以在這里制作酸奶、蛋糕、下午茶;客廳被打造成一個小劇場,除了已有的軟梯,田志明還打算帶領孩子們把客廳的一面墻打造成攀巖壁,同時在一角拉上幕布,晚上用來放電影;陽臺上種著一些菜,還養了蚯蚓……
暑假前的課程安排,上午多是語文、英語、數學等文化課的自學與輔導,下午則是各類活動,比如生物觀察與實驗、劇場工作坊、紀錄片討論、陽臺種植、糕點制作等。進入暑期后,加入了更多游戲環節。
下午5點,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熱熱鬧鬧地排隊出門了。6歲男孩鬧鬧的媽媽和另外一位媽媽忙前忙后為孩子們準備晚飯。
鬧鬧2歲半開始上幼兒園,之后總是接到幼兒園老師的投訴:坐不住、上課找小朋友說話、動不動在地上打滾……上了一年半后,情況沒有改觀,媽媽決定將鬧鬧帶回家。“其實,他如果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很專注,但是在幼兒園里,老師一節一節地趕著上課,不可能因為一個小朋友對某個事情感興趣了,就停下來?!鞭D到“魔法學校”后,鬧鬧媽很滿意?!昂⒆佑辛艘粋€想法,會得到及時的幫助,孩子喜歡做什么,也可以隨時專注進去。鬧鬧經常拆開電腦的主機電板,自己研究半天,這些在幼兒園里都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心疼女兒每天要做6個小時作業,清如的媽媽將13歲的女兒送到了這里;而從浙江遠道加入的天天的媽媽,也是由于不認同傳統學校教育,她打算在天天13歲之前不進傳統學校就學,努力發掘天天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她提供一個開放的教育氛圍。
37歲的田志明,曾是東南大學的理工科碩士,做過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南京大學教師、創作過劇場作品。他是這所魔法學校的創辦者之一,也是這所學校唯一的專職教師,這里的孩子不喊他老師,親切地喊他“小明叔叔”。
2009年,田志明有了女兒布布,他便辭職當起了全職爸爸,專心撲在女兒的家庭教育上。2011年年中,他發現網上有很多家長自發組成的教育類QQ群和論壇,大家在上面抱怨學校的教育,但又找不到解決方案?!拔揖透嬖V他們,我在家里帶孩子,希望組織更多的孩子來。”去年10月,田志明組織了第一場線下互動活動,他所推崇的將學習融入生活與游戲、呵護兒童好奇心的教育理
很多家長對“在家上學”的理念表示支持,但是心動者遠遠多于行動者。個中緣由,有學籍問題,有家里人的反對,更多的是家長對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疑慮。念,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同。

對于中國的孩子來說,暑期的到來意味著各種培訓班、補習班、興趣班相繼吹響了“集結號”。
持續一段時間后,有家長提出,理念可以更進一步,在家里辦一個學校,讓孩子“在家上學”。QQ群里對此熱議了好一段時間,聲援不斷。但因為教育觀念、孩子年齡不同以及學校選址等方面的問題,今年5月,“魔法學?!背闪r,只有4個家庭正式加盟。5名學生分別是6歲男孩Tommy和鬧鬧,13歲女孩清如和悠悠,加上田志明的2歲女兒布布。后來,又有一位浙江媽媽將9歲的女兒天天送來。
學校成立之初,每位家長交了啟動資金1萬元,共同負擔每月3500元的房租及水電費、餐費等生活開銷。還有一群未帶孩子參加,但關心著學校發展的媽媽們,認捐了電飯鍋、窗簾、椅子、酸奶機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魔法學?!边@個名字,也是孩子“發明”的。田志明說:“沒有受到不好教育的影響,孩子對很多知識都會很感興趣,而不是覺得學習很痛苦。我們學校的‘魔法’,就是要讓孩子回歸天性,感受知識的魔力。”
作為“魔法學?!钡陌l起人,田志明表示自己并不排斥學校,只是希望“在家上學”的實踐,能夠給體制內的教育一些壓力和觸動。“如果沒有體制外的競爭,家長沒得選擇,那么體制內的教育就不會主動改變。”田志明覺得,需要改變的還有一些家長,他們認為孩子就是要通過考上好大學,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買大房子、豪車,成為所謂成功的人。為此就把孩子逼進做不完的作業和各種培訓班中?!拔也徽J為這是在真正關心孩子。孩子最重要的是快樂,還要有其他帶給他幸福感的東西。比如理解生活的意義,比如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
7月開始的暑假,讓原本只有6個孩子的“魔法學校”,一下子熱鬧起來。很多一直關注卻沒有參加的家長,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了進來。這幾天,田志明每天都接到很多個電話,要求加入。如果不是因為空間有限,“魔法學?!笔钇诘囊幠?,可能會遠遠多于現在的18人。
小學三年級男孩豆包是暑期“插班生”之一。豆包在“魔法學?!背闪⑶埃徒洺⒓犹镏久鹘M織的各種互動拓展活動。其中一次在母親節舉行的作文活動讓豆包媽印象深刻。“學校里的作文課,老師通常會設定開頭、中間、結尾,同時還要求注意修辭,有著很多框框條條限制,孩子寫出來的都是套話、大話、空話。但是這里讓孩子寫自己的真心話,豆包當時寫了一篇文章《媽媽的愛,我記得》,沒有華麗的詞藻,很樸素,卻讓人很感動?!?/p>
豆包媽媽也很認同田志明陪伴、尊重孩子的理念。但是因為學籍問題,豆包現在只參加“魔法學?!钡闹苣┖图倨谡n程。豆包媽曾找到學校校長,希望可以讓孩子平時在“魔法學?!睂W習,學校為他保留學籍。“我說,我的孩子想在家上學,校長很不理解,問我為什么。我說,因為我的孩子已經不是孩子,他變成一個忙碌的大人,白天上課,晚上作業,沒有自己的空間,我希望他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空間。但校長拒絕了?!笔罴倮铮粗鴮γ块T課程都很興奮的兒子,在體制內外搖擺的豆包媽,再次無比糾結。
田志明也坦言,很多家長對“在家上學”的理念表示支持,但是心動者遠遠多于行動者。個中緣由,有學籍問題,有家里人的反對,更多的是家長對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疑慮。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實驗品。
于是,暑假成了一個最沒有風險的“嘗試期”。戴眼鏡的小學男生阿杜也是“魔法學校”的暑期生。他悄悄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魔法學?!?,但一開學還是得回學校。
從浙江趕來的天天媽,雖然決定讓天天在13歲以前不接受學校教育,但是對于更遠一步的未來也沒有做好打算,她表示,目前還“沒有想到那么遠,一切順其自然,走一步看一步吧”。
□ 編輯 鄧凌原 □ 美編 閻 瑾